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朱 虹:十篇序評薦江西

2021-04-13 10:42:13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編輯:石麗敏

  朱子“鑄”字 金石有聲—《朱熹書法全集》序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徽州府婺源(今江西婺源縣)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福建尤溪縣)。他是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教育家,被世人尊稱為“朱子”,“東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在中國文化史、傳統思想史和教育史上,在歷代儒者中的地位和實際影響上,僅次於孔子。因孔子居泰山之下,而朱子居武夷山之下,二者又被稱為中國古代文化的兩座高峰,孔子如泰山之巍峨,朱子如武夷之博大,二者雙峰並峙。

  朱熹集中國傳統文化之大成,是中國古代社會後期思想的首要代表,受到宋明清三代最高統治者的高度評價和褒獎。南宋理宗趙昀御書匾額予徽州,稱朱熹為“宋代聖人”,度宗趙禥詔賜婺源為“文公闕里”,明世宗朱厚璁賜婺源御書匾額,稱朱熹為“聖學正宗”,清康熙皇帝欽賜婺源朱子家廟御書匾額“學達性天”,讚揚朱熹的學問已達到天人合一的高度。認為朱子“集大成而續千百年絕傳之學,開愚蒙而立億萬世一定之規”。乾隆皇帝欽賜婺源御書匾額,稱朱熹為“百世經師”,光緒皇帝欽賜婺源御書匾額“洙泗心源”,慈禧太后賜婺源匾額“道統真傳”。

  朱熹歿後,被謚為“文公”,贈寶謨閣直學士,又追封徽國公,並配祀孔廟。非孔子嫡傳弟子而從祀者,惟其一人。朱子承續道統,優入聖域,不僅在哲學、文學、史學、經學、教育學、自然科學等領域多所建樹,而于藝術亦有深入研究。他是大詩人,留有十卷詩書和傳世名篇名句,他通音律、善繪畫,對書法貢獻尤大。他自幼跟隨父親朱松及“武夷三先生”劉子翚、劉勉之、胡憲學書法,先後臨習曹操、鐘繇、顏真卿、王安石等人的書帖。一生臨池不輟,精益求精。主張書源於理,從自己胸襟流出,表現書者情懷,要做到字字有法度,“不與法縛,不求法脫”。墨蹟遺存主要包括著作手稿、歷代詩文及自作手詩稿及尺牘手札。他能寫篆、楷、行、草諸體,他的書法作品有的雋永圓潤、秀麗清新,有的大氣磅薄、豪放厚重。特別是他自成一體的榜書,下筆沉著、意致蒼鬱、沉深古雅、雄強凝重、法度峻整,確實字字珠璣、爐火純青,仿佛鑄就的一般,落地有金石之聲。明海瑞評價朱熹書法,“風流韻達,雅致超群,實似天然妙品”。雖片縑寸楮,人爭珍秘。

  婺源紫陽書院朱江先生,係朱子後裔第三十八代世孫,以弘揚朱子文化、復興闕里榮光為己任,發願整理彙編《朱熹書法全集》,旨在以朱熹之翰墨真意,紀念朱子誕辰888週年,引導天下學人遠紹先賢。此前,海內外部分出版機構曾先後推出朱熹墨蹟之選本,惜乎所收缺漏甚多,觀者未能盡意。此番匯集,編者遍尋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國家圖書館、上海博物館、上海圖書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台北故宮博物院、日本東京博物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等公藏機構,並旁搜于實力藏家。數年辛勤不負,編委會總計收集到包括墨蹟本、拓本、以及後人編纂的刻本集字法帖計百餘幀,涉及圖版近八百幅,彙編為六卷,文物出版社以宣紙線裝形式出版,精妙再現徽國公翰墨遺韻。

  書法是中國文化的核心載體,數千年來為國人所重,其影響遠涉世界各國。今政通人和,祖國迎來了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編纂這樣一部有分量的書,遠慕聖賢的同時,亦可彰顯我中華文化之精髓,樹立國人文化自信,意義誠可謂深遠!此書係海內外迄今為止最權威、最全面的朱熹書法集成,更是諸君研究“萬世儒宗”朱熹之珍貴圖書,鴻篇巨制,彌足珍貴。

  江西文旅知識大匯聚—《江西風景獨好旅遊文化叢書》序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旅遊者越來越注重對文化的體驗和享受,逐漸由原來的單純看景點向品文化轉變,希望能夠在旅遊過程中獲取審美的情趣和精神的愉悅。順應這種趨勢,旅遊業也正面臨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提升發展品質和品位的重要任務。近年來,江西旅遊人次、綜合收入、5A景區等取得較快增長,“江西風景獨好”旅遊品牌唱響全國,實現了旅遊業的大發展、大跨越。在此基礎上,更加有必要深刻把握旅遊發展的科學規律,進一步深入挖掘景區景點背後的文化內涵和底蘊,促進旅遊與文化深度融合發展,切實增強江西旅遊的獨特魅力和核心競爭力。

  我們編撰《江西風景獨好旅遊文化叢書》,正是基於這樣一種認識和目的而作出的努力。叢書分《經典山水》《紅色搖籃》《鄱湖風韻》《美麗城鎮》《佛道祖庭》《歷史名賢》《民俗風情)《風物特産》《詩文集粹》《精品線路》10卷。《經典山水》卷亮出了江西5處世界遺産地、13個5A景區;《紅色搖籃》卷再現了紅色故土上井岡山紅旗漫卷、八一起義槍聲響,風起雲湧、可歌可泣的激情歲月;《鄱湖風韻》卷揭開了東方神秘大湖的美麗面紗;《美麗城鎮》卷是一部源遠流長、日新月異的江西城鎮大觀;《佛道祖庭》卷講述了佛道兩教在江西的興盛和光大;《歷史名賢》卷歷數江西先賢,重演“文章節義之邦”;《民俗風情》卷據實記錄江西世代傳承的民間文化;《風物特産》卷精彩呈現江西物華天寶的光彩風姿;《詩文集粹》卷精選歷代吟咏江西山水風貌的詩文力作;《精品線路》卷是走遍江西的旅遊寶典。我們力圖通過不同側面,用盡可能翔實的史實資料,圖文並茂,全景式展示和詮釋江西秀美的自然山水、深厚的歷史文化、濃郁的地方風情,使這套叢書成為可供查閱、檢索的江西旅遊文化大百科全書和旅遊從業者的教科書,為促進江西旅遊與文化融合發展作出進一步的深入探索。

  江西,三面環山,北臨長江,扼八省之要衝。據考證,距今1萬多年前,贛鄱先民即已開始開發這片熱土。萬年仙人洞、吊桶環發現的稻作遺址,把世界栽培水稻的歷史推到1.2萬年前。瑞昌銅嶺、樟樹吳城、新千大洋洲的三次重大考古發掘,見證了商代文明在江南興盛的歷史。漢高帝初年(西元前202)設豫章郡,自此江西有了明確的行政建制。江西人向來以耕田務農為本,讀書上進為要,歷史上涌現出一大批名賢,為鍛造華夏文明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中國田園詩之鼻祖陶淵明、“中國11世紀的改革家”王安石、一代文宗歐陽修、理學雙峰朱熹和陸九淵、“東方的莎士比亞”湯顯祖,還有千古忠臣文天祥、《永樂大典》總編纂解縉、一代畫聖八大山人、科學家宋應星等,都是名家巨擘,賢才大德。據統計,自唐至清,江西前後有進士1.05萬人,佔全國的10.67%;文科鼎甲(狀元、榜眼、探花)107人,其中狀元42人。江西籍歷代宰輔近100人。這些知名的文人學者、仕宦舉子,留下1萬多部古籍,以及大量謳歌江西山水風物的經典詩文歌賦。南昌、景德鎮、贛州、九江、吉安等歷史文化名城,婺源、浮梁、星子、樂安、高安、安義等地的歷史文化名村名鎮,滕王閣、白鹿洞書院、鵝湖書院、景德鎮古窯、吉州永和窯、贛州宋城遺址群等歷史名勝遺跡,猶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江西的版圖上,飽經風雨的青磚黛瓦,訴説著綿久而厚重的歷史。

  江西還是佛道兩教的重要祖庭。晉代高僧慧遠在廬山結社專修,開中國佛教十派之凈土宗,東林寺成為凈土宗發源地。唐代江西“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解決了佛教發展史上的硬體和軟體問題,確保了佛教的莊嚴性與崇高性,使其能夠持續、穩定地發展。北宋禪宗“一花開五葉”,逐漸形成“五宗七家”,其中“三宗五家”源於江西。東林寺、凈居寺、真如寺、能仁寺、洞山、寶峰寺、百丈寺等佛門聖地,每年吸引無數中外僧徒香客前來朝拜觀光。漢代張道陵和他的曾孫張盛在龍虎山創立中國道教天師道;以紀念晉代許遜為主的萬壽宮在道教中獨樹一幟,伴隨江右商幫遍佈全國。龍虎山、三清山、閣皂山、麻姑山、玉笥山、葛仙山、南昌西山等成為道教聖地。

