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轉型進行時】點亮夜經濟 掘金“新夜態”(上)
近年來,有吃頭、有玩頭、有看頭、有文化、有消費的夜經濟,不約而同成為我國許多城市的共同選擇。據商務部城市居民消費習慣調查報告顯示,中國60%的消費發生在夜間,大型購物中心每天18時至22時消費額佔比超過全天的二分之一,預計在2022年,夜經濟的規模將達到42萬億元,夜間經濟已經成為城市消費的“新藍海”。在山西,夜經濟又有著怎樣的生動圖景?“新夜態”又該如何塑造?
豐富消費業態,培育經濟增長點
漫步在太原古縣城街頭,獨有的明清韻味建築、燦爛炫目的燈光秀常常會讓人陷入時光交錯的感覺中。豐富多彩的街頭演藝,精彩刺激的民間雜耍,街道兩側極具特色的文創小店、美食舖子、非遺體驗館等不同的夜間消費業態,讓太原古縣城的夜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我們從5月1日正式開門迎客,目前已經接待遊客408萬人。尤其是‘五一’期間,每天接待遊客量在10萬人次,夜間遊客佔到全天遊客的三分之二。我們現在夜間的客單價可以達到25元,各家商戶收入都非常好。”太原古縣城常務副總經理蘇亞偉介紹道。
這座比北京紫禁城還要大45歲的古縣城,歷經8年的修復,在今年5月迎來了新生。短短4個月的運營,太原古縣城營業額達到6000多萬元,入城旅遊人數突破400萬人。在美團公佈的全國必打卡名勝古跡榜單中,太原古縣城僅次於故宮博物院,排名第二,成為太原夜間消費名副其實的“流量擔當”。
“太原古縣城是我們山西省重點項目之一。據統計,開業以來每月的營業額達到1600萬元到1700萬元之間,預計全年能突破2億元。”太原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夏文武説。
山西省社科院諮詢委秘書處副處長吳麗敏表示,太原古縣城運營模式實際上是依託古城資源,挖掘當地文化、民俗特色,在食、遊、購的基礎上,將演繹、燈光秀等多元因子植入到夜間經濟業態裏,通過豐富夜間經濟消費業態滿足廣大市民以及遊客的需求,其爆棚是有內在必然性的。
眼下,在太原古縣城的帶動下,在夜經濟消費模式的場景下,其周邊的晉陽湖以及晉陽裏的夜消費也都被帶動起來了。夏文武説:“在規劃期間,古縣城周邊的晉陽裏、太山、晉祠公園等互相呼應,景點連成一片,形成了一個夜經濟的集聚區,從而提升了古縣城的旅遊效益。”
吳麗敏認為,這樣的模式發揮了“1+1>2”的聚合效果:“夜間經濟已經從最初的美化亮化,發展為植入當地文化、資源特色,打造夜間經濟品牌、夜間經濟地標,豐富夜間經濟業態供給。這些多業態的植入,不僅帶動了當地的經濟收入,也給遊客帶來了多重的體驗。”
立足現有資源,挺進消費“新藍海”
太原古縣城帶來夜經濟的前提是古縣城的重建,然後才有了立足歷史文化資源,有傳承、有文化、有內涵的夜經濟。商圈建設、古鎮復興,成了夜經濟的一個出發點。在城市化建設中,很多城市,很多商貿圈和古鎮都迎來了升級改造的新一輪熱潮。
對於現在的很多人來説,夜幕降臨後才是最讓人興奮的時刻。在太原市萬象城,有13米高的復古摩天輪、超炫酷的電音舞臺、豐富的美食,在這裡可以與親人、朋友一同享受夜生活的輕鬆自在。“晚上出來逛的時候非常愜意,很舒心、很放鬆。”“這裡吃的喝的玩的都有,挺開心的,幸福指數還是很高的。”太原市民紛紛點讚。
聚餐、娛樂、購物、遊玩,對個人來説是豐富多彩的夜生活,對商家來説是繁榮生長的夜經濟。從台灣來山西創業的宗佑,在這裡開了一家奶茶店,火爆程度讓這個台灣小夥子始料未及:“這個市集剛一開始我就來了,我覺得這裡氛圍很好,生意也不錯,每天能賣100多杯。”宗佑高興地説。
