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發展要突出金融助推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範金融風險的根本舉措。山西興,金融要先興;山西轉,金融要先轉;山西穩,金融要先穩。金融助推轉型發展,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堅持回歸本源、優化結構、強化監管、市場導向的工作原則,堅決防止資金“脫實向虛”傾向,切實做好服務實體經濟、深化金融改革、防控化解金融風險工作,進一步提高金融服務轉型的品質和效率。
金融要服務助推産業轉型。圍繞“轉型項目建設年”,把更多的金融資源配置到新産業新動能上。在進一步擴大信貸投放和債券融資的同時,用好上市公司平臺、規範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加快基金業發展。要引導支持民間資本聯合起來設立投資基金,參與國企混改和轉型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國有商業銀行已簽約債轉股協議落地。
加快地方金融改革。各地金融改革發展的實踐證明,哪個地方金融工作做好了,哪個地方就能佔有更多金融資源,就能在創新驅動、轉型發展中贏得先機。山西省地方法人機構普遍存在實力弱、規模小、抗風險能力低的問題,必須通過改革發展壯大。要打造地方金融旗艦,加快農信社化險改制,支持符合條件的山西省屬法人金融機構增資擴股或引進戰略投資者,積極引進培育各類金融機構和金融服務仲介機構。
把防控金融風險作為核心目標。防範化解重大風險重點是防控金融風險,事關國家政權安危。我省金融環境逐步向好,金融風險總體可控,但潛在風險和隱患仍然比較突出。一定要從政治大局出發,堅持底線思維,突出問題導向,深入摸排山西省金融領域的各個風險點,堅持主動防範,加快建立健全監測預警機制、處置化解機制、長效應對機制。重點整治金融亂象,在遏制金融市場高杠桿投機炒作、懲治違法違規活動、打擊非法集資方面取得明顯進展。加強對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監管,加強風險源頭管控,強化金融機構主體責任,堅持地方政府屬地管理,堅決防止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確保山西省金融安全高效穩健運行。
完善地方金融監管體系。建立健全金融工作議事協調機制,組建地方金融監管局,切實履行屬地金融監管職責,加強與中央金融監管機構協同配合,形成監管合力。(朔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