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歷山被授予“曆法之源”稱號
山西日報訊(記者 郭玉琴 通訊員 李茁壯)9月26日,由中國氣象協會主辦的“曆法之源·翼城歷山”授牌儀式在釣魚臺國賓館舉行,翼城歷山被正式授予“曆法之源”稱號。
近年來,翼城縣依靠歷山這一獨特的資源優勢,深入發掘翼城氣候旅遊資源,有效發揮氣候旅遊資源的科學文化價值,在山西省、臨汾市氣象局相關領導專家的大力支持下,提出創建“曆法之源”的思路。8月6日,以中國工程院院士丁一匯為組長的專家組經過科學嚴謹的論證,一致認為七十二候歷起源於翼城歷山。
歷山位於翼城、垣曲、陽城、沁水四縣交界處,總面積為2.48萬公頃,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最高峰舜王坪海拔2358米,為諸景之冠。翼城四季氣候分明,舜王時代,翼城的農耕已經很發達,他帶領人們觀察總結自然現象,“水始涸”“候雁北”“蟄蟲始振”“虹始見”“萍始生”等諸多物候特徵被記錄下來,並用於指導當地的農事活動。歷山腳下流傳的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産西閻民歌,被譽為翼城遠古文化的“活化石”,關於舜、關於歷山和七十二候歷的內容在民間廣為流傳,並沿用至今。
今後,翼城縣將圍繞“曆法之源”,進一步挖掘歷山曆法文化內涵,積極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産申報工作,打造以七十二候為主題的“氣象小鎮”“氣象公園”,打造國家級氣象科普教育基地,同步推進“中國天然氧吧”創建工作,加快翼城全域旅遊發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