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三晉要聞 正文

樓陽生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

發佈時間:2019-03-07 10:11:04 | 來源:山西日報 | 編輯:路鵬程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樓陽生就有機旱作農業和小雜糧産業發展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

  3月6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山西代表團舉行媒體開放日,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長樓陽生就有機旱作農業和小雜糧産業發展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

  新華社記者:山西不僅旅遊資源豐富,農作物品種也非常多,很多雜糧産品備受消費者歡迎。請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樓陽生:謝謝你的提問。民以食為天。糧食安全是社會穩定的壓艙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要把飯碗端在自己手裏,而且要裝自己的糧食。

  山西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農耕文明源遠流長,雜糧種植歷史悠久。山西南北縱跨6個緯度,80%以上是山地丘陵,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雨熱同季,高寒冷涼,晝夜溫差大,適宜各種雜糧生長。

  山西之所以被譽為“小雜糧王國”,主要是因為:一是品種多。共有七大類120多種,居全國之首。二是品質優。山西小雜糧綠色安全、營養豐富、功能獨特,具有健身、延年、益壽等功效。三是産量高。實行良種、良法、良策並舉,推廣晉谷21號等優良品種,開展1市5縣30個片區有機旱作封閉示範建設,加大財政補貼力度,穀子、綠豆、燕麥、蕎麥等産量居全國前列。四是貢獻大。過去,“小米加步槍”為抗戰勝利作出重要貢獻。今天,“小米助小康”正成為産業扶貧特色之路。2018年,全省雜糧加工龍頭企業輻射帶動農戶50萬戶,其中小米加工企業帶動15萬戶。五是發展快。雜糧種植面積1500萬畝左右,約佔全國的1/10。以雜糧為主要原料開發出數百個産品。2018年全省農産品加工企業銷售收入超過1800億元,其中雜糧加工企業超過300億元,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雜糧加工企業有近300家。

  下一步,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時作出的發展有機旱作農業的重要指示,著力培育雜糧全産業鏈,打好特色優勢牌,做優區域公共品牌,壯大龍頭企業,建設標準化生産示範基地,打造優勢雜糧這一區域特色;健全政策體系和技術體系,深入推進示範創建,打造有機旱作這一技術特色;以山西農谷為龍頭,加強多樣化、個性化、高品質功能食品開發,打造功能食品這一産品特色,促進我省雜糧産業提質增效,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美麗山西建設。

  為了您的健康,多吃五穀雜糧吧!(山西日報北京電 記者楊文)

友情連結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華網山西頻道|人民網山西頻道|央廣網山西頻道|中國新聞網山西頻道|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山西日報|太原日報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晚報|太原晚報|黃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