  江西沃野千里,物産豐饒,“澤有魚蝦菱茭之利,山有果實竹木之饒。嘉蔬精谷,擅味八方,田疇膏腴,桑麻沃然”。景德鎮為千年瓷都,精美的瓷器及制瓷技藝源遠流長,蜚聲中外。南昌瓷板畫、婺源徽州三雕、歙硯金星硯羅紋硯製作等傳統技藝巧奪天工。樟樹産四特美酒,又為中藥與中成藥雲集之地,號稱“中國藥都”。廬山雲霧、井岡翠綠、婺綠浮紅、遂川狗牯腦等,均為茶中珍品。婺源油菜花號稱全國三大花海之一,南豐蜜橘歷來是皇家貢品,余江、婺源等地的木雕天下聞名。鄱湖珍珠、萬年貢米、宜春茶油、贛南臍橙、南安板鴨、廣昌白蓮等,都是人們喜愛的名品。江西的礦産資源特別豐富,有“世界鎢都”“稀土之鄉”的美稱,銅、鎢、鈾、鉭、金、銀、重稀土“七朵金花”的儲量位列全國前茅。

  江西自古交通便利,民風純樸,加上兩宋文人治天下的化育,北人南下遷徙、江西填湖廣的歷史演繹,鑄就了臨川文化、廬陵文化、客家文化、江右文化的時代烙印。江西作為中國南北交會的大通道和民族遷徙融合的聚散地,許多山野鄉村保留著各自的傳統習俗,頗具情趣,謙恭好客更成為江西老表的性格特徵。贛南是客家搖籃,龍南等地的圍屋係中國一絕。南豐、婺源、樂安、萍鄉等地的民間儺舞流傳至今,被譽為中國古代舞蹈藝術的活化石。弋陽青陽腔、江西採茶戲等地方戲曲臉炙人口。鄱陽湖畔的漁村風情,滬溪河上古越族崖墓懸棺葬俗和鳩鶿捕魚,樟樹鎮的“藥墟”,南昌繩金塔和西山萬壽官的廟會,文港筆市,贛南興國山歌賽會等,都具有極高的觀賞和參與價值。

  江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江西籍有姓名記載的革命烈士就有近26萬人,佔全國的六分之一,為中國革命作出巨大貢獻和犧牲,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江西有革命遺址2900多處,中國革命搖籃井岡山、人民軍隊搖籃南昌、共和國搖籃瑞金、工人運動搖籃安源、改革開放思想發源地小平小道等為代表的紅色聖地,以其光耀韆鞦的偉大精神,共同構成中國紅色歷史中的璀璨瑰寶、中國人民自強不息的精魄忠魂。

  江西的山水,獨特秀美。廬山、井岡山、三清山、龍虎山、武功山、明月山、三百山、大覺山……山山鐘靈毓秀;鄱陽湖、廬山西海、仙女湖、陽明湖……湖湖水碧天藍。從山脈走勢看,東部的懷玉山、武夷山,南部的大庾嶺,西部的羅霄山、幕阜山,像一道道翠綠的屏障,綿延不絕,環抱贛鄱大地。贛江、撫河、信江、修河和饒河,像五條舞動的絲帶,匯集成煙波浩渺的鄱陽湖,最終向北流入長江。山水含靈,相輝相映,使江西既具有溫婉靈動的江南之美,又不乏奇崛峭拔的崢嶸之氣。

  這裡是紅色搖籃,這裡是綠色家園,這裡是古色厚土,這裡是神奇的江西。毛澤東同志曾經稱讚江西“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這套叢書取“江西風景獨好”為題,一方面是要表達對歷代先賢和大自然豐厚饋贈的最高禮讚,另方面也借此進一步宣傳和推廣江西旅遊品牌。我們衷心希望這套叢書能夠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讓更多的人了解江西,走進江西,遊在江西,樂在江西。

  方志文化説江西—《江西方志文化叢書》序

  《江西方志文化叢書》由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本套叢書是江西省地方誌辦公室組織動員全省地方誌系統力量,歷時三年多合力打造的一套精品文化叢書,由《江西書院》《江西古代名人》《江西名人墓》《江西寺觀》《江西古樓塔及牌坊》《江西地方戲》《江西進士》《江西古窯》《江西古祠堂》《江西古橋古渡》10分冊組成,內容豐富,資料翔實,圖文並茂,用通俗、準確的語言介紹了江西最具代表性的十個方面的地域特色文化,全面展示了江西的文化成就和人文精神。

  這套書能讓你在短時間內較完整地了解江西文化的方方面面。從歷史到現實,從記憶到實物,從自然到風俗,你能想到的可以記載的、言説的、描述的,許多以往從來沒涉及的領域,這套書都收入了。如此大的體量,卻精心佈局、巧妙敘述、毫無贅言,實屬不易。這套叢書是江西地方誌的首套“叢書”,也是目前全國首套方志文化叢書。它可成為您從書本上走進江西的重要選擇。 

  物換星移、滄海桑田。從水草豐美的鄱陽湖到巍峨聳立的井岡山,從豫章故郡到古塔牌坊,一磚一瓦間帶著精工巧勁,一唱一和間藏著質樸純真,隨處都透著自然的靈氣,閃耀著人文的光芒。這片山水之地如此,寫她的書自然也是玲瓏妙筆,一字一句都浸淫著這塊物華天寶之地的秀美琳瑯,既有寬闊立意的舒展,又有細到末梢的精緻,既有基於考據的嚴謹,又有字字珠璣的陳述。

  這套書的設置就是這樣,脫胎于古老的“志”,來源於芳香的古籍,信息量大,圖文並茂,具有時尚閱讀的快感,便捷中包含著活潑。這是一套傳統的志書專題,又是一套時尚的文化讀本,行家裏手可以用,蓬頭稚子也可讀。

  在書海中隨一拾貝,就會收穫頗豐。《江西書院》,擺在整套書之首,是因為它在江西文化歷史上具有的物質人文雙重意義。江西的書院有千年曆史,數量居全國之冠。正因為書院的繁榮,江西文化名人才星光璀璨,兩者交相輝映,形成了江右文化史的一座座高峰,“區區彼江西,所産多材賢”。書院的建設還留給人們教育管理的智慧啟迪,不僅提出了教育核心價值觀,精美的建築佈局還反映著“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至今給我們很好的啟迪。

  詩禮傳家、教化盛行的江西,名人輩出。《江西歷代名人》《江西進士》以科舉為載體,收錄了影響江西的歷代翹楚以及科舉制中進士及第的有為英才。從書中可以知道,江西的鐘靈毓秀、人傑地靈並非空穴而來,從兩漢至明清,處處可見居廟堂之高的江西人。唐宋以來,隨著科舉制替代門閥制,通過考試實現抱負的人才越來越多,唐至明清,江西進士佔了全國的10.67%,其中狀元48人,官居宰相有28人,副相62人,“二十四史”中立傳者500余人。歷史舞臺上不時有江西人風采,來與去,起與伏,燦若星河。

  名人終有一個歸宿,這就是名人墓。它們散佈于鄱贛大地,引人注目凝神。《江西名人墓》一書,重點突出,資料詳盡,完整介紹了長眠于江西的歷代名人,展示了不被人們注意的又一處重要人文景觀,角度獨特,讓人深深感受到江西歷史的悠久和文化的厚重,體會名人墓的存史價值、教育價值、旅遊價值、美學價值和藝術價值,追尋名人蹤跡,感受名人效應。

  寺觀是道教和佛教的傳承場所,一座道觀、一座寺廟,是精神想像的寄託,也是濟世救命的家園。江西藏秀于山,守樸于水,正是道家、佛家安心思考的所在。從東漢張道陵在江西龍虎山開創天師道龍虎宗以來,江西有名的大山都有了道家、佛家的身影,其中不少還是開宗立派之所。《江西寺觀》一書就詳細介紹了這一重要的文化傳承。

  儒家文化也同樣濃墨重彩。彰顯這一文化的重要載體——家族古祠堂,在江西數量多且保存完好。古祠堂是古代家族神聖的殿堂,是宗法家庭制度的延伸,是對祖先長輩的追思緬懷,也是對家文化的信仰紀念。江西的祠堂大多建於明代,其中有不少是為了紀念開基祖先或者祖上某位成就非凡的先人而建。這些古祠堂承載著家族的光榮和希望,大多精美典雅,氣度雍容。一代代子孫在這崇文、正氣的建築中祭祀祖先又奮進未來。《江西古祠堂》將這獨特的人文歷史記錄下來,見證著江西家族文化的古往今來。

  古樓塔及牌坊是一種具有古代傳統建築美麗的獨特存在。古樓塔大多建在江河岸邊或者在林木秀麗的山峰之上,有的雄偉高大,有的古樸莊嚴,與“榜其閭裏”的古牌坊一起,傳達著古人的審美和善惡判斷。《江西古樓塔及牌坊》中的278座古樓塔,133座古牌坊就這樣將具有江西獨特地域文化的建築一一介紹開來。

  古橋古渡是江南河網之鄉必不可少的建築。古代的橋梁建築師們用辛勞和智慧,打破河流的屏障,突破地理的局限,將被河流分割的土地和人們連接起來,便利交通,繁榮生活。《江西古橋古渡》記錄了江西3700多條河流上(邊)曾經或者至今存在著的橋渡,這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流動血脈。

  能工巧匠的雙手之妙更凸顯在燒制出來的一件件精美陶瓷製品。江西作為中國産陶最早的省份之一,燒制陶瓷的古窯至今薪火相傳,生産的陶瓷藝術品依然遠銷海內外,是江西的一張名片。《江西古窯》從歷史到現實,將江西這一人文特色徐徐展現開來。

  歌聲悠揚,絲竹傳情,在文化的百花園中,江西戲曲的一幕幕精彩紛呈無不蘊含了江西深厚且燦爛的歷史文化。它聲情並茂,千古流芳,採茶戲以及四大聲腔的後裔在江西不斷發展演繹,在唱演中反映了普通勞動人民的生活,展現了高雅的藝術魅力。《江西地方戲》記錄了這種非物質文化的傳承流變,展現它的獨特價值。

