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朱 虹 宋佳星:“江西山水真吾邦”—蘇軾與江西的不解情緣

2020-09-04 16:03:11  來源:新華社  編輯:宋姝君

  朱 虹 宋佳星:“江西山水真吾邦”—蘇軾與江西的不解情緣

  蘇軾畫像

  蘇軾(1037年-1101年),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生於經濟發達、重文輕武的北宋,是傑出的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和治水專家。

  蘇軾天賦異稟、才華橫溢。他博採眾長、涉獵廣泛,在詩、詞、文、賦、書、畫諸方面均取得巨大成就,綜合評價,在國內外堪稱翹首。蘇軾的一生,跌宕起伏、多次被貶。他曾在14個州縣擔任過職務,足跡遍佈神州大地。

  蘇軾雖然不是江西人,也從未在江西任職,但他對江西情有獨鍾,多次到江西,並留有一百多首詩詞。他第一次到江西,就罕見的以江西省名為詩名,題寫名篇《江西》,開頭兩句即是“江西山水真吾邦,白沙翠竹石底江”,對江西的綠色生態高度讚美,並直抒胸臆:江西山水真是我的故鄉啊!

  “不識廬山真面目”

朱 虹 宋佳星:“江西山水真吾邦”—蘇軾與江西的不解情緣

  廬山五老峰

  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因諷議新政導致“烏臺詩案”,被貶為湖北黃州團練副使。5年後改遷汝州,途中路過江西,便有了與江西的初見。

  首次遊歷江西,自然會選擇聞名古今的廬山。4月是廬山最美的季節,蘇軾在這裡駐足了一個月。初赴廬山,他便被廬山美景深深吸引,古往今來的文人大家早就留下大量讚美廬山的名作,而蘇軾也一發而不可收,四過廬山,在這裡留下了50余首詩詞,其中最有名的是《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開頭兩句描繪了廬山的層疊交錯、千姿百態,而後兩句是借景説理,人們之所以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是因為身在廬山之中,為廬山的峰巒所限,看到的只是局部而已,從不同的角度只能看到不同的內容。蘇軾告訴人們,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即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人最難看清的也正是自己!

朱 虹 宋佳星:“江西山水真吾邦”—蘇軾與江西的不解情緣

  廬山西林寺

  以往寫廬山的詩詞,大多是讚美壯麗的景色,而蘇軾既描繪了廬山的神秘莫測,又運用了深入淺出、樸實簡潔的語言表達出處事的哲理,寓意深刻,啟人心智。這與蘇軾的人生感悟有很大的關聯,他捲入了新舊之法的爭議,反對新法,但並不偏激,主張汲取新法合理成分,反而又為舊黨所不容。

朱 虹 宋佳星:“江西山水真吾邦”—蘇軾與江西的不解情緣

  廬山含鄱口

  因此,蘇軾筆下的廬山是撲朔迷離的,正如當時的政治環境,朝廷各黨派都執著于固有的執政思路,不能理性的思考事物發展規律。蘇軾對山水的體察,反映了他善於從不同方位認知事物的思想變化,也反映了認識事物的普遍規律。這首詩雖只有短短的四句,但卻超越古人,後無來者,成為蘇軾最有名的詩歌之一。

  “事不目見耳聞”,不可“臆斷其有無”

  蘇軾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慧眼,正是這雙慧眼讓他始終保持樂觀的心境,在失意之時不氣餒,在艱難之境不潦倒。

  元豐七年(1084年)六月,蘇軾送其長子蘇邁前往饒州的德興任縣尉。途中路過取名頗有爭議的石鍾山。酈道元認為石鍾山下面靠近深潭,水石相搏,聲如洪鐘而得名。李渤卻認為是山中石頭敲擊發出的聲音得名。一座小小的石鍾山勾起了蘇軾的好奇心,便想一探究竟。

  夜裏,蘇軾先是讓小童拿斧頭敲打石頭,又乘小船深入山底,發現山下有多個石穴縫隙,波濤涌入拍打石壁發出巨大的轟鳴聲。小船緩緩駛入深處,又發現山體中間有一塊巨石,其石中空上面有洞穴,風與水搏擊,在石縫中來回衝撞,發出“窾坎鏜鞳”之聲,與“噌吰”之聲相呼應,故名為石鍾山。

朱 虹 宋佳星:“江西山水真吾邦”—蘇軾與江西的不解情緣

  石鍾山

  蘇軾便發出這樣的感慨:“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揭示了要了解任何事物的真相和本質,必須深入調研考察,否則不可能得出正確結論。蘇軾就是這樣一位可愛又較真的人,他嘆息酈道元的簡略,嘲笑李渤的淺陋。而作為這次考察成果寫成的《石鍾山記》,不僅辨明瞭石鍾山命名的由來,而且還因其文結構獨特、行文曲折、修飾巧妙、語言優美等特點成為蘇軾散文的代表作。

