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試點獲突破
原標題:我省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試點獲突破
中央和山西省財政每年安排3億元支持山西省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試點工作一年多來,山西省紮實推進,涌現出一批亮點,為全省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和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提供了寶貴經驗。其中,忻州市率先突破,在8縣88個村深入開展試點工作,力爭使8000萬元財政直投資金實現保值增值。
據《山西省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試點實施方案》,山西省從2017年起,每年由各市競爭優選30個縣開展試點。“試點工作以市級統籌組織、縣級全面負責、鄉鎮抓組織實施、村抓具體落實的領導體制和機制,以行政村為試點單元,綜合考慮村集體資源、自然稟賦等因素,大力推進。”省財政廳農村綜合改革處副處長張軍民介紹,山西省將通過試點先行,逐步把村集體經濟組織培育起來、機制建立起來、業態探索出來、典型示範起來,通過資源有效利用、提供服務、物業管理、混合經營等集體經濟有效實現形式,提高山西省村集體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
忻州市的做法是,為88個村首發村集體特別法人證書,由村集體創辦領辦參股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有限公司。此舉全面打通了村集體經濟對接市場和財政資金的通道。其中,河曲縣向全部314個行政村發了村集體“身份證”。忻州市財政局副局長胡高裕介紹,在試點資金使用上,忻州明晰了扶持對象及集體資本的股權和收益,力爭讓8000萬元財政直投資金實現保值增值。五寨縣梁家坪村集體率先創辦縣隆東農業服務有限公司,開展農資代理、農機服務等,已實現集體收益18萬元。河曲縣丁家洼村集體率先領辦縣大裕養殖專業合作社,規模養殖種牛肉牛等,年底可實現集體收益10萬元、牲畜增值帶來的集體股本增值25萬元。試點帶動,五寨縣用統籌整合資金1100萬元扶持22個村集體領辦農機專業合作社,並將經驗推廣到152個非試點村,預計今年62%以上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達5萬元以上。目前,忻州“試點模式”已經推開,首批五寨、河曲、保德、忻府4縣區45個村預計可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509萬元,今年靜樂、五台、神池、原平的43個試點村也進展順利。(山西日報記者 張婷)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