  國有史,郡有志,家有譜。了解一個地方的文化,自古以來離不開地方誌。而由地方誌轉型的方志文化叢書,通俗易懂,是廣大幹部群眾讀志、用志和傳志的好讀物。這10冊書選取不同角度,相互呼應,重新梳理和構建了江西從古至今的物質文化發展,完成了對江西地方文化的梳理,是當今方志文化研究的重要集成,填補了許多空白,彰顯著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修史修志”的重要時代背景。這套叢書的編輯發行,對於堅定江西的文化自信有著重要意義。我們需要更多這樣精美的文化叢書,將風景獨好的江西推薦給世人。

  講好海昏侯故事的精彩之作—《千古悲催帝王侯》序

  劉賀墓是江西發現的第一個皇帝墓。經過五年的搶救性考古發掘的深入,在南昌新建區大塘坪鄉觀西村原本僻靜的墎墩山下,沉睡了兩千多年的南昌漢代海昏侯墓的神秘面紗被逐步揭開。這個驚天大發現,足以讓世人震驚。

  據權威考古專家評定,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文物保存最好、墓主及主墓內部結構最完整、墓園區及城池區佈局最清晰、出土文物品類數量最豐富的大遺址。這對於研究我國漢代政治、經濟、文化和人們生活諸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歷史和藝術價值。南昌西漢海昏侯墓獲得了中國考古十大新發現、世界重大考古田野發現獎等多個獎項,為國家和江西爭得了榮譽。

  毓秀鐘靈,天佑江西。大美無言的寥廓山川,總是無私地向人們呈現它精彩絕倫的豐厚寶藏,展示出它載育萬物的歷史秘密。我多次到過海昏侯墓葬遺址現場,作為一名對考古發現充滿好奇的人,深為遺址的完整性、墓園的唯一性與文物的豐富性而驚訝,為古代先人的文明遺留而嘆服;而作為一名負責海昏侯國考古遺址保護研究的管理工作者,面對先人這份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産,我們要以上能對得起列祖列宗,下能造福于子孫萬代的歷史擔當肩負重責。

  自2010年到江西工作以來,足之所至,情之所生,我對江西這方水土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蘊有著更加深切的體會,內心時常由衷地生出一份自豪與熱愛。海昏侯墓葬的驚天問世,無疑是全國乃至世界性的一個重要的歷史文化事件。我們這一代人有幸欣逢,更有責任認真對待這份歷史文化遺産。如何做好這項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文物保護與開發利用工程,真正做到“文化遺産人人保護,保護成果人人共享”,值得深入思考、通盤規劃、穩妥推進、系統安排。江西省委、省政府已經將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的保護利用作為重大文化旅遊項目,海昏侯墓的考古發掘、保護、研究以及遺址的建設、保護、利用和管理等各項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並取得了較好的階段性成效。

  文物,非純粹之物,以其寄託文化之故。考古大發現,説到底是對歷史人文的重現。沉寂千載的文物遺址,其真正價值在於文物背後曾經生活過、哭過笑過的人。海昏侯墓的重大特色之一,就在於墓主的特殊性。劉賀這位王室後裔身份複雜,是漢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先後經歷了王、帝、民、侯四種身份,一生跌宕起伏,悲愴早逝,在中國歷史上唯此一人。其為人、政治作為,以及其廢立原因等等,史學界多有爭議,民間更是傳説紛紜。總之,在這位南昌漢代海昏侯墓墓葬主人的身上,籠罩著一層神秘和傳奇的色彩。為了揭開海昏侯之謎,使海昏侯墓世界文化遺址考古公園保持長久的、持續的生命力和影響力,打造江西文化旅遊發展的新名片,並使之成為南昌建設國際大都市的引爆點,我們迫切需要史學界、文學界、文化界各路人才,特別是江西的學者和作家,從自己的專業角度出發,貢獻力量,對劉賀、對海昏侯墓積極開展研究與宣傳,破解歷史迷霧,講好海昏侯故事。

  黎隆武同志寫作的《千古悲摧帝王侯——海昏侯劉賀的前世今生》以翔實的史料為依據,結合墓葬考古發掘的大量文物,從撲朔迷離的正史和奇聞軼事的野述中,條分縷析,穿越歷史風煙,以獨到的宏觀視野、真實的歷史細節和生動流暢的描述,將漢廢帝劉賀傳奇的前世今生娓娓道來,呈現了一個不為人知的全新的有血有肉的劉賀。

  作者以史為鏡,與古人對話,夾敘夾議,採用史實證據和人物對比手法,從王位爭奪、權力角逐、從政智慧、成敗得失的前因後果中,探幽發微,闡發自己對家國的深刻思考,對民族的赤誠熱愛,對歷史人物的明徹剖析。這對於幫助廣大讀者了解劉賀以及海昏侯墓遺址,都有著莫大的幫助。特別值得提出的是,在慢慢撩開了歷史的面紗之後,作品最後部分還別開生面,以假設歷史可以重來、劉賀可以再生的方式,展開了深度對話,提出有權不可任性、年輕不可任性、有顏值不可任性、有功勞不可任性、有靠山不可任性、有冤屈不可任性六個維度的全方位思考。這種思考,既是來自歷史深處的深刻啟示,更是對當下為政為人的理性警醒。劉賀所生活的風雲際會的漢代,早已成為遙遠的歷史;而歷史大背景下其人物傳奇命運所折射出的為政之道、人生哲理等豐富內涵,卻歷久彌新,值得後人一再品味。

  史家常説,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站在海昏侯遺址前,遙想劉賀的前世今生,作者作出這樣別出心裁的解讀與思考,足以説明,這不僅是一本有助讀興、促進旅遊文化發展的尋常圖書,也是一部稱得上嚴肅認真、發人深思的史家著作了。隨著海昏侯墓考古發現的深入,尤其是大量出土的木櫝和竹簡的破譯,我們期待有更多更好的海昏侯主題作品涌現出來,推動江西的歷史文化遺産保護與開發工作,更上層樓。

  説給世界聽的江西故事—《瓷上中國》序

  在人文日新的歷史長河中,人傑地靈的江西是中華文化版圖中的一方特出之地。景德鎮,當之無愧稱得上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明珠。秉承水土宜陶的天然優勢,更有賴於無數人士開物成務的求索與創造,以1004年宋真宗趙恒因感於該地所産貢瓷色質如玉而以年號“景德”賜鎮為轉捩點,這座“窯火通明兩岸紅”的南方小鎮,創造出了天下稱頌的傳奇。

  歷經千年來奔流昌江、熊熊窯火的水火淬礪,她以“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罄”的瓷器揚名四海,憑著代有超越、蒸蒸日上的制瓷業,成就其“千年瓷都”的巍然地位。從文化的角度來審視,景德鎮及景瓷更以其玉質金聲、高品潔性,昇華為中國文化的標誌性徽章與符碼。和柔軟光潔的絲綢一樣,玉骨冰胎的景瓷渾身散發出的典雅氣質、精美神韻,折射出中華文化獨有的人文內涵。不同的是,絲綢易朽而瓷器恒存。即使在歷史的滄桑劫波中被重創成碎片,景瓷仍然頑強地閃爍著文明之光。“China”與“china”這一眾所週知的稱謂疊合,昭示著西方歐美世界長期通過景瓷這一內斂而高貴的器物來感受中國人文質地的歷史。2014年,由國家文化部發起的首屆駐華外交官“中國文化之旅”活動,就是在江西景德鎮拉開序幕的。風靡世界的景瓷,為國人贏得多少驕傲與榮光!

  令人尷尬的是,隨著現代工業的轉型、政治格局的變化以及全球化潮流的席捲,在農耕文明時代推陳出新而登峰造極、在新中國成立後順應時代創獲工藝新局的景德鎮制瓷業,此後一直面臨著國內其他新興産地乃至域外的挑戰,悲壯地陷入低谷。記得有志於重振景瓷的現代名人杜重遠當年曾説,景德鎮乃我國第一産瓷名區,亦世界瓷業之發源地,其景況之隆替,非特關乎民生之枯榮,抑且關於文化之興衰,國人對此當甚關心。以昔鑒今,深謂前賢言語之沉痛。今天屢説“逝去的輝煌”的局面,著實讓景德鎮人坐立不安,也讓他們困知勉行,努力尋找新的突圍機遇以重振瓷都雄風