夜間消費的增長,實現了台灣小夥的創業夢,也帶動了萬象城周邊的商圈。據統計,自今年5月“萬市大集”夜市開業以來,客流量達到86萬人次,日均消費5000單以上,零售額達到406萬元;同時借助夜市集聚的人氣,萬象城商圈客流同比上漲32%。喧囂的市集,絢麗的燈影,人潮涌動的歡樂,讓太原的夜色更精彩。
就商場而言,巨大的流量就是巨大的財富,商貿城外也已經成為夜間經濟的出發點。夜間市集聚了人氣,帶動了人流,同時還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夏文武認為,打造商圈是太原市整體的趨勢。過去在太原消費主要是柳巷商圈,還有服裝城。近年來,隨著一些大型商業綜合體的入駐,太原市形成了8大商圈,下一步還有可能隨著一些新的商業體的入駐,形成更多的商圈。
“我們現在説到的商圈和古城,實際上都是發展夜間經濟的物理載體,立足不同載體,應該精準定位,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吳麗敏表示,根據統計數據,“80後”和“90後”已經成為夜間經濟消費的主體,佔到60%以上,他們更傾向可參與、可互動、可體驗的夜間消費業態,如果下一步商圈規劃能夠豐富這一類業態的供給的話,太原的夜間經濟會更紅火。
突出山西特色,發展本土夜經濟
燈光璀璨了城市的大街小巷,也繁榮了經濟領域的各行各業。作為激發新一輪消費升級潛力的重要舉措,以及城市發展新的增長點,夜經濟已然成為一座城市經濟開放度、便利度和活躍度的“晴雨錶”。山西應該如何結合自身的優勢和特點,發展具有本土特色的夜經濟?
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級幹部陳少卿認為,夜經濟從文化和旅遊這個層面來看,主要發揮文化的特點,突出地方特色。夜經濟不能搞同質化,山西要突出山西的特色。“我省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和傳承人,在全國各省區市排名第三,所以可以把傳統戲劇、傳説、故事、舞蹈、手工藝等各個方面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源,在夜間通過各種手法去表現,把文化做活,做出特色來。”陳少卿説。
為了推動夜經濟的發展,山西出臺的《關於加快促進服務業恢復穩定增長若干措施》中明確提出發展夜經濟,加快開發夜遊山西消費打卡地,並且出臺了詳細的舉措。此外,山西還提出將太原市打造成為中部夜經濟標杆城市。夏文武告訴記者,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太原市近兩年制定了一系列促進夜經濟發展的舉措和工作方案:網點規劃方面,在全市選擇了7個網點作為夜經濟集聚區,今年還將選取6條步行街開展夜間集市;政策引領方面,鼓勵商家超市、大型商場等延長營業時間;服務保障上,在延長公共交通夜間營運時間,完善網約車夜間車輛調度,以及夜間停車等方面,都給予了一些相應的政策。
“推進夜經濟發展,政府主要做兩件事:第一是要降低商家的夜間營商成本和消費者的夜間消費成本;第二是打造舒心、健康、安全的夜間經濟環境,從而讓夜間經濟在全省範圍內越點越亮。”吳麗敏説。
一城燈火,繁華歸來。夜經濟已經成為一座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活力因子,它有蓬勃的生機和可觀的潛力,山西要順應消費升級趨勢,響應消費者新訴求,在特色産品與配套服務上做精做優,把創新文章往深裏做,讓夜間消費菜單有更多的新選擇。
本欄目內容源自山西衛視“轉型進行時”
(山西日報 記者丁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