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三晉要聞 正文

大同沙河村:村子面貌變了樣 村民口袋鼓起來

發佈時間:2018-10-23 10:59:31 | 來源:黃河新聞網 | 編輯:路鵬程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渾源縣沙河村:村子面貌變了樣 村民口袋鼓起來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74e50bea46b81d37d2ca09_副本

  黃河新聞網大同頻道訊(記者 趙欣)金秋時節,黃河新聞網記者走進位於大同市渾源縣沙圪坨鎮沙河村,一條寬闊筆直的馬路和馬路兩旁灰白相間墻體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等標語格外醒目;不遠處,濃郁的樹蔭下,悠閒交談著的老人們;文化廣場上,隨著音樂節拍舞動著的年輕人,這一切無不展現出新沙河的新風貌新氣象。熟悉這個村子的人無不由衷地感嘆,沙河村真是大變樣。

  “以前村裏村外的路坑坑洼洼的,一到下雨天就沒辦法出門,現在再也不用擔心出門摔跤,就連黑夜,亮堂堂的也不愁啦!”老支書徐學玲指著通暢的大路告訴記者。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74e50bea46b81d37d2c908_副本

  自從大同市交通局幫扶該村以來,先後實施了道路街巷硬化亮化綠化、村莊出入口標誌牌、村邊防洪堤壩、老年活動中心等項目,新修了從沙圪坨到沙河村的柏油馬路和水泥路、安裝照明路燈、栽植柳樹、建造涼廳、砌築400余米圍墻、花欄墻、長城墻和2個垃圾池、粉刷墻面、修建文化墻等等基礎設施建設。徹底改變了村子臟亂差的環境,豐富了老年人的業餘生活,解決了雨季洪水對村民生命財産安全的威脅,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文化場所建設是沙河村的又一變化。現如今的文化廣場原來是一個大垃圾堆,長年積攢下來的垃圾堆得像座小山,一到夏天整個村子都散發著難聞的味道。駐村第一書記李維祥硬是帶著村民們一起把“垃圾山”給搬走,並且平整了場地,才有了現在的這個廣場。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74e50bea46b81d37d2c907_副本

  面貌改了,人心齊了。現在,沙河村的村民都不甘落後,養牛養羊,自力更生,發家致富。村民張富國説,“趕上黨的好政策,咱也的擼起袖子加油幹!現在看著我這100多只羊,我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 “我剛賣了6頭牛,現在就剩15頭了,還想著明年春天再買進個十來頭小牛仔,牛羊同時發展。”賈喜信心滿滿地説。

  而村民的素質也在悄悄的發生著變化。採訪中,脫貧戶侯世利訴説著自已在危房改造時的親身體驗,“以前,村子裏小偷小摸的現象時有發生,現在人們的素質提高了,前幾天修房子的材料和工具放在街上好幾天也沒人‘拿’。”

  如今的沙河村人精氣神十足,茶余飯後不再是東家長、西家短,而是卯足了勁兒盤算著自家今後的好光景。

友情連結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華網山西頻道|人民網山西頻道|央廣網山西頻道|中國新聞網山西頻道|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山西日報|太原日報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晚報|太原晚報|黃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