  老樹著花,馥鬱彌香。令人欣喜的是,近年來,景德鎮逐漸呈現出可喜可賀的活力生機。作為中國乃至全球唯一一個以陶瓷文化為主題的5A級景區,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不僅完整地保留了全世界絕無僅有的傳統手工制瓷技藝,而且還成功復原、復燒了清代鎮窯、明代葫蘆窯、元代饅頭窯、宋代龍窯等景德鎮歷代典型瓷窯。全國乃至全球各地成千上萬的藝術家,懷著朝聖的心情,追隨前賢的舊蹤,來到景德鎮尋找藝術之夢與文化發展機遇。他們以特有的歷史感受與藝術實驗精神,融會繪畫與瓷畫,開創多種多樣的瓷藝新形式,與時俱進地探索出文化産業化新途徑。這種業態的新變與人員的匯集,形成全國矚目的“景漂”現象,印證著在當下大面積都市化這一大背景下景德鎮作為“千年瓷都”的恢宏底氣與氤氳地氣。它不僅意味著“匠從八方來,器成天下走”這一歷史盛景的重現,意味著計劃經濟時代景德鎮傳統工藝衰敗後的新生,更意味著一種在陶瓷工業與旅遊産業、經濟與文化産業、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等方面融合發展的創新模式。伴隨著現代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中國的文化産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良好的宏觀環境與發展機遇。2018年,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今年,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文化産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産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將進一步完善。文化在拉動國民經濟、産業結構調整與升級、增加就業、提高國家産業整體競爭力等方面,以創意為核心的文化産業有著更大的發展空間。從這一時代大背景來看,景德鎮可以説面臨著自宋代建鎮、新中國升級為省轄設區市以來的第三次利好的歷史轉捩點。如何全面保護歷史文化遺址遺産,完善陶瓷産業、陶瓷文化創意産業及旅遊業的支撐服務體系、公共服務體系,通過對文化創意産業的扶持、文化資源的合理配製,加快文化産業創新,推動景德鎮由工藝美術之城轉型為藝術之都,提升其全球陶瓷聖地的影響力,成為擺在景德鎮、江西省面前的一道大考題。景德鎮沒有必要去與別人攀比瓷業的規模大小、産值高低、人數多少,而是要守正創新,將完整複雜的古瓷業體系及其所蘊涵的“千年瓷都”非凡的文化底蘊這一得天獨厚的歷史資源賦予新的生命。這也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度挖掘闡發並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融會優秀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而提升文化自覺、增強文化自信、實現文化自強的一個典型個案,一次努力探索。

  自從2010年到江西工作以來,我走遍了江西所有的縣域,對這方水土優美的自然風景與悠久的人文歷史感情日升,對景德鎮作為江西特色獨具的歷史名城的發展與涅槃新生多有期待。作家、學者胡平先生,我此前知道他的作品以關注歷史、思想深刻而廣為讀者稱道。此次他以貼近現實與腳下熱土的赤子情懷,深入調查,創作出長篇報告文學《瓷上中國》。作品將景德鎮置放于歷史與現實、國內與國際以及工藝、政治、經濟、文化等多種維度中來考察,既展示了景德鎮瓷業、瓷文化的輝煌歷史,更對其當下探索求變的現實以及無限可能的未來進行探討與呼籲。我能深切地感受到這本書的分量,感受到作者熾熱的現實情懷、敏銳的問題意識與深沉的建設性思考。我把這部優秀作品不僅當作四千萬江西父老求變求進的強烈心聲的代表,更當作推動我們做好工作的一種鞭策與鏡鑒。記得洪邁的《容齋隨筆》中曾記載,北宋的浮梁縣令許彭年為政清廉,從不以權謀私購買瓷器。高中狀元、後來官至吏部尚書的浮梁人彭汝礪因此寫詩揄揚:“浮梁巧燒瓷,顏色比瓊玖。因官射利疾,眾喜君獨否。父老年嘆息,此事古未有。”景瓷如美玉,這是一種巧奪天工、千古驚艷的工藝創造,更喻示與象徵著一種潔身自好、不以官射利而為民造福的精神。每讀至此,我不免由物及人,油然生出一縷對歷史的溫情與敬意、對天地造物的感恩與愛惜,也更明白自己的責任與擔當。借閱讀《瓷上中國》這本書的機會,寫下以上感想,權作為序。

  浩渺蒼穹下的璀璨巨星—《江西歷史文化名人傳記系列》序

  對於江西歷史文化之繁盛與文化名人之頻出,我經歷了一個由疑到信、由紙上感知到實地認同的過程。

  少時誦讀《古文觀止》,念到唐代王勃的千古名文《滕王閣序》,對於其中的“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雄州霧列,俊採星馳”等佳句,總以為那不過是才子王勃接受地主盛情款待之後的客套之言、觥籌交錯間的答謝之詞,當不得真,所以一笑置之。及至讀書稍多,翻看廣為傳頌的中華文化經典,我發現自己的目光總是會碰到陶淵明、歐陽修、王安石、黃庭堅、湯顯祖等等文化巨人的名字。他們或開宗立派,或登峰造極,建構起了中華強健雄渾、源遠流長的文心學脈,在不同的文化層面上、不同的歷史進程中,為華夏文明的進程做出了無與倫比的巨大貢獻。而最讓我訝異的是——他們都是與我的家鄉湖北一江之隔的江西人!有時,江西老表甚至一改他們慣常的低調,抑制不住地自豪宣示自己的“濟濟多士”。如宋代的文壇領袖歐陽修就曾得意地説:“區區彼江西,其産多材賢。”南宋的李道傳給前輩楊萬里作謚告,開頭就説:“竊觀國朝文章之士,特盛于江西。”他怕別人狐疑,乾脆列出證據:“如歐陽文忠公、王文公、集賢殿學士劉公兄弟、中書舍人曾公兄弟、李公泰伯、劉公恕、黃公庭堅,其大者,古文經術足以名世;其餘則博學多識,見於議論、溢於辭章者,亦皆各自名家。求之他方,未有若是其眾者。”此外還多有“人物之盛甲于東南”等等説法。你會説,這是宋代這一特殊時期的文化涌噴現象吧。實則不然。即使到了常常被人們認為衰敗、落後的近代,江西亦有其光采奪目之處,如詹天佑、陳寅恪、傅抱石、鄒韜奮、胡先骕等。1948年4月,當時的學術聖殿——國立中央研究院嚴格推選出中國第一屆81名院士。當年9月24日,學術大師胡適先生在日記中以列表的形式統計出“各省分配”表,其中江西僅次於人文淵藪江浙與風氣漸開的廣東,位居第四,達7人之多。而對於自己的老家安徽,胡適則幽幽地表達“只有我一人”的遺憾。2010年,我有緣來到江西工作,對江西古代風流輩出的特點,則更是由原來的紙上認識,深化為實地的切身感受。因為分管文化與旅遊,我得以走遍了江西全部縣域。在廣袤的山川大地間行走,經常邂逅古代文化名人的舊居故地等等與他們密切相關的文化遺存。千載之下,流風所及,這些文化先賢,仍然給江西大地以深遠的人文影響。山川秀美,人才輩出,優美的自然風光與悠久的人文歷史相得益彰,用“鐘靈毓秀”一詞來形容江右大地,再貼切不過了。江西向來與楚相聯,我這個楚人,足之所至,日久情生,由了解到感佩,不能自已,對江西這方土地的歷史人文,日益生出無上的敬意與溫情。

  關於江西群星璀璨的文化名人現象,研究的大方之家極多,成果宏富。有兩點,我以為值得特別指出:

  其一是,江西古代文化名人存在集中涌現的現象,出現了諸多典型的家族與群體。這並非偶然,而有江西地理與歷史方面的原因。江西自古就被稱為“吳頭楚尾,粵戶閩庭”。在歷史的發展長河中,江西這方“形勝之區”,成為中原文化南下進程中理想的人文沉積區。自秦漢至趙宋,江西這方溫潤、開放的土地,至少接納了晉室衣冠南渡、唐代安史之亂後中原文明南遷、宋代靖康之變後宋室南渡等多次南遷的精英文化族群,吸納外來先進文化而加以本地教育的孵化與沉積,以至於哺育出了諸多文化世家。因開放而創造,這值得我們關注,更給了我們諸多來自歷史深處的啟示。

  其二是,江西文化名人,與江西文化創造互為表裏,深蓄厚積。我曾經總結出冠絕華夏的江西十大文化現象,即書院文化、陶瓷文化、茶業文化、藥業文化、稻作文化、造紙文化、礦冶文化、風水文化、宗教文化、商幫文化。所謂人文,即意味著文化的背後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在進行文化創造,也吸取文明教化。風流輩出的江西文化名人,與厚重突出的江西文化現象相輔相成,人文合一。

  照古觀今,繼往開來,歷史文化名人需要致敬與追懷,更需要傳承與弘揚。在分管江西文化工作時,作為一名管理工作者,盡己所能,我做過一些工作,也足以欣慰地取得了一些為社會所認同的成果。在以文字來推介與宣傳江西歷史文化方面,我主編了《江西風景獨好旅遊文化叢書》十卷本,撰寫了文化大散文《風流江西》,與知名歷史學家方志遠教授合撰了普及性的《江西人文讀本》。

  隨著實踐、思考與寫作的深入,我越來越意識到,文化中最為終極的力量,無疑來自於“人”這一核心。山川因人而有精氣神,文化賴人而得以創造與發展。有鋻於此,我欣然接受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集團的邀請,主編了這套“人文江西叢書·歷史文化名人傳記系列”。我們試圖以“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為原則,既反對毫無根據,過度演義,也拒絕學院式、專業考證性著作,希望以一種文化性與可讀性兼具、雅俗共賞、既為專業圈叫好且讀書界叫座的大眾傳記讀物的方式,在集群式記錄江西歷史文化名人的生平、事功、貢獻等基礎上,展示他們的獨特的人格魅力與風采;第一批先推四本,即《情裏夢裏湯顯祖》《歸去來兮陶淵明》《醉翁之意歐陽修》《砥柱中流黃庭堅》。下一步還將推出王安石、晏殊、楊萬里、朱熹、文天祥、解縉等人的傳記。待人物傳記完成後,進而在“人文江西叢書”的板塊下推出“文化形態叢書”(如書院、陶瓷、古村、禪宗等突出之江西文化形態或者代表性文化符號)、“地域文化叢書”(如紅色文化、廬陵文化、臨川文化、客家文化等特色獨具之地域性亞文化板塊)等,由此人、物、文化縱橫合一,呈現出江西人文歷史的豐富內涵,從人文的角度接續歷史深處的精神動力,建構江西地域文化認同感,大力傳播江西文化,服務於當代江西社會經濟的建設與發展。