  “賴有高樓能聚遠”

  蘇軾送子到德興就職後,時任德興縣令單錫熱情地接待了他們,單錫素知蘇軾喜愛遊覽山水名勝,故盛情邀蘇軾父子攀上城北枕山,遊覽新建的聚遠樓。登樓眺望德興山靈水秀,清風徐來,不汲不戚,不悲不喜,讓人感覺寧靜和諧,長途跋涉的疲憊仿佛煙消雲散。

  從黃州一路走來,遊山玩水看似逍遙,但畢竟處在貶謫之境,進退之中思緒萬千,飽含了多少艱辛苦楚。一時間,情感的交錯在他的內心醞釀發酵,終於噴薄而出寫下了《題咏聚遠樓詩》:

  雲山煙水苦難親,野草幽花各自春。

  賴有高樓能聚遠,一時收拾與閒人。

  這首詩既寫風景,又寫哲理。雲霧繚繞的山和煙雨朦朧的水難於親近在一起,而野草和山花都各有自己的春天,幸好有這高樓將遠方的景色聚在一起,整理給我這賦閒的遊人觀看啊。這裡實際也寓意了當時國內的政治形勢和他自己的心情。建炎元年(1127年),宋高宗高度讚賞蘇東坡詩,興之所至,特賜御書“聚遠樓”金匾。才子作詩,皇帝賜匾,一時傳為佳話。從此,聚遠樓聲譽鵲起,名人雅士紛紛登上聚遠樓吟詩作賦。蘇邁任德興縣尉期間,勤政愛民,深受百姓愛戴。百姓感念其恩,曾建“景蘇堂”,頌揚和懷念眉山蘇氏父子。

朱 虹 宋佳星:“江西山水真吾邦”—蘇軾與江西的不解情緣

  聚遠樓

  在歷史的更迭中,聚遠樓毀於元末兵亂,明代重修,又毀於清末。2003年高樓得以重建,成了這座城市的標誌性建築。文人賦詩多是率性而為,有感而發,一首詩便讓一處風景擁有了靈魂。縱觀歷史,多少亭臺樓閣,多少山水湖泊,因與歷史和文化的融合而擁有了生命力。

  一代名流雖已遠去,一件盛事也化為了歷史,唯有這優美的故事成為了永恒,代代傳頌。

  元豐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臨朝聽政,盡廢新法,蘇軾得到重用,並被召還京。僅一年多時間,蘇軾從散官一躍升到三品。但對蘇軾而言,美好的光景總是短暫的。蘇軾的一生經歷太多的大起大落,但他依然從容去面對。

  “山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

  元祐八年(1093年)高太后去世,哲宗執政,蘇軾被貶惠州,由北向南就任途中路過江西,在萬安寫下《八月七日初入贛過惶恐灘》。此時的蘇軾,經歷了世事的變化,仕途的險惡,卻依舊達觀豪放、坦然自適。他將自己比作水流湍急的惶恐灘上,一葉命運難測的扁舟,顛簸起伏、驚心動魄,不由感嘆被貶的淒涼。然而蘇軾的詩總能給人驚喜,筆鋒一轉似乎又有了搏擊水流之上順風出行的快意。

  此次蘇軾來到江西主要停留在贛州(北宋年間名為虔州),駐足一月左右。贛州奇特溫柔的美景也給被貶途中一路奔波的蘇軾心靈的慰藉,讓他感受到了少有的放鬆恣意。其實蘇軾與贛州早有淵源,元豐元年(1078年)蘇軾為赴陜州任職的孔宗翰送行,為滿足好友兩年前提出的請求,作《虔州八境圖》八首,分別是《石樓》《章貢臺》《白鵲樓》《皂蓋樓》《馬祖岩》《塵外亭》《鬱孤臺》《崆峒山》。當時蘇軾並沒有到過虔州,只能根據圖畫及其豐富的學識和想像,描繪出虔州的美景。十二年後,蘇軾圓夢遊覽虔州美景,曾感嘆“前詩未能道其萬一”,後補作《虔州八鏡圖後序》一篇,來詮釋映入眼簾的虔州美景。從此,贛州八景名聞遐邇,各地紛紛打造“八景”文化,掀起了旅遊景區建設熱潮。

  蘇軾還隨陽孝本等好友遊覽鬱孤臺,登臺遠望,虔州美景盡收眼底。興之所至,寫下了《過虔州登鬱孤臺》:

