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牛”事 賞藝術 兩大全國盛會齊聚山西祁縣
國際在線山西頻道報道(路鵬程):8月21日上午,晉中市祁縣在太原召開新聞發佈會。會上宣佈,第十三屆(2018)中國牛業發展大會、全國首屆玻璃器皿博覽交易會暨文化藝術節,將分別於9月27日-28日、10月10日-12日在祁縣千朝谷舉行。
新聞發佈會現場 攝影 路鵬程
發佈會上,祁縣縣委副書記、縣長馮耀黎首先致辭。他説,祁縣是國家級秸稈養牛示範縣、山西省肉牛生産基地縣,被農業部確定為無公害肉牛生産基地和山西省農産品品質安全示範縣,養牛歷史悠久,具有發展牛業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牛業産業基礎較好。同時,祁縣也是中國玻璃器皿之都、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範基地,作為全國最大的人工吹制玻璃器皿生産出口基地和手繪加工生産基地,祁縣的玻璃器皿生産已有百年曆史,具有較強的技術支持與産品競爭能力。
今年以來,中國畜牧業協會多次詳細考察了祁縣的基礎條件,經過綜合評定後,最終確定祁縣為第十三屆(2018)中國牛業發展大會的舉辦地。而在與中國日用玻璃協會、山西省商務廳多次溝通對接後,首屆中國玻璃器皿博覽交易會暨文化藝術節也成功落地祁縣。
現場,祁縣副縣長王海旺介紹了第十三屆牛業發展大會的相關情況。本屆牛業發展大會以“品種優化、綠色發展、牛業興旺”為主題,將通過主題論壇和互動交流相結合的模式,舉辦熱點話題分組研討、新技術新産品展示等活動,共同研討新時期牛業發展的特點、難點和熱點問題,交流和推廣成功企業的先進經驗,架起政府與企業間溝通的橋梁。與歷屆大會相比,本屆新增了會展、牛肉美食節、旅遊推介等環節,將是規模最大、人數最多、形式最為豐富的一屆盛會,屆時預計千余人參會,共商牛業發展,將對展示山西養殖産業的發展成果,推動養牛産業轉型跨越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全國首屆玻璃器皿博覽交易會暨文化藝術節以“走進新時代,讓更多人喜愛玻璃器皿”為主題,展覽面積達6000平方米,屆時將有全國行業十強企業以及祁縣、浦江、淄博、河間、聞喜特色區域龍頭企業共100余戶參展,並向中國日用玻璃協會30週年系列活動獲獎企業及個人頒獎。此外,獨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藝術節目和特色美食,將讓參展人員感受晉商文化,愛上玻璃器皿。祁縣副縣長董永興表示:“本次大會旨在向全國傳播玻璃文化、展示玻璃藝術,推進單一的國際出口向國內國外市場並重轉變,促進全國玻璃器皿文化藝術産業發展。”
據了解,近年來,祁縣高度重視養牛産業發展,全縣肉牛年出欄11.8萬頭左右,領跑山西;奶牛存欄2.3萬頭,名列晉中市前茅。全縣良種牛比例達到96%以上,草畜配套面積4萬餘畝,年收儲青貯玉米15萬噸,農作物秸稈養畜利用率達到70%;擁有荷蘭奶業技術中心和院士工作站,正大、大北農、安佑等國內外飼料龍頭企業相繼入駐,年産能達到100萬噸以上,是山西省最大的飼料加工基地。
祁縣玻璃器皿經過近百年的發展,現已形成初級生産、深度加工、精品開發的産業格局。全縣共有玻璃器皿生産企業43戶,配套企業近200戶,産品包括酒具、茶具、咖啡具、蠟臺、風燈、果盤、糖盒和花瓶等8大類6000余種,産量佔全國人工吹制玻璃器皿總量的45%,其中人工吹制高腳杯佔全國總量的80%,出口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