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三晉要聞 正文

駱惠寧主持召開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

發佈時間:2018-11-21 09:23:28 | 來源:山西日報 | 編輯:路鵬程 | 責編:石麗敏

  山西日報訊 11月20日上午,山西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駱惠寧主持召開山西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他強調,成立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是健全黨對重大工作領導體制機制,加強黨對改革統一領導的一項重大舉措。山西省委深改委要進一步發揮對山西省改革科學謀劃、統籌協調、推動落實的職能作用,壓實山西省領導分工負責制。山西省委改革辦作為“三合一”工作機構,要把重心壓到改革上來,當好山西省委領導和推進改革的參謀助手。

  會議進一步學習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精神;審議通過了《中共山西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工作規則》、《中共山西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工作細則》、《山西省關於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的實施意見》、《關於發展涉外法律服務業的實施意見》、《關於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的實施意見》,原則批准《關於開發區管理和運營分離改革的指導意見》。

  會議強調,山西省司法體制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效,要繼續深化,向影響司法公正、制約司法能力的深層次問題和關鍵環節聚焦,加快構建權責明晰、監管有力、運轉有序的司法權運行機制,進一步激發綜合配套改革的聯動效應和共生效應。

  會議指出,健全涉外法律服務體制機制,是打造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的迫切需要。要把握改革開放再出發大勢,積極推進涉外法律服務業務創新、方式方法創新和管理創新,發展壯大涉外律師隊伍,加快推進服務機構建設,努力提高服務能力和水準。

  會議強調,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有利於通過提高基礎養老金標準和增加個人賬戶積累,提升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準。要統籌考慮、整體把握,既要體現普惠性,讓參保居民共享改革成果;也要強調激勵性,建立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激勵機制;還要把準適度性,與經濟發展水準和實際負擔能力相適應,促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健康發展。

  會議指出,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實行開發區管理和運營分離,是推動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的一條重要路徑。要積極進行探索,規範契約化管理,支持有能力企業組建運營團隊經營開發區,著力在提升管理水準、激發運營活力上取得新突破。

  會議指出,十一屆山西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成立兩年來,先後召開了18次會議,共審議重大改革議題51個。推動確立了“改革不能落後,改革必須先行”的鮮明導向,建立了領導幹部親力親為抓改革落實責任機制,創立了“三個三”抓改革工作方法和臺賬管理制度,優化了山西省委改革工作機構和地方改革力量配置,扭轉了一度改革總體滯後局面,推動改革進入施工“高峰期”。堅持供改與綜改相結合,推進轉型綜改新進軍,監察體制改革試點、縣鄉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改革、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等為全國提供了可複製經驗,爭當能源革命排頭兵、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等形成了山西特色和亮點,國企國資改革、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科技和人才體制改革、司法體制改革等取得了新突破。目前山西省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的工作格局已經形成,具有“四梁八柱”性質的改革主體框架已經形成,以改革促轉型、促民生、促黨建、促全面工作的氛圍已經形成,並呈現強勁態勢。

  會議強調,圍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部署要求,結合山西省改革實際,當前要抓好兩方面工作。一是狠抓已有改革部署落地見效。各地要對照山西省委集中督察指出的問題,列實清單、查實原因、謀實舉措、限期解決。要健全分工負責的改革工作機制,是誰的問題就由誰來解決,主要負責同志既要挂帥,又要出征。要把面上協調推進與點上集中發力結合起來,著力提升改革效能、放大改革效應。二是著手整體謀劃明年改革工作。進一步把改革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上來,進一步增強改革創新意識,進一步尋求深化改革的突破點,既謀劃戰略性改革,也推動戰役性改革,讓問題更好解決、讓發展更有活力、讓群眾更有獲得感,努力形成一批山西特色的改革品牌和亮點,努力提升山西改革在全國的影響力。

  山西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委員出席,山西省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列席會議。

友情連結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華網山西頻道|人民網山西頻道|央廣網山西頻道|中國新聞網山西頻道|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山西日報|太原日報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晚報|太原晚報|黃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