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青會”網絡火炬傳遞至劉三姐故鄉
原標題:【二青會】二青會網絡火炬傳遞至劉三姐故鄉
4月7日,“二青會”網絡火炬傳遞至第七站——廣西壯族自治區。在這座守衛了中華大地幾千年的古老雄關——友誼關前,從西侯度遺址出發的火炬更加光芒四射。友誼關是我國九大名關之一,有“天下第二關”之稱,歷代為中國南疆邊防要隘、戰略要地,是中越邊境上最大、最重要的關防。
廣西壯族自治區位於中國南部邊疆,是我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也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區,世居民族有壯、漢、苗、侗等12個,另有滿、蒙古、朝鮮、土家等其他民族44個。如今,廣西在中國-東盟合作機制下,形成了中國-東盟合作的“南寧渠道”,開創了中國-馬來西亞“兩國雙園”等國際合作新模式,建成了全國第一個邊境貿易國檢試驗區、首個橫跨東西部的省際合作試驗區、西部首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對外開放已經成為推動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近年來,廣西文化事業繁榮發展,舞臺藝術好戲連臺,文化品牌走向全國,對外交流與合作日益擴大。劉三姐文化、長壽文化、銅鼓文化、少數民族特色文化等匯成廣西文化長河,展現了廣西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和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
2017年,晉桂兩地就共建兩地新媒體矩陣展開交流,在合作重點和形式、加強信息交流共享、建立工作協調機制等方面達成一致。廣西山西商會自成立以來,不斷發揚晉商優秀傳統文化精髓,在廣西其他地區的晉商組織乃至全國各地的晉商組織之間構建起交流合作的橋梁,立足廣西,回報山西。經緯中學女子足球隊今年冬訓在廣西進行備戰二青會的訓練,進一步加強了隊伍整體實力,力爭在二青會賽場上取得好成績。二青會網絡火炬傳遞至廣西壯族自治區,將為兩地打開新局面,助推兩地在更多領域展開闔作交流。(山西日報記者 王玉賓 實習生 李靜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