  近年來,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集團,不僅在本色當行的少兒專業出版中屢創新高,還“破門而出”,努力“跨界”,提出“以少兒出版安身,以重大題材立命”的自我定位,推出了諸如《瓷上中國》《千古悲摧帝王侯——海昏侯劉賀的前世今生》《並世雙星:湯顯祖與莎士比亞》等廣為人們稱道的江西文化題材著作。我相信,“人文江西叢書·歷史文化名人傳記系列”,能在這一領域錦上添花。

  上述文字,既表達我對江西歷史文化名人現象的一點思考,也以此作為叢書推出的“開場鑼鼓”。

  綠色文化助力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江西綠色文化研究》序

  為落實黨中央關於加快構建生態文明體系、繁榮綠色文化、壯大綠色經濟、創新綠色制度、築牢綠色屏障的重要指示精神,江西省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組織綠色文化、綠色經濟、綠色制度、綠色屏障系列研究,推動形成研究總結江西綠色發展的經驗成就,作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階段性驗收的成果之一。開展這項工作,既是當前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設美麗中國“江西樣板”的戰略需求。

  一

  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西全力打造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堅持全流域、全方位、全體系、全過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紮實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的文章,著力保護好、建設好、發揮好綠色生態優勢。主要經驗可概括為:

  始終堅持思想引領。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認識,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引領和推動全省自覺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夯實築牢描繪新時代江西改革發展“綠色畫卷”的思想根基。

  始終堅持對標中央。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有步驟、分階段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深刻認識生態環境是關係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緊緊依靠人民,廣泛動員人民,構建全民行動體系,調動各方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推動形成生態文明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增強人民群眾的生態獲得感。

  始終堅持綠色崛起。持續推進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革命,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統籌生産、生活、生態空間格局,推進産業結構綠色升級,推動生産方式綠色轉型,著力打通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雙向轉化通道,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堅定不移探索具有江西特色的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道路,努力在綠色崛起中推進高品質跨越式發展。

  始終堅持改革創新。把生態制度建設和治理能力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聚焦“源頭嚴控、過程嚴管、後果嚴懲”建立機制,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制度改革創新,加快建立具有江西特色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保障。發揚“釘釘子”精神,著力推動生態文明改革落實落地,將制度成果轉化為治理效能,形成更多綠色發展優勢。

  二

  綠色文化是以綠色價值觀為指導,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社會文化理念,是人們生産、生活、消費的綠色價值取向,以及社會精神活動及其成果的綠色統一。綠色文化與生態文化涵義相通,綠色文化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靈魂,是生態形象的最直觀體現。近年來,江西高度注重綠色文化建設。

  加強綠色文化設計。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江西)實施方案》明確要健全生態文化培育引導機制,深入挖掘江西生態文化底蘊,積極培育生態道德。省委、省政府關於《深入落實〈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江西)實施方案〉的意見》部署挖掘優秀傳統生態文化思想和資源,創作一批文藝作品,創建一批教育基地,滿足人民群眾的生態文化需求。

  突出綠色宣傳引領。強化正面宣傳,廣大新聞媒體充分報道綠色發展、綠色生活的江西實踐。建立環境污染問題媒體曝光及處理解決通報機制,組織新聞媒體、網站定期曝光環境污染突出問題。將生態文化培育作為文明城市、文明村鎮和文明單位(社區)創建的重要內容,把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納入文明創建指數測評,不斷強化綠色導向。

  大力普及生態文化。率先建立省級生態文明宣傳月機制,通過多種形式宣傳生態文明建設制度創新成果、環境保護、示範樣板建設等成效,舉辦系列活動弘揚生態文化、倡導生態文明行為,提高全社會的生態文明意識。各地各部門利用廣告牌、櫥窗、廣播、閉路電視和電子顯示屏刊播生態文明公益廣告,為綠色發展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深化生態文明教育。加強黨政領導幹部生態文明培訓,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綠色發展、污染防治等列入全省各級各類幹部教育體系。開展中小學生生態文明養成實踐活動,引導中小學生養成節水、節電、節能、節材、降低生活污染排放的生態環保意識。開展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等綠色創建行動,已創建113家國家級、103家省級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加強綠色發展相關專業人才培養,大力發展綠色科學技術,為全省綠色發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撐。

  三

  江西師範大學張艷國教授團隊受省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委託,承擔了“綠色文化”專題研究。張艷國教授多年一直研究長江文化,在光明日報等重要刊物發表了許多生態文化研究相關成果。在一年來的時間裏,張艷國教授帶領研究團隊認真梳理文獻資料,深入開展調研,掌握了豐富的政策文件、研究文章、調查成果,並通過反復研討、深入論證,多輪修改、反復打磨,最終形成了研究成果《江西綠色文化研究》一書。這本書回顧了江西綠色文化歷史,總結了綠色文化江西模式,提出了構建江西綠色文化體系的對策建議,在綠色文化中兼顧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了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實踐邏輯的辯證統一。據我所知,是目前為止較為全面總結研究當代江西綠色文化、生態文化的著作之一。這既體現了研究團隊較高的專業能力,更展示了我省生態文化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的領先水準。

  本書有以下幾個難能可貴的特點:

  一是展示了深厚的理論分析功底。本書大膽從學術界理論界關於綠色文化的爭議出發,展開了綠色文化理論研究,闡述了綠色文化的基本內涵,提煉了綠色文化的特徵,分析了綠色文化的價值。追溯綠色文化的理論來源及其發展流派和演化脈絡,層層解開綠色文化的面紗。旗幟鮮明地提出綠色文化作為一種處在時代前沿的先進文化,需要進一步認識綠色文化、宣傳綠色文化、發展綠色文化,並充分發揮綠色文化的社會功能與實踐價值。

  二是堅持了多元的學術研究視閾。本書在傳統和現代、國內和國際、興起和傳播、經驗和啟示之間穿梭、跳躍,向讀者展示了國際國內、歷史現代之上的綠色文化。編著者深入到中國傳統與當代實踐中,探尋綠色文化傳統中的孕育形態及其當代和未來可能的理論願景。參考發達國家綠色文化的有益經驗,在比較中思考中國特色綠色文化發展。同時,梳理各地以中央布署的綠色發展目標和綠色發展理念為指導,競相發展綠色農業、綠色工業、綠色旅遊業而形成的不同綠色文化。

  三是突出了獨特的江西生態元素。本書始終立足江西、緊扣江西、聚焦江西,從江西綠色風俗傳承,到江西綠色理念創新,再到江西綠色發展實踐,生動翔實地還原了江西綠色文化歷史。編著者獨辟一章闡述了江西依法治綠護綠的主要舉措和取得成效。在歷史和現代的長時段中,總結江西提出綠色文化的典型模式,比如綠色文化+生態保護、綠色文化+環境治理、綠色文化+現代服務、綠色文化+現代農業、綠色文化+生態工業、綠色文化+社會風尚等,凝聚了江西綠色文化繁榮壯大的寶貴經驗,蘊育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強大力量。

  四是回應了當前的文化建構需要。本書提出綠色文化內涵豐富,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轉型升級的客觀需要,也是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江西綠色文化建設,應立足長遠,從戰略高度長遠系統規劃,既要繪製江西綠色文化建設藍圖,打造江西綠色文化建設樣板,也要加快綠色文化産業發展,還要講好江西綠色文化建設故事,塑造江西綠色文化品牌,推動江西綠色文化縱深發展,持續打造江西綠色發展的文化高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十四五”時期要推動綠色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到二〇三五年,要廣泛形成綠色生産生活方式,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總的來説,要高品質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這項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根子在文化,關鍵是要深化綠色文化建設,實現社會思想觀念和生産生活方式的根本轉變。正如編著者所述,綠色文化是江西生態形象的最直觀體現,是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核心要素。希望各地各部門和社會各界進一步凝聚共識,切實保護好、傳承好、發展好江西綠色文化。

  為脫貧攻堅偉大成就引吭高歌—評脫貧組歌《江西答卷》

  近日,一場以“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為主題的脫貧組歌《江西答卷》音樂會(田信國作詞作曲)在南昌市青山湖區塘山鎮青湖村廣場首演。支月英、程風、康保民、宋運成、程波、張紅英、李凡、李盼、李瓊瑤、吳文婷、廖傑、戴巧玲等300余名藝術家和文化文藝志願者為廣大市民帶來了一場藝術盛宴。

  據悉,以組歌的形式謳歌脫貧攻堅的偉大成就,這在江西乃至全國尚屬首創。當天,新華社、人民網、中新網、央視頻、贛雲直播、手機江西臺、大江網、江西日報、江西廣播電視臺、江西教育電視臺、學習強國等媒體對活動現場進行了報道或直播,約300萬名網友在線觀看了節目,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脫貧組歌《江西答卷》能獲得如此大的成功,原因在於:

  一

  扣時代脈搏,唱響主旋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誌性指標,在全國範圍全面打響反貧困鬥爭的偉大決戰。脫貧攻堅戰的衝鋒號嘹亮吹響,反貧困鬥爭的時代畫卷生動展開。剛剛閉幕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高度評價了舉世矚目的脫貧攻堅成果,全國五千五百七十五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全會號召要再接再厲、一鼓作氣,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2020年11月23日,貴州省宣佈剩餘的9個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我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在這場波瀾壯闊的決戰中,我們每個人都是見證者、參與者、獲益者。脫貧組歌《江西答卷》就是為唱響這一時代主旋律而誕生。如《與富裕牽手》表達了貧困農民對富裕的深切渴望:“祖祖輩輩想你想得太久,只想把窮根都斬斷挖走。”“父老鄉親盼你盼來富有,新時代誰都能各顯風流。”“與富裕牽手,就不再放手,一百年,一萬年,直到永久……”《飄香的新時代》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切期盼:“來來來,為奮鬥去喝彩!來來來,讓幸福更精彩!誰給你舞臺,你讓誰開懷,要創造美好的生活、飄香的新時代!”而《不獲全勝決不收兵》句句鏗鏘有力,振奮人心:“要堅定信心不動搖,要咬定目標不放鬆,要整治問題不手軟,要落實責任不鬆勁,要轉變作風不懈怠,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二

  為人民謳歌,情係紅土地

  2017年2月26日,井岡山宣佈在全國率先脫貧“摘帽”,這是我國貧困退出機制建立後首個脫貧摘帽的貧困縣。

  井岡山是神奇的山,中國革命就是從這裡一步步走向勝利。1965年,毛澤東同志重上井岡山,寫下《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看到井岡山“舊貌變新顏”,得出“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著名論斷。神山村、井岡山、江西乃至全國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再次印證了這一論斷。歌曲《神奇的神山村》正是講述了神山村的神奇巨變:“如今的神山村已舊貌換新顏,糍粑越打越黏,生活越過越甜。”“神奇的神山村,夢想實現,‘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小康路上,一個也沒落下,井岡山書寫了最新的詩篇!”

