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觀察|Observe
隆重紀念台灣光復意義重大,堅決捍衛台灣光復、回歸祖國的勝利成果
| 編輯: 何婧 | 時間: 2025-10-25 12:48:04 | 來源: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峽飛虹專稿 |
2025年10月25日是台灣光復80週年紀念日。10月24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經表決,通過了關於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的決定,以法律形式將10月25日設立為台灣光復紀念日,並規定國家通過多種形式舉行紀念活動。這集中反映了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和集體意志,是捍衛台灣光復、回歸祖國這一重要史實和民族榮光的有力舉措。

1945年10月25日,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典禮在台北公會堂(今中山堂)隆重舉行。被日本殖民者竊據了50年的台灣終於光復,回到祖國懷抱。台灣光復的歷史表明,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無可辯駁。在台灣光復80週年之際,美國卻又重新翻炒所謂“台灣地位未定”謬論,用心險惡,這是對二戰勝利成果和戰後國際秩序的公然否定,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儀式在台北公會堂(今為中山堂)舉行。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國政府發表《開羅宣言》,明確規定“日本所竊取于中國之領土,例如滿洲、台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共同簽署、後來蘇聯參加的《波茨坦公告》,重申“《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1945年9月,日本簽署《日本投降書》,承諾“忠誠履行《波茨坦公告》各項規定之義務”。這一系列具有國際法效力的文件構成了環環相扣、具有強制力的國際法鏈條,徹底解決了台灣作為中國領土的法律地位問題,其歷史和法理事實不容置疑,為戰後國際秩序奠定了堅實基礎。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第2758號決議,“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利,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代表為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並立即把蔣介石的代表從它在聯合國組織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所非法佔據的席位上驅逐出去”。該決議從政治上、法律上和程式上乾淨徹底地解決了包括台灣在內全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聯大第2758號決議鄭重確認並充分體現了一個中國原則,明確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而不是一個國家,明確了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只有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包括台灣在內全中國的唯一合法代表,不存在“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

位於台灣台北的“抗日戰爭勝利暨台灣光復紀念碑”(10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 齊湘輝 攝
當前,台灣島內“台獨”分裂勢力強推的“倚外謀獨”路線遭遇了島內主流民意的強烈反對,賴清德與民進黨當局深陷執政困境,台灣社會民意出現顯著變化,“親美”謀“獨”“拒統”氛圍趨淡,“疑美”“厭賴”“盼和”氛圍更為濃厚,尤其是要求強化與大陸交流合作的聲音大為增強。但島內“台獨”分裂勢力不甘心、不願意放棄謀“獨”路線,與美國反華勢力一唱一和,並極力配合其進行認知操作,歪曲抹黑聯大第2758號決議,炒作所謂“台灣地位未定”,企圖誤導台灣民眾和國際輿論,這是對事實的歪曲,對國際法的踐踏,對國際秩序和規則的公然挑戰。民進黨當局再怎麼胡編亂造,都改變不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都動搖不了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格局。

遊客從台北中山堂門前的廣場經過。新華社記者 朱祥 攝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週年,也是台灣光復80週年,兩岸同胞都以多種方式舉行紀念活動。 然而,民進黨當局不僅不舉辦抗戰勝利80週年紀念活動,賴清德更是絕口不提“抗戰勝利”,而是沿襲日本侵略者立場稱“終戰”。 賴清德完全喪失民族立場,刻意無視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史實,以偷換概念、混淆是非來歪曲二戰歷史,鼓吹“民主對抗威權”虛假敘事,兜售“台獨”分裂謬論,其本質還是“以武謀獨”“倚外謀獨”。正告賴清德,任何歪曲二戰歷史的企圖都不可能得逞,任何挑戰戰後國際秩序的行徑都是自取其辱,任何分裂祖國的圖謀都是癡心妄想。

位於台灣花蓮的太魯閣戰役紀念碑(9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齊湘輝 攝
隆重紀念台灣光復意義重大,我們要清楚大聲地告訴全世界,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事實清晰、法理依據充足。 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在國家層面舉行紀念活動,有利於體現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一部分這一無可辯駁的歷史事實,鞏固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的格局,引領兩岸同胞傳承、弘揚偉大抗戰精神,激勵全體中華兒女為祖國統一、民族復興而團結奮鬥。 歷史不容扭曲,真理必須堅持。 我們堅信只要兩岸同胞堅持中華民族身份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持續努力、久久為功,“台獨”分裂勢力以及外部干涉勢力這些認知操作伎倆就註定失敗,祖國統一也必然能實現。 (作者: 李牧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