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聚焦脫貧攻堅 提高城鄉低保標準
國際在線山西頻道報道(陳佳 實習生 李慧敏):4月26日,提高太原市2019年城鄉低保標準新聞發佈會召開。這是太原市實施最低生活保障工作21年來第24次提標。
發佈會現場 攝影 李慧敏
太原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李亞江表示,2019年太原市提高城鄉低保標準有四個方面的特點:一是貧困縣提標的額度大於非貧困縣。城鄉低保非貧困縣(城六區、清徐和古交)統一增加50元,陽曲、婁煩城市低保標準增加80元,農村低保標準提高100元,兩個貧困縣提標幅度明顯大於非貧困縣,年標準達到了6360元,超出脫貧線標準2760元;二是提標將給困難群眾帶來更多實惠。太原市低保分類施保政策幅度較高,以城市低保標準650元計算,低保戶中重病、慢性病按照60%的分類施保政策,保障標準為1040元,低保戶中60周歲以上的老人,一二級殘疾人,單親家庭中的高中、大學在校學生,按照50%的分類施保政策,保障標準為975元,低保戶中上初中及初中以下的學生,三級殘疾人,按照40%的分類施保政策,保障標準為910元。此次提標,全年城鄉低保資金支出大約增加6000萬元,全年低保資金支出預計將突破4億元,惠及近6萬困難群眾,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基本生活水準和幸福指數;三是採取“農村快跑、城市慢走”的節奏,城鄉標準趨於一體化。2018年太原市城市低保平均標準594元/月,2019年提標後為650元/月,提標幅度為9.4%。2018年太原市農村低保平均標準542元/月,2019年提標後為602元/月,提標幅度為11.1%。農村提高幅度大於城市,力爭實現“十三五”末城鄉標準趨於一體化的目標;四是提升額度在山西省列首位。太原市提高標準在50元-100元之間,在全省11個市提高額度最高,新標準位列全省首位。
此次提標不僅是落實2019年太原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保障民生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全面提升太原市社會救助能力水準的有效措施。此次低保提標工作自2019年1月1日起執行。太原將在6月底之前,對近6萬人的低保戶補發2019年1月—6月的低保,通過銀行存摺(卡)足額發放到戶。隨後,第三季度按提標後新的標準進行審核審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