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32項主要指標總體進展順利
原標題:山西省32項主要指標總體進展順利
“我省主要經濟社會指標平穩較快增長,全省GDP2016年同比增長4.5%,2017年同比增長7.0%,2018年預計同比增長6.5%,與全國增速持平,連續8個季度保持在6%以上。”山西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山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期評估報告。報告顯示,《綱要》從經濟發展、創新驅動、民生福祉、生態文明、廉潔安全五個方面提出了32項主要指標(包括45個具體指標)。除5個指標滯後於時序進度外,其餘指標均達到預期進度,總體進展順利。
報告顯示,“十三五”以來,山西全省上下深入推進供改和綜改相結合,實現了主攻方向的調整和戰略重點的轉移,轉型發展的趨勢性、轉折性、標誌性變化明顯增多,開始堅定走上轉型綜改、創新驅動之路,實現了從斷崖式下滑到走出困境、再到轉型發展呈現強勁態勢的重大轉折。主要任務進展體現在創新發展取得新成效、協調發展取得新進展、綠色發展取得新成績、開放發展取得新突破、共享發展實現新提高、廉潔安全發展呈現新局面、改革創新取得新成果、民主法治實現新拓展八個方面。
報告同時指出,山西省經濟社會發展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表現在資源型産業結構特徵尚未根本性改變、部分改革滯後的短板依然存在、科技和人才要素支撐明顯不足、經濟發展的外向度不高、生態環保壓力依然較大等方面。
報告判斷,總體上看,“十三五”後期,山西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宏觀環境仍然較好,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報告為進一步實施《綱要》提出對策措施,指出“十三五”後兩年,山西省將從十個方面推進規劃《綱要》順利實施:全面推進改革向縱深發展,加快建設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示範區;堅持走煤炭“減”“優”“綠”之路,努力推動能源革命在全國率先破題;全方位提升開放發展水準,深入推進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建設;堅持底線思維,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聚焦深度貧困,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加大環保倒逼轉型力度,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著力培育轉型發展新動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譜寫城鄉融合發展新篇章;大力推動民生和社會事業發展,切實增強山西全省人民幸福感和獲得感;構建良好政治生態和保持社會安全穩定,營造良好發展氛圍。(山西日報記者 楊文)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