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CRI看山西 正文

太原通信段測試工區工長丁巧仁:巧手仁術守護大秦G網

發佈時間:2019-05-30 18:29:39 |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編輯:陳佳 | 責編:石麗敏

  國際在線山西頻道報道(薛陽 通訊員 呂宇飛):G網,在鐵路專指GSM—R,是鐵路專用無線通信系統。“中國重載第一路”大秦鐵路上的2萬噸列車,就是靠它與Locotrol列車同步操縱技術融合,實現了主從前後機車“齊步走”,而不是互擠成“鐵餅”。對於那些長約2.5公里的鋼鐵巨龍來説,大秦G網無異於神經網絡,一絲絲地損傷都可能導致“癱瘓癡傻”。丁巧仁就是守護重載神經網的大行家。工作以來的25年裏,經他檢修過的設備沒有一件返修,始終保持著零故障記錄。

  今年46歲的丁巧仁是太原通信段湖東移動通信車間測試工區工長。1993年中專畢業後,他就來到了大秦線。那時候,大秦線全線貫通不到一年,是當時全國現代化程度最高的鐵路。“現在看來,原先的模擬調製設備、準同步數字系列傳輸設備有些老掉牙,但當時在世界上也算先進的。”丁巧仁回憶説。

  為了儘快掌握這些先進的技術裝備,他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工作,不斷地向前輩們學習,向廠家求教,徹夜研究設備電路與工作原理,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不斷摸索,不斷前進。對於設備技術的癡迷,讓丁巧仁很快成長為技術高手。

  2003年起,為滿足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對運能的需要,大秦鐵路開始進行2億噸擴能改造,原有的模擬無線通信模式逐漸被“GSM-R”數字通信模式取代,開啟了中國鐵路的數字化時代。2005年開始,基於GSM-R網絡的重要終端CIR開始在大秦線投入使用。CIR是新一代的無線列調通信系統機車電臺,可用於鐵路上的GSM-R和450MHz無線列調系統,為機車和地面之間提供語音和數據的傳輸通道,被稱為重載司機的“耳朵”和“眼睛”。

  與原先設備完全不同的技術標準,給負責CIR檢修的測試工區帶來全新挑戰,很多人信心出現了動搖。當時還是一名普通職工的丁巧仁在工區的一次會議上説:“G網的技術維護是我們繞不過去的一個坎。誰也不是天生就什麼都會,通信運營商能維護,只要我們肯鑽研,也一定能維護。”

  為了儘快熟悉新業務,他先後參加了北京交通大學、深圳相關廠家組織的培訓學習,借來專用英文字典對照查詢G網術語,徒步巡線熟悉區間設備運用情況。不到半年時間,他就初步掌握了G網維修的各項技能,並由此成為工區的小專家,先後解決了機車信號弱、天線駐波比不達標等諸多問題。精心編著的《無線通信CIR案例50工作手冊》成為了工友們手中的必備寶典。2011年,丁巧仁在第三屆全國鐵道行業職業技能大賽中,榮獲鐵路通信無線終端維護組個人第一。

  一花獨放不是春。2013年,以丁巧仁的名字命名的“巧仁技能大師工作室”掛牌成立。自工作室成立以來,丁巧仁帶領團隊圍繞G網設備難點、疑點開展技術攻關,立項攻關10余項,技術革新30多個,先後探索創新了“望聞問切”工作法和利用“三對比”精準判斷排除G網設備故障的方法,排除各類無線通信故障5300余個,消除隱患3100多個,節支創效數百萬元。

  立足大秦,紮根G網,25年的千錘百煉,讓丁巧仁成為備受尊敬的全國“鐵路工匠”。他用一念執著,鍥而不捨的職業追求,用精益求精、勇於突破的職業態度,帶動起越來越多的奮鬥者,譜寫出一曲以巧手和仁術守護重載的安全讚歌。

友情連結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華網山西頻道|人民網山西頻道|央廣網山西頻道|中國新聞網山西頻道|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山西日報|太原日報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晚報|太原晚報|黃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