  江西是革命老區,曾經為中國革命做出過巨大犧牲和巨大貢獻。江西也是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全省25個貧困縣都是重點老區縣,大部分處於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其中,24個為國定貧困縣,1個為省定貧困縣。2020年4月26日,江西省政府召開新聞發佈會,正式宣佈于都縣、興國縣、寧都縣、贛縣區、鄱陽縣、修水縣、都昌縣7個貧困縣(區)脫貧退出,這是我省第四批次貧困縣脫貧退出。至此,全省25個貧困縣全部脫貧退出,意味著歷史性解決江西老區群眾絕對貧困問題,這是我省扶貧開發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對此,開場曲《老表的掌聲響起來》生動表達了老區群眾的激動與祝福:“老表的掌聲響起來,映山紅花兒在盛開。脫貧宣言暖民心,決勝小康大步邁!老表的掌聲響起來,千萬顆心兒在期待。鄉村振興奏凱歌,美好生活樂開懷……老表的掌聲響起來!江西好運當頭,老表幸福常在!

  2019年5月20日至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考察調研時強調,要努力在加快革命老區高品質發展上作示範、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上勇爭先,描繪好新時代江西改革發展新畫卷。春風化雨,新潮涌動。這片承載中國共産黨初心的紅土地,如今感恩奮進,“脫胎換骨”,風景獨好,向黨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正如主題曲《江西答卷》所唱:“這是一次莊嚴的宣戰,全新的戰場到處捷報頻傳;這是一場偉大的考驗,江西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三

  用創意呈現,賦能新視聽

  組歌是由多首歌曲組成的套曲,主題統一,形式多樣。最經典莫過於家喻戶曉、歷演不衰的長征組歌《紅軍不怕遠征難》,由《告別》等10首歌曲組成,每首歌曲演唱前專門朗誦歌詞。脫貧組歌《江西答卷》由“序”、“第一篇章:攜手同心 決勝紅土地”、“第二篇章:感恩奮進 擁抱新時代”、“第三篇章:乘風破浪 逐夢小康路”和“尾聲”5個部分、《老表的掌聲響起來》等11首歌曲構成,主題凸顯,脈絡清晰,層層遞進,引人入勝。

  創新是藝術的真諦。音樂更是“無中生有”的創新藝術。通過觀看脫貧組歌《江西答卷》音樂會,其藝術創新探索是值得肯定的,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脫貧組歌的詞曲作者田信國是土生土長的業餘音樂人與專業電視人,摯愛江西,紮根本土,謳歌家鄉,其作品散發出濃郁的紅土地特有的“泥土味”,非常接地氣,十分受歡迎。他不僅作詞,而且譜曲,雙管齊下,風格多變,新作不斷,坊間稱之“快槍手”“多面手”和“高産田”。他謙虛好學,勤奮刻苦,主動作為,這部脫貧組歌《江西答卷》正是他“老驥伏櫪”“不用揚鞭自奮蹄”的真實寫照。

  脫貧組歌《江西答卷》的創新至少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題材的開掘上有突破,除了謳歌脫貧攻堅讚美扶貧幹部之外,瞄準了教育扶貧的《好老師》,還把援疆這一國家戰略扶貧用《我要去援疆》來豐富組歌內涵。二是在歌手選擇上有特色,除了專業歌手外,還選擇了大學生、小學生,其中小學生朱雅純領唱《好老師》,純真而感人;尤其值得稱道的是,選擇派駐于都高田村的第一書記曾昭優演唱《扶貧幹部好作風》,這位唱著家鄉山歌長大的興國漢子、2020年度全省脫貧攻堅貢獻獎獲得者,用他質樸而深厚的情懷唱出了對這塊鄉土的熱烈的愛、澎湃的情,令人感動。三是在表現形式上有亮點,顯然作者吸納了長征組歌的朗誦歌詞做法,但又有諸多創新之處:(1)節目串聯形式新穎:每個部分之前,由著名學者汪玉奇激情朗誦,替代了主持人的角色;每首歌曲演唱之前,除邀請6位老中青表演藝術家朗誦歌詞外,還邀請了3位全省“最美第一書記”、2位旅遊扶貧代表、2位脫貧戶代表、2位援疆幹部人才來朗誦,邀請2位“全國模範教師”來分享她們紮根鄉村三尺講臺的教育情懷,以及邀請神山村支部書記通過視頻講述該村脫貧致富的故事,令人耳目一新。(2)演唱、伴舞不拘一格:合唱團全程配合,獨唱、領唱、重唱、小組唱、表演唱等精彩紛呈;伴舞根據歌曲內涵情景再現,較好地烘托了氣氛。(3)大屏視頻豐富唯美:作者充分發揮電視導演的優勢,使每一幅畫面、每一行字幕賞心悅目,節奏流暢。可以説,整場演出實現了無縫銜接,張弛有度,一氣呵成,帶給觀眾以高水準、新視聽的藝術享受,是一部難得的主旋律佳作。

  希望江西文藝工作者再接再厲,一如既往潛心創作,用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謳歌我們偉大的新時代!

  始終衝在最前列—《一位新聞老兵的家國情懷》序

  對於中新社,我並不陌生,早年在中央辦公廳、國家廣電總局工作時,我曾多次到中新社調研。與俊武同志從相識到相交、相知,是在我們先後到江西工作的近10年間。

  由於分管文化、旅遊等工作,在宣傳“江西風景獨好”旅遊品牌,建設江西文化旅遊強省的進程中,我漸次注意到柳俊武同志領導的中新社江西分社是中央駐贛新聞主流媒體中的一路奇兵。人少聲音大,反應迅捷,視角獨特,平實簡約,有高度,有首位度。

  俊武同志新聞從業35年,轉戰全國六省、市、自治區及香港特別行政區,這種閱歷在中國新聞界也是並不多見的,也錘鍊成就了一位新聞老兵的文化格局和境界。在其職業生涯最旺盛成熟的最後10年,他從中新社香港分社總編輯任上被調到江西接任分社社長。這是江西對外傳播之幸,也是中新社駐贛團隊之幸。

  陶正明政委對他的沉穩低調、敏銳果敢給予了很高評價:“他始終保持好奇、善於發現、勇於嘗試的心態,永不言苦,永不言輸,始終保持一個戰士衝鋒的姿式,做最強的自己……他無論到那裏,內心淡定,志向高遠,腳踏深泥,把日子過的閃閃發光,永不言虧”。

  正是基於這種印象,這次俊武同志終於同意出版社選了一些他30多年來的優秀新聞作品和近年來他隨手發在朋友圈,給人以沉思和啟迪的感悟、點評和小詩,結集出版。他給我送來樣稿,請我給他這本集子在前頭寫幾句話,我很爽快同意了。

  文如其人。他的文字雄渾沉鬱,視角獨特,文筆老辣。整個作品散發著一種秋天田野的憂鬱和泥土的氣息,又有平實充淡和清靈,讀來口中泛著一種野艾蒿樣的苦澀與回甘。別人可能需要洋洋灑灑幾千上萬篇幅的闡釋,他老先生短短幾筆,抑或峭拔,抑或幽默,抑或比賦的“柳式表達”,就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讓人過目難忘。

  記者柳俊武

  胸懷家國,筆底風雷,擲地有聲,是俊武這本集子的突出特點。

  俊武同志是幸運的,也是艱辛的跋涉者。難得的是他對記者生涯始終保持著一位循道者、觀察者、探路者的虔誠和敬畏。

  作為一名“中新風格”涵養錘鍊了幾十年的對外傳播高手,他又是一位眼睛很“毒”、手法很“刁”的記者。

  作為80年代初北師大中文系優秀畢業生,他自稱是半路出家的記者,説他的新聞教科書只有三本:吳氏兄弟的《古文觀止》、恩師韓兆琦先生的《史記選讀》和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而他心目中奉為圭臬的,則是化烽火而現荷花的孫犁;融動蕩而展沖淡的汪曾祺;以及畫世相而寓童心的豐子愷。

  這令俊武同志的新聞作品有一種親和美、情境美、韻味美的畫風。他往往寥寥幾筆,就把讀者帶入記者既設的歷史場景。他寫三峽大江截流之前,“雲飛西陵,雨落三峽,四月天氣”;他道98抗洪第六次洪峰直逼武漢,“長江瘋了,軍民拼了”;他報拉薩騷亂之後“恨亂鳥驚飛”;他送別世界數學大師陳省身“南開百年一哭”;在武漢抗擊新冠疫情的中心戰場,他疾呼“心的呼喚”、仗義執言“行不得也哥哥,這樣對待武漢人不合適………”

