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專精特新”到“小巨人”的升級之路
原標題:構建梯次培育體系,引領全省中小企業、民營企業高品質發展——“專精特新”到“小巨人”的升級之路
4月9日,從山西省小企業發展促進局傳來消息,山西省將在全省認定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基礎上,通過資源整合、重點服務,培育一批“小巨人”企業,進一步推動全省中小企業、民營企業高品質發展。
何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山西省小企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是指“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中的佼佼者,是專注于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市場佔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品質效益優的排頭兵企業。
山西省將構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梯次培育體系,按照山西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培育入庫企業→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認定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順序,形成層次清晰,比例合理的金字塔形培育結構,每一層級的企業均從下一層級中擇優選擇。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須符合哪些專項指標?根據山西省小企業局出臺的培育工作方案,對不同梯次的企業設有不同的專項指標。
進入山西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培育庫的企業,上年度企業營業收入須在5000萬元以上,近2年主營業務收入或凈利潤的平均增長率達到8%以上;企業從事特定細分市場時間達到3年及以上,其主營業務收入佔本企業營業收入的50%以上,主導産品享有較高知名度,且細分市場佔有率在全省名列前茅;近2年企業研發經費支出佔營業收入比重在同行業中名列前茅,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佔企業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於10%,至少獲得1項主要産品相關的發明專利,或3項及以上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等。
申報認定山西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的企業,上年度企業營業收入須在1億元以上,近2年主營業務收入或凈利潤的平均增長率達到9%以上;企業從事特定細分市場時間達到3年及以上,其主營業務收入佔本企業營業收入的60%以上,主導産品享有較高知名度,且細分市場佔有率在全省名列前茅;近2年企業研發經費支出佔營業收入比重在同行業中名列前茅,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佔企業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於12%,至少獲得2項主要産品相關的發明專利,或6項及以上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等。
推薦申報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則按照工信部相關文件中規定的標準執行。
山西省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設下年度目標,每年將新認定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00家以上;進入培育庫的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培育企業60-80家;新培育認定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5-20家;向工信部推薦申報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5家。
山西省小企業局將為各梯次專精特新企業提供系列服務,促進其在創新能力、國際市場開拓、經營管理水準、智慧轉型等方面得到提升,不斷擴大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規模,提升其品質效益。將培育企業列為省市縣三級入企幫扶重點企業;積極組織參加國際國內大型綜合性、專業性、行業性展會;建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與各大銀行融資服務直達快車;徵集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對産品研發、技術創新等需求,建立“需求卡”,幫助企業與服務聯盟(平臺)精準對接,開展合作;加強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與大企業融通發展的引導支持,為其架設與國有大企業、軍工企業、民營領軍企業融通發展的橋梁,實現産業鏈上下游間産品設計、製造、行銷、物流等各方位融合。(山西日報記者 晉帥妮)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