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轉型項目建設推行六大機制
圖為太重軌道交通有限公司準備發往歐洲的高鐵鋼輪。山西日報記者 李兆民攝
山西日報訊(記者杜鵑)在2018年轉型項目建設年推進中,山西省將全面落實六大機制,著力推動項目投資和建設。
一是並聯審批機制。成立山西省審批中心,由山西省發改委牽頭召集,山西省直相關部門共同參與,對項目審批手續清理前置、規範操作、定期集中辦理。省級層面已經在線下運行,選擇了10個省重點工程項目作為並聯審批試點,線上功能正在測試。
二是職能部門責任機制。把審批流程改革優化到位,審批事項限時辦結。山西省國土廳重點優化開發區建設用地審批,優化報批材料,簡化報批流程,將審查時間由29個工作日縮短為15個工作日。山西省住建廳對全系統涉及的10個項目報建審批事項進行了統一清單管理。
三是項目化管理機制。對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項目,由山西省直行業主管部門掛牌推進、班子成員具體抓落實。山西省發改委組織省有關部門,梳理、遴選了部門掛牌推進的重大項目207項,總投資6017億元,年度計劃投資916億元,報山西省轉型項目建設年領導小組同意後,已經印發。這些項目包含投資額大、帶動作用強的産業轉型項目,跨市或跨省的重大水利、交通基礎設施項目以及重大生態保護、社會民生項目等,都明確了責任部門、責任領導、推進目標和階段性進度安排。
四是協調調度機制。山西常務副省長牽頭抓總,其他山西副省長抓分管領域,定期進行投資項目調度,協調解決突出問題。山西省發改委提前召開準備工作會議,摸清情況,發現問題,為山西省政府雙月調度會做了認真準備。按照機制要求,山西省直部門每月要進行基礎調度,形成月度分析報告。
五是監督考核機制。山西省發改委已經制定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要點,對全年督查、考核工作作出了具體安排。在考核方面把《山西省轉型項目建設年(2018)行動方案》中的4項主要指標列入省對市考核內容,目前正在起草《轉型項目建設年專項考核辦法》,對各市和山西省直有關部門進行專項考核。
六是三級聯動機制。市、縣政府比照建立並聯審批機制、職能部門責任機制、項目化管理機制、協調調度機制、監督考核機制,上下協同,形成合力。各市參照山西省政府的機制,正在制定本地項目建設常態化工作機制。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