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裏架起脫貧新路徑 脫貧致富我有信心
黃河新聞網大同頻道訊(記者 趙欣 通訊員 張建棟)9月5日下午,黃河新聞網記者在陽高縣獅子屯鄉後營村見到張春時,他正在大棚裏給豆角打藥。“多虧了鄉里為我們建的扶貧大棚,讓我靠種植大棚蔬菜掙錢,有了份可靠、穩定的收入。這棚菜豆角長得也挺好,過幾天就可以賣了,又會有一筆收入了。”張春高興地和記者説道。
現年51歲的張春是陽高縣獅子屯鄉後營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家裏有年邁而沒有勞動力的母親,還有一個正在讀高三的女兒,只有他一個勞動力,生活的重擔都壓在他一個人身上。在種植大棚蔬菜前,張春一家就靠他種植旱地為生,有時出去打點兒零工,日子過得很艱苦。
今年獅子屯鄉瞄準産業結構調整,決定在後營村走一條設施農業的産業新路,給貧困戶建了冷棚,在5月底已經全部建成,共建56個冷棚,使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實現了一戶一棚。在得知種植大棚蔬菜的好處後,張春雖有點心動,但不敢嘗試,害怕失敗後賠錢。得知這個情況後,村幹部和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主動和他進行了溝通。張春的顧慮打消了,決心用自己的雙手脫貧。
因為該村是第一年發展蔬菜大棚,村幹部和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請來了農業種植專家現場講課,組織群眾到周邊地區進行實地考察、學習技術。張春不錯過每次學習的機會,起早貪黑、精心管理、不斷摸索、與有經驗的農戶進行種植交流,幹勁十足。
目前,張春一共有四個大棚種植蔬菜,分別種植了一棚菜花、一棚西葫蘆、兩棚豆角。一個人打理四個大棚,當時就有村民質疑:“一下子弄這麼多能種好嗎?你又沒什麼經驗。”張春卻堅信只要有決心、有信心,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張春告訴記者,他其中一個大棚種植的西葫蘆在今天6月12日開始種植,7月10日就開始銷售了,現在已經全部銷售完了,為張春帶來了4000多元的收入。現在豆角也開始銷售了,已經賣了900多元了,還有很多豆角正在出售。種植的菜花也快成熟了,馬上可以銷售了。看到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的收入,這個農家漢子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靠種植大棚蔬菜,我的生活比以前強多了,後期再慢慢的摸索經驗,學好種植技術,明年多賺點錢。”張春信心滿滿地説。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