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河津與山西師大在七大領域開展合作
原標題:創新市校合作新模式 河津市與山西師大在七大領域開展合作
連日來,在運城市河津市209國道蒼底坡段1000畝荒溝綠化項目區,工人們認真地對栽種樹木進行管護。這是河津市與山西師大開展深入合作以來在生態綠化方面的嘗試,經山西師大生命科學學院規劃設計方案,河津市招投標專業綠化隊具體實施,1000畝荒溝綠化已全部完成。
河津市與山西師大簽訂市校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來,雙方本著“資源共享、深度合作、共同發展”的原則,積極對接,共同尋找契合點,在教學創新研究、科技創新服務、黨校陣地建設、文化建設、旅遊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城市文化包裝等七大領域開展了多角度、深層次、立體式的合作,創新了市校合作的新模式。
教育創新研究方面,山西師大每學年選派150名左右大學生到河津市農村中小學開展頂崗支教和崗位實習,目前已經開展2期,河津中學、實驗中學2所學校掛牌山西師大實習基地校。科技創新服務方面,山西師大與新耿高新研究所開展韭菜深加工研究,財政撥付科技研發專項經費5萬元,用時半年研發出凍幹韭菜、韭菜粉等8種産品,解決了當地産業鮮韭菜不好保存、保持韭菜營養不流失的問題。黨校陣地建設方面,雙方在師資隊伍建設、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建設、學生畢業實習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山西師大5位教授已為河津市委黨校幹部培訓主體班和讀書班授課。文化建設和城市文化包裝方面,山西師大對河津市城市文化進行包裝,完成河津城市形象標識評審工作,河津“百靈鳥童聲合唱團”和山西師大“燭光合唱團”開展了交流演出活動。旅遊服務方面,先後與山西師大“互聯網+旅遊”産業升級協同創新中心對接6次,簽訂“禹鑿龍門與魚躍龍門傳説的文化尋證”和“薛仁貴的唐代生活復原”合作協議,目前課題研究已經完成。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對呂梁山前沿生態脆弱區進行整體規劃,目前設計方案已完成,進入政府採購施工階段;對209國道蒼底坡段1000畝荒溝進行綠化,目前項目已全部完工,進入管護階段。(山西日報 王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