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大同市空氣品質居山西省第一位
國際在線山西頻道報道(梁學武):1月31日,大同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通報市大同市2018年環境品質狀況及2019年重點工作部署。2018年大同市二級以上良好天氣數達到288天,全年空氣品質在山西省11個地市中位居第一。
會上,大同市生態環境局總工程師張海通報了2018年大同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成果。為保持良好的環境空氣品質,大同市大力開展了強力“控煤”、嚴格“管車”、全面降塵、整治“散亂污”企業、加強綜合治理等方面的工作。2018年,大同市全年空氣品質綜合指數、PM2.5年平均濃度和優良天數比例均保持山西省最好,優良天達標率83.7%,比山西省下達目標增加2.7個百分點;空氣品質綜合指數5.18,同比下降2.4%;二氧化硫31mg/立方米,同比下降29.5%;PM2.5年平均濃度36mg/立方米,達到了山西省下達的指標要求。2018年11月份,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通報,對大同市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努力實現從“煤都黑”到“大同藍”給予表揚。
大同市生態環境局在通報中指出,2018年,大同市針對禦河利仁皂、桑幹河固定橋兩個斷面出臺了《大同市域地表水水環境品質提升專項整治工作方案》,開展了四次提質行動,確定了“139”水污染防治工作機制,從治理排污口、清河道、生態補水、暢通凈化城市建成區地下“毛細血管”、強化污水處理廠運營管理、推進鄉村環境綜合整治的 “控污工程”、實施工業企業廢水處理設施改造、取締“散亂污”企業和因地制宜建設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九個方面開展工作,改善大同市水環境。
下一步,大同市環境保護工作將以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為主,做好污染防治工作,使大氣環境品質再改善、水生態環境品質再提升。大同市將進一步推進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工業企業廢水處理設施改造、加強水域岸線管控和河道疏浚整治等方面的工作,同時繼續實施水污染防治“139”機制,“五水同治”推進水污染治理、“五策並舉”推進水生態修復,全流域統籌治理污染嚴重水體和不達標水體,全面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