  柳俊武就是這樣以民間對外的新聞視角,把“官話民説,長話短説,硬話軟説,套話不説”的“中新風格”發揮得淋漓盡致,爐火純青。

  他把新聞采編要求濃縮為簡潔精練、入腦入心的幾個層次:“立場、現場、氣場、收場”。他對“氣場和收場”的解釋,特別讓人叫絕:主流媒體就要有主流媒體的樣子,一旦開口,就要有“沖天香陣透長安”的王氣而不是匪氣,這就是氣場。收場則是指一旦發聲,就要達到萬人空巷、鴉雀無聲,“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傳播效果。例如在景德鎮申報打造國家級陶瓷文化藝術試驗區前夕,有人故意抹黑千年瓷都景德鎮,俊武同志跟我講,他要親自帶隊深入調研,為千年瓷都發聲。我表示贊同並請有關方面支持。幾天后,他親自執筆寫就的萬字長文《告訴你一個多維的景德鎮》角度新穎,讓人眼前一亮。

  原省委常委紀委書記周澤民同志説,這篇文章我一口氣看完,感到震撼,是一篇難得的介紹景德鎮的文章,僅憑這點,就要為俊武同志記一功!

  特別令人感佩的是,2020年初武漢暴發新冠肺炎疫情,武漢封城,湖北告急。大年初一,中央政治局召開常委會議部署舉國戰疫。大年初二,中新社社長點將兵指武漢,年近六旬、身患多種基礎疾病的柳俊武主動請纓馳援武漢新聞會戰。大年初三,他打點行裝隻身涉險奔赴漢。許多老朋友、老領導看到他在南昌火車站獨自一人,拉著行李箱上“中新社應急採訪包”鬱鬱逆行的背影照片,感動得熱淚盈眶。

  在武漢參戰期間,他配合協助中新社武漢前方總指揮策劃並親自直抵最前線采寫了一批有重大影響力的觀察評論、記者手記和人物專訪。其中2020年2月27日晚發出的《中新時評:心的呼喚一一引進心理干預機制到抗疫一線刻不容緩》通稿,是中國新聞界最早發出的引進心理疏導、干預機制到抗疫一線的呼聲,很快就得到中央指導小組的採納。

  十幾天后,在他奉命歸建回防江西的日日夜夜裏,他在辦公室打地鋪邊隔離邊值班。白天,他自己動手撰寫了一批《庚子紀事》系列稿件,向海內外講述中國戰疫故事。夜裏,他打坐地鋪,北望荊山,創作了風靡全國的抗疫歌曲MV“春之三部曲”《春曉》《春喚》《春暉》。

  歌者柳俊武

  柳俊武的大半生是艱辛倍嘗而又執著頑強的。用他的話説,他這一生是“飽飲酸水,口吐蓮花,眼含熱淚,冷眼向洋”。而作為一個富有強烈行吟詩人氣質的楚地學人出身的新聞老兵,俊武的文化苦旅又是令人羨慕的豐富多彩的詩意旅行。

  這本集子的另一個突出特點是慷慨悲歌與遼闊曠達的有機交響。從這個意義上講,這本書與其説是一個苦行僧式的個人專集,毋寧説是一本令人過目難忘、掩卷反側、見賢思齊的人生讀本。

  柳俊武一路在走,一路在吟。特別是到江西來工作之後的近年間,或許出於新聞工作的戰事倥傯,或許出於他對半生漂泊生活的感悟,他更多的是隨行隨感隨發的詩歌短句或妙語精論。他時而觸景生情,慷慨激昂,時而天海浩蕩,神遊八極,時而感懷古今,淺唱低吟。特別是對蘇辛一類古來遷客,有著共情同鳴式的體悟,因而隨口可唱出“打從坡仙在茲坐,大江自此水向東”(《黃岡赤壁磯懷古》)這樣的絕妙詩句。也有霸氣驚天,雄視古今的豪邁(《長江號子》):老子本姓天,下凡崑崙巔。出關一聲嘯,滄桑換人間!

  柳俊武古體詩歌創作,題材廣泛,不拘一格,煉字稱絕,既承接了唐宋神韻,又揉合了時代風貌,更多的是他深邃的人生體驗和感悟。總體上始終貫穿著他對家國命運、百姓疾苦,人生起落的拳拳赤心和深切的關懷。就其審美價值來講,當屬上乘之作。

  但作者畢竟首先是個身負使命、胸懷家國的話語領頭人,一旦風起雲飛,你再看他“別罷贛州過吉州,車向前去樹向後。古道西風飲瘦馬,秋水長天打漁舟。”在衝鋒陷陣的路上,有“五天四夜贛南行,三縣兩區馬不停”的急迫,也有“夙夜撒豆揮子弟,山川無虞我無恙”的殺伐果斷,更有“劍膽安瀾,好去好回,莫使老淚沾巾上”的叮嚀,甚至還有烈士遲暮的按劍恨晚:“老來無用尚能飯,銹劍挑燈到夜半。晨起檢字如點軍,聊將梅嶺作岐山”!

  我們來看這股英雄氣在庚子戰疫中,他唱出了怎樣的長歌短笛!

  柳俊武在參加武漢戰疫報道奉命歸建值守江西後,在辦公室邊隔離邊值班期間,夜夜打坐地鋪,北望江天,雙手合十,與楚地鄉親共難。他在朋友圈裏寫道:“不能與荊楚同胞並肩同戰,只能坐地北望,與子同難。謹此一曲《春曉》表達對天地的敬畏,對瘟君的祈送,對受難家山的哀痛和對尋常巷陌百姓如常生活的期許。”

  《春曉》較好地體現了作者融古匯今的典型風格。歌詞鱗選武漢著名地理文化標座,融匯古今典型詩歌意象,表達作者對國難下的民眾暖若和風的慰藉和祈祝:“黃鶴樓江漢關,芳草萋晴川。二月春風逐白帆,鐘聲敲客船。天際流波浪寬,杏花飛漫天。南山雷火山連山,凝眸共無眠。問君別後應無恙,把酒敘余歡……”令人擊節稱奇的是,歌中由暗及明的轉折間隙,作者以“童聲朗誦”的漢腔楚韻唸白,一筆蕩出故國楚地的煙火風韻:“煎豆皮,熱幹面,孝感的麻糖將軍的縣,香溪河的女子,大別山的漢,漢陽的鐵水就紅了天!”歌詞在其朋友圈轉發以後,很快得到了很多知名音樂人的響應。著名音樂人“老孫”將其改編為《湖北保衛戰》,曲翟尊等當紅明星義務演唱,風靡大江南北。

  此前,由湖北知名作曲家李季和周友良作曲製作,湖北和浙江少兒廣播合唱團在阿裡巴巴螞蟻森林互聯網植樹節音樂會上雲首演,一炮走紅,兩三天內點擊超過數億。網友紛紛點讚“春滿楚越,共祈《春曉》”。“歌聲就像抱枕一樣柔軟,就跟春風拂面一樣。”

  《春曉》唱響後,不少領導和老朋友鼓勵俊武同志再寫兩首,不妨弄個“春之三章”。他找到我,想一起聯手再連推兩首。我們就此進行了深入交談,都感到疫情防控將進入常態化,復工復産復市復課復遊,將是當時的中心任務。同時,凝聚海內外中華兒女同心戰疫,關切關愛海外中國人在疫情肆虐之下的生存狀態和心靈歸復,事關大國責任和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重大課題。於是,在我辦公室,我們約請知名音樂人田信國一起共同商議,再推出兩首戰疫春聲《春喚》和《春暉》,與此前的《春曉》共同構成“春天三部曲”。

  2020年3月20日,中新社江西分社出品的歌曲《春喚》MV正式首發。歌曲在《春曉》既有風韻的基礎上,更加凝練地運用江西特色的代表意象,恰到好處地嵌入名人名句,自然天成地表達主旨意涵:“杜鵑開白鶴戀,綠野碧雲天。春江花月待歸燕,風景獨好看。樓望樓,山連山,風月永同天。雲橫九派浮黃鶴,問道桃花源。春風喚,山水盼,烹茶東籬邊。問君何日可偷閒,暢遊天地間”。

  繼歌曲MV《春喚》如春風桃李般盛開後,4月10日,我們聯手創作的《春暉》正式全網發佈。“春暖雲霧散,人間四月天。熱風吹雨後,飛鳥相與還。老家青花碗,慈母手中線。風吹雨打過,更知家中暖。長江長,南海藍,我的搖籃我的岸,同呼吸,共涼熱,我是星星你是天。”這是一首扣人心弦,催人淚下唱給遊子、唱給祖國母親的歌!值得特別稱道的是,歌詞中巧妙地運用老家青花碗、慈母手中線這些牽腸挂肚的文化符號,是對中新社由來已久的“勾魂寄情”手法的又一次發揚光大。

  這三首“春之歌”相繼推出後,在第一時間得到了學習強國、人民日報、新華網、央視網、中新網、中國江西網等中央和省級主流媒體及今日頭條、百度、騰訊、新浪、網易、澎湃等民間大網全網推送,引起了強烈反響。

