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安置軍轉幹部實現“三滿意”
山西日報記者10月10日從大同市委組織部獲悉,大同市已連續八次摘得“全國雙擁模範城”桂冠。近三年來,大同市已累計培訓軍轉幹部480余人次,妥善安置正團職軍轉幹部14人,副團職軍轉幹部24人,實現了所在部隊、軍轉幹部、用人單位“三滿意”的目標。
強化政治擔當,明責任主體不缺位。針對安置去向密度集中、團職幹部安置數量多、壓力大等問題,市委主要領導親自審定安置工作計劃,統籌解決好安置過程中遇到的編制、崗位等問題;市委組織部提前介入,從有利於領導班子建設和充分發揮每位轉業幹部作用出發,科學合理編制安置計劃;市軍轉安置工作小組,多次召開會議督促指導協調推進安置進度。2015年以來安置的38名團職軍轉幹部中,正團職安置為調研員並進黨組,副團職全部安置為副調研員,切實提升了年度軍轉安置工作品質。
統籌計劃安排,保完成任務不打折。在具體安置中,根據每年計劃分配團職軍轉幹部人數,搭配不同性質、類別單位,兼顧黨群、政府、參公事業單位,統籌經濟、社會、服務、保障部門,確定安置單位數量,通常會預留出2—3個備選單位,避免出現排名靠後可選項不多等問題。同時,規定對近三年來已經安置過團職軍轉幹部的單位,原則上不再列為安置單位,同一單位不同時安置正團和副團職軍轉幹部等。
量化積分選崗,行陽光安置不含糊。堅持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實行量化考核考試積分選崗辦法,根據綜合分數排序,個人自主選擇安置單位,實行“陽光安置”。在綜合成績排名最終確定前,提前將可選擇的安置崗位向軍轉幹部公開發佈,並主動向軍轉幹部介紹安置單位的職能情況、需求和工作任務等情況,使軍轉幹部做到心中有數。在公開選崗當天,召集軍轉幹部進行面對面、零距離的溝通交流,切實增強了選崗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適崗培訓鍛鍊,促能力提升不鬆勁。堅持“先培訓,後上崗”和“儘快發揮應有作用”的原則,近三年累計培訓軍轉幹部480余人次。而在強化實踐鍛鍊中,該市先後選派62名軍轉幹部深入到扶貧一線,摔打磨練,助力脫貧攻堅。在市委開展“不作為、慢作為、亂作風”問題專項整治活動中,又選派12名副團職軍轉幹部進駐窗口服務單位,切實提升軍轉幹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能力,為他們儘早適應地方工作需要上好“第一課”。(山西日報記者 趙志成 通訊員 閆秀峰 李峰 呂建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