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CRI看山西 正文

大同市天鎮縣:“企業家支書”李國永為家鄉闖出“幸福路”

發佈時間:2018-07-17 13:57:35 |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編輯:路鵬程 | 責編:石麗敏

  國際在線山西頻道報道:在安逸和奮鬥之間,他選擇後者;在都市與農村之間,他還是選擇後者;在金盃與口碑之間,他依然選擇後者。他腳踏泥濘、俯首躬行、灑下汗水、守望幸福,甘為貧窮中的”拓荒牛“。他就是大同市天鎮縣的“企業家支書”李國永。

  李國永成長于天鎮縣葛家屯村,8歲母親因病去世,父親含辛茹苦的將他帶大。一次偶然的機會讓16歲的李國永看到自己家鄉和外面世界的差距,他毅然辭別父親外出打拼,從醫院的採購員,到監獄裏押運犯人的司機,再到後來跑化工運輸,他一直秉持天鎮人“樸實誠信”的品質。2000年初,他敏銳的察覺到化工運輸的商機,憑藉液氨運輸賺得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如今他親手創辦的國興隆化工有限公司成功入駐大同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2018年又抓住大同市“能源革命,對外開放”的機遇,斥資億元創辦了山西巴杜化工有限公司。

  遊子回鄉反哺桑梓

  吃水不忘挖井人,李國永的心始終牽掛著家鄉的父老鄉親。2017年李國永回到家鄉大同市天鎮縣玉泉鎮葛家屯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將高效、規範、精細的現代化企業管理模式帶到了基層黨建,全面規範“兩委”工作,積極推動黨務村務公開。“脫貧摘帽,任重如山,貧困不除,絕不返程”,帶著這樣的決心,李國永結合村情,立足長遠,制定了切合實際的脫貧規劃。他先從整治村容村貌做起,幾年下來,大街小巷變寬了,房前屋後乾淨了,村容村貌變好了,全體村民還吃上了免費自來水。李國永給鄉親們帶來了看的見摸得著的實惠,贏得了群眾的口碑。為了在村裏形成一種敬老孝親的好風氣,李國永自掏腰包每月定時定點為村裏60歲以上老人發放肉、蛋等營養品,不僅為村裏年輕人樹立了好榜樣,更讓他們安心去奮鬥脫貧。

  發展産業挖斷窮根

  “産業興,則民興”,企業家出身的李國永深知産業對脫貧攻堅的重要意義。為了讓村民們生産的小雜糧賣個好價錢,李國永投資200萬元,在村裏興辦了小雜糧加工企業,提高了産品的附加值,讓原本無人問津的小雜糧一下子金貴起來。同時,李國永經過多次市場考察後,決定在葛家屯村搞一批綠色無公害蔬菜大棚試點,並成立了建軍蔬菜專業合作社,吸納本村貧困戶加入,幫助他們脫貧致富。他表示,下一步將投資建一個恒溫保鮮冷庫,將當地的蔬菜、糯玉米就進行錯季銷售,賣個好價錢。李國永算了一筆帳,平時糯玉米1元1根,反季節出售後售價可達原來的3倍到5倍,村民的腰包自然就鼓起來了。此外,李國永組織村民成立了天鎮縣第一支威風鑼鼓隊。他購買鑼鼓,請專業老師對村民進行培訓,鑼鼓隊進行商業演出,村民耍著鑼鼓就把錢掙到手了。激昂奮進的威風鑼鼓敲出了貧困群眾脫貧的信心,舞出了他們致富的士氣。(文 安玉坤 編輯 梁學武)    

友情連結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華網山西頻道|人民網山西頻道|央廣網山西頻道|中國新聞網山西頻道|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山西日報|太原日報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晚報|太原晚報|黃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