首頁 對話 正文

王秀娥:帶領鄉親致富的“頭雁”

發佈時間:2018-06-19 12:17:58 | 來源:山西日報 | 編輯:路鵬程 | 責編:石麗敏

  從一個大山深處的農家女,到藺相紅種養合作社的理事長,王秀娥走的是一條和同齡人不一樣的道路,她用執著的勇氣挑戰貧困,用真誠和真心帶動鄉親走向富裕。

  7年裏,她將合作社社員發展到108戶,帶領大家種植藜麥、黑小米、黃小米等各種生態雜糧,種植面積達1300畝,創業産值超百萬元。

  6月13日,山西日報記者在晉中市榆次區長凝鎮的藺相紅種養合作社見到王秀娥時,她正忙著接待來自省外的一家藜麥訂購商。眼前的王秀娥,面龐清秀、笑容甜美,很難讓人把她與種地的農民聯繫起來。

  上世紀90年代,王秀娥從榆社縣雲竹鎮清風村嫁到了榆次區長凝鎮,為了生計,她和丈夫來到榆次城裏務工。在城裏當過超市售貨員,幹過走門串戶推銷雜糧、蜂蜜的生意,王秀娥憑著山裏人吃苦耐勞的個性,終於過上了平穩的日子。

  然而,2011年,王秀娥拿出全部積蓄,回到長凝鎮承包了幾十畝山地回鄉種田。得知她的想法,好多人都説這媳婦傻了。

  其實,王秀娥是胸有成竹。在城裏務工時,她就一直在想方設法尋找適合山裏致富的法子。和丈夫賣雜糧,她看到了雜糧廣闊的市場和價值;在超市當售貨員,她發現了富硒作物能讓農産品數倍增值的奇跡。“雜糧就是山裏人最大的寶,為啥守著寶藏不開發呢?”於是,她回鄉聯合6戶農民成立了藺相紅種養合作社,並註冊了藺相紅商標。這一年,她的“富硒”雜糧試種成功。就在大家以為王秀娥的心能安下來的時候,沒想到她又有了新想法。

  2014年,王秀娥在銷售雜糧時得知藜麥銷售前景大好。第二年的播種季節,她就風風火火到忻州市靜樂縣,花每公斤100多元的大價錢買回了藜麥種,在合作社的6畝地裏進行小規模試種,又是一年摸爬滾打的忙活,她的藜麥在山西精品年貨節上被遊客高價搶購一空。

  為了擴大藜麥種植規模,王秀娥四處動員村民種藜麥,並免費提供種子,還承諾以每斤高於市場價2毛錢收購。經過不懈努力,2016年,她的合作社藜麥種植面積達到469畝,其中還包括43戶精準扶貧戶農民種植的96畝。同時,為了讓藜麥真正形成規模産業,她再次拿出了全部積蓄,投資80余萬元,建設218平方米的藜麥加工車間、400平方米的成品庫和原料庫,並購買了先進成套的藜麥加工、包裝生産線,管理方式也更加科學。

  目前,王秀娥的合作社入社農戶增加到108戶,長凝鎮有486戶農民與合作社簽訂了合同。(山西日報記者張謙 通訊員高慶春)

友情連結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華網山西頻道|人民網山西頻道|央廣網山西頻道|中國新聞網山西頻道|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山西日報|太原日報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晚報|太原晚報|黃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