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推薦作品首度亮相中國 首屆平遙國際雕塑節不可錯過
國際在線山西頻道報道:首屆平遙國際雕塑節將於7月20日在平遙古城拉開帷幕。屆時,四十余位中外頂級藝術家及眾多大師級藝術作品將亮相平遙國際雕塑節“國際對話”單元,在千年古城進行不同時間和空間的零距離藝術對話,共同演繹東西方文化與藝術的碰撞與融合。
約瑟夫·博伊斯作品《歐亞大陸》(供圖 平遙國際雕塑節組委會)
據此次平遙國際雕塑節出品人鐘蘇菲介紹,“國際對話”單元將以國際藝術大師約瑟夫·博伊斯的作品為主展基點,邀請當今活躍在國際藝術創作領域中的近二十位著名藝術家,展出他們最新的藝術創作。同時平遙國際雕塑節將邀請並展出二十余位中國頂尖藝術家的代表性創作,與之進行同一空間的展示和藝術交流。
平遙國際雕塑節組委會負責人表示,約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是聞名於世的德國當代藝術大師,裝置和行為藝術為其主要創作形式。約瑟夫·博伊斯作為雕塑家、事件美術家,成為了後現代主義的歐洲美術世界中最有影響的人物,他也是二十世紀裝置藝術、行為藝術、觀念藝術重要的代表之一。博伊斯打破了藝術與日常生活中間的高墻,把生活中的素材作為藝術媒介和觀念物件來表達他對於社會、生命、精神等的理念。此次平遙國際雕塑節展出的作品是《歐亞大陸》,博伊斯希望透過此作品的展示表達一種看似無法逾越的界限總有一天將被逾越的理念,讓所有的觀者透過作品進行理性及感性的雙重思考。
除約瑟夫·博伊斯外,烏拉圭藝術家拉奎爾·勒傑爾格(Raquel Lejtreger)的作品《OUT IN THE OPEN》將在平遙電影宮進行展示。該作品曾于2017年11月在聯合國(維也納)圓形大廳展出,當時大約有近萬人在維也納聯合國城參觀了這次展覽。這件作品是裝置藝術的展示,同時也映射了家園和領土的理念,揭示了人類社會事件對普通民眾以及與社會緊密聯繫的家園和水的影響。
同時,被歐洲藝術屆譽為“畫廊裏的煉金術士”的著名藝術家拉斐爾·海帝也將空降首屆平遙國際雕塑節與所有的中國藝術愛好者展開對話和互動。這位出生於 1978 年的瑞士藝術家擅長操作和轉化材料、物體和物質形態,用火來塑造熔融金屬的形狀。他的藝術表現力堪稱現代“火神”,創作的雕塑和圖像富有戲劇性的變化,令人嘆為觀止。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屆平遙國際雕塑節當中拉斐爾·海帝將以平遙古城的建構規劃為創作靈感,為平遙量身打造一件全新作品,並使其每年保持在“未完待續”的創作狀態,以探討特定的自然與人文環境對藝術作品的持續性影響過程,為古城平遙留下當代藝術最前沿的潮流印記。
向陽作品《可抵達的彼岸》 (供圖 平遙國際雕塑節組委會)
此外,1991年畢業于中央工藝美院的著名旅美藝術家向陽也是本屆平遙國際雕塑節力邀的參展藝術家,其作品集中國傳統哲學、宗教思想、藝術及工藝于一身,以嶄新素材形態融合西方當代藝術批判思維。向陽身處東西方文化交匯點,以局內、局外人的雙重身份體會看似矛盾之中顯現的統一性,通過藝術探討生存的矛盾及意念狀態之間的關係。藝術家向陽此次參展的作品《可抵達的彼岸》是根據自己兒時的經歷以及現在的認識創作而成。此件作品約7米高、10米長、4.7米寬。作品形式主要由船體和建築體組成,船是中國古代文人畫中的典型題材,其狹長樸素的形式體現了東方美學,主體建築結構結合了中式的禪屋和西方建築的穹頂,它是一個多元文化和宗教內涵的包容體。
據介紹,此次平遙國際雕塑節的國際部分參展藝術家有約瑟夫·博伊斯、威廉·阿納斯塔西、尤納·弗萊德曼、拉斐爾·海蒂、博德·洛漢斯、安妮·藍提、曼德拉·羅伊特等;中國部分參展藝術家有徐冰、展望、隋建國、宋冬、向陽、邵譯農、楊心廣、耿雪等。
據了解,首屆平遙國際雕塑節由平遙縣人民政府和奧地利莫比烏斯藝術基金會共同推動創辦,將於7月20日至8月20日在三晉大地的古城平遙華麗登場,歷時一個月。平遙國際雕塑節組委會以雕塑藝術為基礎加之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和瑞銀藝術論壇等國際力量的助力,力爭為中國藝術行業奉獻出一場具有中國特色和國際藝術高度的藝術盛會。(供稿 平遙國際雕塑節組委會 編輯 陳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