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貧困地區農特産品有了新銷路
原標題:消費扶貧促增收 山西貧困地區農特産品有了新銷路
黃河新聞網訊(記者 楊江濤)近日,山西省政府發佈《關於開展消費扶貧促進精準脫貧若干措施》。山西將加大貧困地區産銷對接,鼓勵引導社會各界消費來自貧困地區貧困群眾的産品和服務,以消費促進貧困群眾增收,促進精準脫貧。
據了解,實施範圍以10個深度貧困縣為重點、覆蓋山西省58個貧困縣,以建檔立卡貧困村貧困戶為支持對象,以購買貧困群眾農特産品和服務為主要手段,鼓勵黨政軍機關、企事業單位、高校帶頭示範,民營企業、社會組織積極跟進,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形成消費扶貧新格局。
山西省將搭建機關單位、企業、學校、醫院、軍營與貧困地區農産品供需對接平臺,鼓勵引導黨政軍機關、企事業單位、高校的食堂、餐廳選用貧困地區農産品、畜産品,雙方建立長期定向採購合作機制,引領全社會開展消費扶貧工作。貧困地區要把好産品品質關,確保提供優質産品。省級層面2018年10月中旬在大學城舉辦貧困地區農特産品“五進”對接促銷會,集中採購貧困地區農産品、畜産品。山西省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局組織山西省直機關單位、省國資委組織省屬大型國有企業、省教育廳組織省內高校、省衛生計生委組織各大醫院、省軍區組織軍隊武警參加促銷會,購買貧困地區農特産品、畜産品。
《措施》提出,要進一步完善貧困地區貧困村扶貧産業“五有”機制,發揮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農産品加工骨幹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對貧困戶的輻射帶動作用。在企業與貧困戶雙方自願的基礎上,由龍頭企業、骨幹企業、專業合作社對一家一戶貧困家庭的産品進行收集、分級、包裝、檢測、品牌設計、商標註冊,通過企業自身行銷渠道實現農産品、畜産品與市場需求方的精準對接,實現保值增值。完善企業與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規範銷售利潤分成比例,維護雙方權益,形成長期合作關係,實現互利共贏。
此外,山西省還將培育發展貧困地區特色勞務品牌,培訓輸出貧困地區勞動力,帶動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加強崗位信息對接、崗前技能培訓、勞務權益保護等服務,提高勞務輸出的組織化程度,建立勞務輸出對接平臺,開展勞務協作,促進貧困地區優質勞動力轉移就業。同時,動員山西省內大型企業在貧困地區招工,優先解決貧困勞動力就業問題。鼓勵各類企業到貧困地區舉辦專場招聘會,促進貧困地區生源地高校畢業生就業。組織勞動密集型企業到貧困地區投資辦廠、實施生産加工項目分包,建設扶貧車間、加工點等,促進貧困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