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 長治在行動
山西日報訊(記者李楠)山西日報記者7月20日獲悉,長治市今年將新建4座垃圾中轉站,改造提升10座現有中轉站,購置5輛餐廚垃圾專用收集車;試點縣各新建或改造1座垃圾中轉站。10月底前建成規模50噸/日的餐廚垃圾處置設施,並將根據收集情況擴大處置規模。
目前,在長治的各個院校,在街頭的電子大螢幕上,在廣播裏、微信公眾號上,垃圾分類的相關信息在迅速傳播著,全市上下做到了人人清楚、人人參與、人人監督。在小區,各物業單位不僅配齊分類收集容器,還向居民免費提供家用分類垃圾袋,並組織大家了解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在黨政機關、醫院、銀行等公共機構,正在開展“倡導垃圾分類,共享低碳生活”主題宣傳。
長治市向全市發出生活垃圾分類處置的號召,確定生活垃圾分類推進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到2020年,長治市將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運、處置與循環利用設施體系,實現分類投放、收運設施全覆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資源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
長治市垃圾分類著力於整體佈局,以示範帶動全面推進。長治市規劃建成區,高新區規劃起步區,長子縣、襄垣縣2個試點縣,規劃建成區實施垃圾分類,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同步開展。分前期準備、試點示範、深入推進、全面推廣四個階段。其中,今年5月至12月為試點示範階段,在市區選擇學校、醫院等22個公共機構,超市、農貿市場等10個相關企業,2個公共場所,城中村、棚戶區、居民小區等15個居民區先行開展分類示範;在2個試點縣各選擇9個公共機構、1個相關企業和5個居民區先行開展分類示範,積累經驗。建立激勵機制,探索建立“綠色賬戶”“環保檔案”,兌換積分等,引導居民正確分類投放垃圾。將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與循環利用工作納入文明單位、文明街道、文明社區、文明家庭等創建指標體系。積極開展垃圾分類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進家庭、進單位“五進”活動,引導公眾樹立“垃圾分類從我做起”觀念。嚴肅考核問責,將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與循環利用納入對市直部門、區(縣)政府年度目標責任考核。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