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三晉 正文

晉劇《雄關娘子》太原首演

發佈時間:2018-07-03 11:01:46 | 來源:山西晚報 | 編輯:路鵬程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晉劇《雄關娘子》省城首演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0aed8ad49b7ec8e37d8e861e0b9605c7_副本

大型新編晉劇歷史劇《雄關娘子》劇照。

  山西晚報7月2日訊(記者 孫軼瓊)7月1日晚,由山西省晉劇院新創排的大型新編晉劇歷史劇《雄關娘子》在太原市青年宮演藝中心隆重首演。該劇既是國家藝術基金2017年度資助項目,也是為助力山西省文旅事業而誕生的一部大戲。

  2017年以來,山西省晉劇院積極響應中央大力推進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決策部署,認真落實山西省委著力鍛造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遊新品牌的戰略目標,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打造優秀劇目,講述山西故事,傳播山西聲音,宣傳山西文化,助力山西文旅事業發展,《雄關娘子》也由此應運而生。

  晉劇《雄關娘子》通過唐朝李淵之女平陽公主率領娘子軍鎮守娘子關的歷史故事,展示娘子關深厚的歷史文化,展示山西文藝工作者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娘子關是山西著名旅遊景點,素有“萬里長城第九關”“三晉門戶”之美譽。娘子關原名葦澤關,因唐朝平陽公主曾率娘子軍在此駐守而得名。該劇講述了唐朝初年,盤踞河北的分裂勢力首領劉黑闥企圖攻取葦澤關,與大唐爭奪天下,李淵之女平陽公主奉命率娘子軍鎮守葦澤關,平陽公主安撫百姓,操練水軍,深入敵營,剿撫並用,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機智靈活的軍事策略,終於消滅劉黑闥分裂勢力,同時也付出了愛子犧牲的沉重代價。為緬懷平陽公主事跡,葦澤關從此改稱娘子關。

  平陽公主鎮守娘子關雖然是一個老題材,但晉劇《雄關娘子》力求不落俗套,創出新意,在主題的挖掘上,努力從女性的獨特視角看待戰爭、對待戰爭,她不同於花木蘭、不同於穆桂英、不同於梁紅玉,平陽公主堅強如鐵,更柔情似水,尤其是她身上散發著濃郁的民本意識和生命關切,為戲劇舞臺呈現上一位全新的巾幗英雄形象。在藝術風格上,該劇努力追求回歸戲曲本體,突出舞臺呈現的寫意性和空靈感,同時強化劇種特色,給觀眾以美的享受。在角色設置上,該劇努力淡化行當的制約,改刀馬應工為青衣應工,以柔情書寫戰爭,突出戰爭環境下人性的回歸和偉大。可以説,本劇的創排是對晉劇呈現形式的又一次突破,是對傳統武戲創新性發展的又一次探索,也是對文化與旅遊相融合的一次新嘗試,彌補晉劇舞臺關於娘子關題材的一項空白。

  本劇特邀戲劇導演藝術家、戲劇教育家、上海戲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熊源偉擔任導演,國家一級編劇孔凡燕、張曉亞、高曉江擔任編劇,晉劇音樂泰斗、國家一級作曲劉和仁擔任音樂設計,“平陽公主”由國家一級演員、“晉劇皇后”王愛愛的弟子劉建平扮演。

  《雄關娘子》是山西省晉劇院2018年推出的第二部新戲,第一部是《孝莊長歌》已在今年年初上演,第三部是《名疏記》也在緊鑼密鼓的創排中。  

友情連結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華網山西頻道|人民網山西頻道|央廣網山西頻道|中國新聞網山西頻道|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山西日報|太原日報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晚報|太原晚報|黃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