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天鎮縣:塔兒村打造産業脫貧樣本村
國際在線山西頻道報道:近年來,大同市天鎮縣賈家屯鄉塔兒村為了摘掉貧困的帽子,塔兒村黨支部與駐村工作隊以及縣、鄉包村幹部一道以解決該村貧困問題為導向,找準貧困戶致貧原因,真抓實幹、創新思路,通過“易地搬遷、産業扶貧、勞務輸出、教育扶貧、光伏扶貧和社保兜底”等扶貧攻堅措施,如期實現了脫貧攻堅目標。如今,塔兒村面貌煥然一新,全村呈現出班子穩、人心齊、村民安居樂業、村級經濟和社會發展欣欣向榮的良好局面,成為脫貧攻堅工作的樣板村。
圖為大同市天鎮縣賈家屯鄉塔兒村新貌
據悉,塔兒村共有355戶841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80戶583人。耕地面積3850畝,以旱坡地為主、無水澆地,由於受自然條件制約,農民經濟收入主要以傳統種植業、零散養殖業和農閒外出打工為主。村民居住條件差,大多數住著土窯洞,村集體經濟收入沒有,是典型的山區貧困村。
對有勞動能力、耕地多的農戶,採取科學種植的方式幫助脫貧。先後建成旱作農業和無公害馬鈴薯兩大基地,並成立了脫毒馬鈴薯專業合作社,利用網紗大棚種植脫毒馬鈴薯原種4畝,向村民提供優質薯種。並從山西省農科院引進少耕穴灌技術,在全村推廣種植地膜玉米500畝,無公害馬鈴薯種植面積1000畝。同時為解決村民馬鈴薯銷售困難、銷售價格不高的問題,大同市中行幫助村民以每斤高於市場價格0.2元的價格銷售馬鈴薯3萬斤,無形為村民增加收入6000元。
對有勞動能力,耕地少的農戶,採取發展養殖業脫貧。一是通過向有關部門爭取資金和動員村民自籌資金相結合的辦法,建成了“天鎮縣誠信養殖示範園區”發展規模養豬,目前生豬存欄達到500頭,年出欄3000余頭。利用塔兒村山大坡廣的優勢,鼓勵村民大力發展養羊,目前全村共發展規模養羊戶7戶,羊飼養量達到1500余只。此外,該村積極組織青壯年農民和貧困戶參加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和勞務培訓,並向外輸出務工人員,每年外出務工人員達到300余人,每人年收入達3萬餘元。
對因病、因殘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採取扶貧資金“借本付息”、光伏扶貧分紅和政策兜底的方式幫助脫貧。一是通過引進1千瓦光伏發電項目,為32戶因大病等原因致貧的深度貧困戶年分紅3000元;二是通過辦理低保、五保、等方式對12戶貧困戶進行政策兜底脫貧。對因學致貧的43戶農戶,充分利用教育扶貧政策,通過“雨露計劃”和“教育扶貧”等方式幫助脫貧。
今年開始著手建設以該村寺塔山為主打景點的農村旅遊業,今年已完成170米上山臺階鋪設工程,並安裝了扶手,預計明年開始全面綠化,最終將寺塔山打造成一個環境優美、風景宜人、極具農村田園風光特色的旅遊景點,通過旅遊,帶動村民致富。(圖/文 宋立峰 編輯 梁學武)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