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天鎮縣:讓每個貧困農民都有一技之長
國際在線山西頻道報道:近年來,大同市天鎮縣根據各鄉鎮實際,圍繞種植業、養殖業、勞動力轉移等,重點針對種植、養殖、行銷等技能對農民開展了全方位、多形式的培訓。天鎮縣新型農民隊伍日漸強大,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日益顯現。
在天鎮縣南河堡鄉蔬菜交易市場,每天一大早,總有一個個頭不高、膚色黝黑的中年男子,開著一輛拉菜車賣蔬菜。他的車一停,人們就圍攏上來開始討價還價搶購蔬菜。這個人就是天鎮縣有名的蔬菜種植大戶、新型職業農民吳燕軍。他所種的蔬菜品質好,深受菜販子的青睞。
吳燕軍是土生土長的天鎮縣人,父母都是老實的農民。迫於生計,他在外當過小工,跑過運輸,但日子過得一直很緊張。隨著天鎮縣不斷加大對貧困農民的扶持力度,他心裏盤算著,“既然政府千方百計幫助貧困農民脫貧致富,咱老百姓也不能一直有‘等靠要’的思想。”於是他放棄了在外打工,迫不及待返鄉創業。幸運的是,他趕上了脫貧攻堅這場春雨。通過參加天鎮縣組織的各種培訓活動,他逐漸成為當地有名的蔬菜種植大戶、新型職業農民。
吳燕軍一開始種植21畝大田蔬菜,如今擁有日光溫室大棚65棟,拱棚380棟,年收入200多萬元。嘗到甜頭的他不但解決了他們自己發展能力不足的問題,而且還帶領廣大村民一起奏響著“共同富裕”的進行曲。
“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在身”。農民之所以貧困,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手裏沒技術。為了解決貧困戶在增收致富過程中存在的知識和能力上的匱乏問題,天鎮縣出臺一系列幫扶措施,對貧困戶精準施策對症下藥,進行設施蔬菜種植培訓、農業生産技能培訓、農機科技扶貧培訓等一系列勞動技能扶智培訓。扶智工程的開展,使吳燕軍這樣的“有心人”的生産技能不斷提高。天鎮縣涌現出一批種植、養殖大戶。(供稿 天鎮縣委宣傳部 編輯 梁學武)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