  八境見圖畫,鬱孤如舊遊。

  山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

朱 虹 宋佳星:“江西山水真吾邦”—蘇軾與江西的不解情緣_fororder_d3f5011b94464076abbda222ccbadf3d

鬱孤臺

  在蘇軾的筆下,鬱孤颱風景絕倫、美不勝收。此時他不由得想起自己即將流放嶺南的苦楚,但依舊樂觀的希望能早日結束這漂泊的生活,與家人團聚。蘇軾在被貶途中自然抑鬱,但看到江西的錦繡山川頓時讓他沉浸其中、忘卻煩惱。甚至發出“他年三宿處,準擬係歸舟”的感嘆,用佛教“三宿戀”的典故,希望虔州能成為自己人生的歸宿。在贛州,蘇軾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如《天竺山詩》,那是蘇軾受其父蘇洵影響所寫下的;《廉泉》一詩將他在贛州的詩詞創作推向了高潮。此時,蘇軾雖遭貶謫,但他那清廉如水的品格,曠達超然的胸襟,令人稱羨。

  “曾見南遷幾個回”

  古往今來,文豪大家皆有失意之時,而在失意中,往往可以參悟人間世道,在詩詞中直抒胸臆、一吐為快,最終誕生眾多名言警句,為後人所傳頌。每逢蘇軾失意之時,便是他文學創作暴發之時。59歲的蘇軾在被貶惠州途中,拖著年邁的身軀和疲憊的心靈翻過贛州和廣東交界處大庾嶺,以悲壯的心情寫下了《過大庾嶺》:

  一念失垢污,身心洞清凈。

  浩然天地間,惟我獨也正。

  今日嶺上行,身世永相忘。

  仙人撫我頂,結發授長生。

朱 虹 宋佳星:“江西山水真吾邦”—蘇軾與江西的不解情緣

  大庾嶺

  紹聖四年(1097年),蘇軾繼續被貶,這一次被貶到荒蕪之地海南儋州,這是他被貶最偏僻的地方,也許他再也沒能想過自己還能重回故里。

  遙想當年,年輕氣盛,恃才自傲。初出茅廬,連仁宗皇帝都對他欣賞有加。遇上嚴厲上司陳公弼百般挑剔,蘇軾內心總有些不服氣,於是寫文譏諷上司,沒想到這位心胸寬廣的長官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告知了對他嚴厲的原因。其實陳公弼也同樣惜才,但怕才華超眾的蘇軾初入職場便驕傲自滿,故意對他苛責。

  時過境遷,蘇軾早已體會到老師的良苦用心。再看今朝,也許還有些遺憾,但都化成一聲嘆息,命途多舛的大文學家經歷了人生的頓挫波折,磨去了當年的棱角和銳氣,成就了如今的淡定和坦然。

朱 虹 宋佳星:“江西山水真吾邦”—蘇軾與江西的不解情緣

  梅關古道

  靖國元年(1101年)徽宗即位,大赦天下,蘇軾由南往北回歸途中再次穿越大庾嶺。當他在一村店休息時,一位老翁問到“官為誰?”隨從答“蘇尚書”。老翁感嘆道,今日北歸,是天佑善人。蘇軾微笑而謝之,並在墻壁上題寫《贈嶺上老人》:

  鶴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親栽。

  問翁大庾嶺頭住,曾見南遷幾個回?

  被貶荒島得以北歸,從古至今有幾人能夠做到?命運最終沒有辜負這位千古奇才,在暮年還能回家鄉,這也許是蘇軾最大的心願了。可惜他的足跡未能走得更遠,只是從贛州走到了常州,便永久停留在了那裏。1101年8月24日,蘇軾病逝于常州,時年65歲。

朱 虹 宋佳星:“江西山水真吾邦”—蘇軾與江西的不解情緣

  蘇東坡紀念館(常州)

  蘇軾的一生,跌宕起伏,雖有輝煌時刻,然大多在貶謫的艱難中度過。在江西的這100多天應該是他坎坷崎嶇人生中透出的一線光明。美麗江西的奇山秀水和亭臺樓閣,讓他可以短暫的忘卻煩惱,在困苦的人生中感受些許溫暖與歡樂。而他以自己的智慧、才情和心血為江西留下了大量的瑰麗詩文,給江西風物注入了斑斕色彩,饋贈給江西寶貴的精神財富。特別是他的不少名篇絕句進入大中小學教材課本,至今傳誦不衰,仍在對江西的影響力和知名度發揮著巨大作用。江西人民永遠感恩蘇軾。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