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上半年CPI同比上漲1.3%
原標題:全省上半年CPI同比上漲1.3%
7月16日,國家統計局山西調查總隊公佈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山西省CPI比上年同期上漲1.3%,漲幅較上年同期擴大0.4個百分點,總體呈低位運行態勢。其中,城市上漲1.4%,農村上漲1.2%;食品價格上漲0.8%,非食品價格上漲1.6%;消費品價格上漲0.8%,服務價格上漲2.2%。
山西省CPI環比小幅回落
上半年,山西省CPI運行平穩,同比上漲1.3%,環比小幅回落。
從同比看,1—6月山西省CPI分別上漲0.7%、2.1%、1.4%、1.2%、1.3%和1.5%,其中,除2月份受春節因素影響,食品、服務價格大幅上漲,將當月漲幅拉高至2.1%以外,其他各月運行基本平穩。
“元旦春節期間,受季節性因素影響,食品和服務價格上漲明顯,直接拉動環比指數小幅上漲。”國家統計局山西調查總隊工作人員介紹,春節過後,隨著氣溫逐漸回暖,鮮菜和鮮瓜果大量上市,加之豬肉價格持續低迷,CPI呈逐月下降態勢。從環比看,1—6月山西省CPI環比分別上漲0.5%、1.0%、0.9%、-0.3%、-0.2%和-0.3%。
據測算,2017年物價上漲對今年上半年CPI産生的翹尾影響約為0.9個百分點,而今年新漲價因素影響約為0.4個百分點。由此可見,今年上半年CPI上漲主要是翹尾因素在發揮作用。而受季節性因素影響,新漲價因素對CPI的影響則是先揚後抑,在2月達到最高點後作用力在逐月減弱。
上半年,山西省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低於全國平均水準(2.0%)0.7個百分點,居全國第30位,在中部省份和周邊五省均處末位。
雞蛋價格維持高位
食品價格漲幅低,是CPI低位運行的主要因素。上半年全省食品類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0.8%,拉動CPI上漲不足0.2個百分點,影響程度為15.3%。
今年上半年,山西省氣候溫和,沒有較大災害天氣,糧食、鮮菜、鮮瓜果等農産品價格走勢平穩,基本保證了食品價格總體穩定,但是豬肉和雞蛋價格波動較大。山西省雞蛋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44.4%,拉動CPI上漲約0.3個百分點,是食品價格上漲的最主要因素。
“雞蛋價格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連續攀升,太原市場零售價格在中秋、元旦、春節等節點幾度漲至10元/公斤。”太原一家養殖企業工作人員介紹,雞蛋價格上漲主要受翹尾因素影響所致,雞蛋價格在短時間內持續維持高位為近幾年少見。
豬肉價格降幅較大。上半年,山西省豬肉價格比上年同期下降14.9%。受“豬週期”因素影響,豬肉價格從2017年1月開始進入下行通道,儘管2017年7月出現連續四月回升,但總體漲幅並不大,仍改變不了豬肉價格近一年來低位運行的態勢。進入2018年,除受春節因素影響反彈外,豬肉價格總體仍繼續走低。從最新資料來看,豬肉價格出現止跌回穩跡象。
鮮菜和鮮瓜果價格小幅上漲。上半年,山西省鮮菜和鮮瓜果價格分別比上年同期上漲3.7%和2.7%。鮮菜和鮮瓜果價格先漲後跌的特徵明顯,1—2月份,受季節和節日因素影響,環比價格大幅上漲。隨著天氣漸暖,本地菜果陸續大量上市,價格不斷回落。總體來看,上半年鮮菜鮮瓜果價格呈上漲態勢。
醫療保健類價格領漲
上半年,山西省八大類商品和服務項目價格呈“七升一平”態勢。從類別來看,與上年同期相比,醫療保健價格上漲5.1%,居住價格上漲1.8%,教育文化和娛樂價格上漲1.5%,其他用品和服務價格上漲1.3%,食品煙酒價格上漲0.8%,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0.6%,交通和通信價格上漲0.3%,衣著價格持平。
國家統計局山西調查總隊工作人員介紹,醫療保健價格漲幅較大,拉動CPI上漲0.5個百分點,影響程度達38.5%,是CPI上漲的最主要因素。醫療保健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從2016年底開始,市縣公立醫院陸續進行改革,較大幅度提高了醫療服務價格,另外,2015年6月國家取消了絕大部分藥品的政府定價後,大部分藥品價格出現不同程度上漲。
上半年,居住類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1.8%,拉動CPI上漲0.4個百分點。上漲的主要原因有:受去産能政策調整以及環保因素影響,建築材料産能受限,加之各地工程需求不斷增加,建築材料和人工費用漲幅較大,與上年同期相比,水泥價格上漲4.1%,板材價格上漲3.1%,裝潢維修費用上漲2.0%;房價上漲傳導至租房市場,帶動房租上漲,山西省私房房租比上年同期上漲5.1%。(山西晚報記者 許晶晶)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