  悟者柳俊武

  俊武同志這本集子的另一個突出特點是洞見別致,無論是充滿散文筆法的新聞通訊作品,還是富有深邃個人體悟的詩詞、隨筆、短評等小品,無不充盈著濃郁的辯證思維和別開洞天的個人見解,予人以別致的啟示。從這個意義上講,這本散發著悟性光芒的冊子,不遜於一本啟人心志的治愈式人生讀本。

  首先是取捨之悟。俊武30多年的職業生涯,基本上是在不停地創業、創業,行走,行走。他曾是問鼎全國經濟廣播電臺三甲之一的楚天經濟廣 播電臺十八位創業者之一,也是中新社湖北分社的創業元老之一和武漢支社的創業者,轉戰到西藏工作後,又是中新社西藏分社的創始人和首任社長。任上最後收官十年,又奉命從香港分社到江西分社擔綱圖強興業。從這本書的大致時間脈絡也能看出,他這一路幾乎是“猴子掰包谷”式地一路“掰”一路“丟”,有的是功成身退,有的是臨危受命,老、少、邊、窮幾乎成了他職業足跡的完整閉環。

  巨大的空間位移,雪雨風霜的人生經歷和強烈的責任性及敏銳的洞察力,也給這位具有傳統文人氣息的老記者,以巨大的精神財富和峭拔豁達的人生感悟。所以他能吟出“月是東坡邀,水是李清照”這樣思接古賢、寄情山水的佳句。

  再看他的忍性。有件事深深地震撼了我,至今想來,讓人淚目。俊武幼失家嚴,是母親含辛茹苦一手把他兄妹幾個拉扯大的,他也是個大孝子,轉戰南北中,唯一放不下的就是中風多年生活不能自理的老母親。2015年8月間,老母親眼看就支撐不了幾天了。當時他正組織世界華文媒體高層幾十號人“行走中國·聚焦江西”採訪活動,北京帶隊領導是第一次到江西,省委書記將出面會見。這個時候,他哪走得開?!他只好請妹妹把母親送回老家照看。19日夜,他連夜往返趕路千余公里,回家跪在已不能開口説話的老母親面前。母親知道唯一的兒子回來了,雖不能言語,眼淚也早已流幹,手死死地掐在兒子的虎口上,硬是深深掐了一道紫印。他跪在母親面前,跪過半個小時,他不得不起身,又要趕回任上。臨出門,狠狠地抽了自己幾個耳光,忍淚絕塵而去。23日這天,省委禮堂熱氣騰騰,省委書記與海外華媒社長老總交流得暖意融融,對答如流。“你母親走了……”得知這個噩耗後,他泣告電話那頭的親人,這邊的行程還有三天,實在難以分身,請寫上這樣一副輓聯挂在靈前:“呼兒聲聲兒何在,喚娘切切恨何及?——百生莫贖”。他合上電話,擦乾眼淚,像什麼事也沒發生一樣回到會見廳。此後三天,他白天照常緊張工作,帶隊踏訪多個地市縣,晚上,則在賓館房間,整宿整宿朝北跪著。直到第三天中午,領導和一行客人,在井岡山烈士陵園敬獻完花圈,有同事實在看不下去,含淚報告了北京領導,他在領導的命令下,才從井岡山驅車八九百公里,星夜回家奔喪。見到母親靈柩的那一刻,七尺高的漢子,裂帛一聲,雙手十指深深地扣進了地下,令蒼天落淚……

  每逢大事有靜氣。在重大歷史事件,險要時間關口報道中,他特別善於尋獨特的角度,狀物言事,徐徐道來。例如,在香港97回歸當天,他在武漢竟鑽進中國知名高僧大德寶通寺主持道根法師閉關的禪房內採訪大師。文中背景妙用簡直出神入化:開篇即把寺院門口“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橫幅映入讀者眼簾。接著借寶塔下禪房關內院中玉蘭花古樹三次反季節開放襯墊拉伸出文章的意涵。

  在“非典”肆虐的2003年五月,柳俊武隻身從北京前往河南農村暗訪,足跡遍佈河洛大地。他在後來被納入新聞教材閱讀範文的《五月的鄉村:敵後變前線》的一篇散記中,還是沿用他老到的筆法,開門見山:麥子黃了,“非典”近了。豫中平原不再平靜了……向海外報道客家祖地人自衛戰,村自衛戰,縣自衛戰,洛陽古城還是一片凈土。而在結尾處,以小浪底黃河水利樞紐工程制高點上,燈影夜色裏車內的《黃河大合唱》如瀑如注地瀉來,強化民族支撐力和戰勝“非典”的堅強信心和決心。

  在2008年春拉薩“3.14”事件,應急報道中,他除了冒死在中國新聞界最先向西方世界發出兩張反映騷亂分子在八廓街縱火濃煙滾滾,追殺無辜三輪車工人的照片,在事件最初世界與論一邊倒的情況下,起到很好平衡作用外,又在隨後的一篇後來被選為湖南省高考語文試卷閱讀題的《恨“亂”鳥驚飛——拉薩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天》中,踏訪世界高原最大城市濕地拉魯濕地公園“情人秘道”,傳達出民族分裂分子製造的騷亂,不僅破壞了社會的祥和安定,連美好的自然生態亦不能倖免于難,達到了人神共憤的境地。這種看似平實散淡的筆墨,其實充滿了令人信服的批判鋒芒,比一般的程式化話語,更有力量。

  如果説在某些具體節點上的把握靠的是靈氣,那麼,對一城一地的把握和獨到的推介,則靠作者對當地文化水性的全面耕讀和深刻體悟。我們看到,這本書中,在天津建城600週年之際,柳俊武對天津的解析是《六百歲天津:陪都·相城·隱市》一篇不足2000字的短文,卻把天津因毗鄰首都北京,歷史上出將入相,面朝大海,包容開放的文化特質講得一清二楚。

  再看他是怎樣介紹江西的歷史地理文化?他説,從東北方的山東半島到西南方的雷州半島,劃一斜線,中國人口最為密集、經濟最為發達,人文自然景觀最為秀美的東南半壁河山,正好形成一把光彩照人的規整半圓扇面。而江西正好處在這個半圓扇面的圓心握手之處,是長三角、海西區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共同腹地。鄱陽湖則像一顆耀眼的扇墜,光彩奪目。因此,江西歷來物華天寶,人文薈萃,形成了藏龍臥龍,經天緯地,後來居上的文化格局和特質,可謂“文景江西,中國歸谷”。他這麼一講,誰不敬佩這片文化厚重的紅土聖地?

  相信俊武同志的這本書,不僅是一位新聞老兵的人生足跡,也是新聞文化學界可資探究、可資借鑒的標本;亦或將成為青年後生靜夜吮吸人生的讀本。

  江右書院冠華夏—《江右書院行》序

  書院,是中華文化史上一個醒目亮點,是中國教育史上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書院,記錄了詩書中國。

  書院的鼎盛,反映的是中華民族對於文化傳播與學術自由交流的強烈追求。在古代中國,書院就是一個文化象徵的符號,代表的是有著一定文化水準的話語圈。那些執著于傳道的儒家士人滿懷學術獨立與自由的精神向度,在書院的形式助推下探詢著自我思想與現時意識的完美融合。正因為如此,儒家士人往往把書院看成獨立研究學問的安身立命之所,捆綁著其“獨善其身”的生活道路。書院的創建目的之一就是為了超世脫俗的精神追求。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今天看到的書院,大都建立在僻靜優美的名勝之地。

  “江右書院甲天下”。在一千多年的古代書院歷史中,江西一直是全國書院發展的中心地區,並且數度“獨領風騷”,成為中國的一個文化重地,擁有獨特的歷史地位。上世紀八十年代,季嘯風先生率領全國百餘學者普查古代書院,發現全國有書院七千三百餘所,其中江西九百九十所,居全國各省之首。而根據江西省地方誌辦編纂的《江西書院》最新統計,江西有書院近兩千所,比過去統計的數量增加了一倍多,佔全國書院四分之一強。

  江西之美,美在山水;江右之盛,盛在人文。美景看不盡,人文道不完。當今天我們再去打撈這段歷史時,那些曾經遍佈在江右大地上的書院建築,留給了我們一個漸行漸遠的儒雅身影。在浩浩蒼穹之下,莽莽林野之中,那一座座古樸而散落的書院,像是一尊尊歷史的雕塑,守望在叢林山野或溪泉河畔。在讀書人眼裏,在文化人心裏,那都是一塊豐碑,都是一個不可磨滅的印記,都是一座神聖而高雅的殿堂。

  當我們佇立於廬山五老峰下,石門澗近在眼前,枕流溪的溪水從這裡穿越山澗,流向遠方,高聳入雲的松柏和翠竹隱掩下的白墻灰瓦,無不在傳説白鹿洞的故事,揭示先賢的哲理。與其説白鹿洞書院供奉著朱子的雕塑,不如説是朱子的《白鹿洞學規》昭告于天下,首創了中國辦學的準繩。

  當我們佇立於徐岩的丹霞三峰山下,赫然醒目的“象山書院”之摩崖石刻讓無數的造訪者為之震撼,仿佛看見陸九淵“登而樂之,乃建精舍”“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學茍聞道,不捨晝夜。在這片茂林修竹的地方,萬千莘莘學子從四方聚來、相與講習的讀書之聲遠播信江兩岸。

  當我們佇立於鵝湖書院,竟不知鵝湖不是湖水而是鵝山,似乎昭示“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的哲理。一如當年“鵝湖之會”,學以聚之,問以辯之,行以仁之,從此,百家爭鳴成為中國大學學術發展道路。“尊德性”與“道問學”及無極而太極也,千年話題,一直延展。以至於辛棄疾與陳君亦在此“長歌相答,極論世事,縱談十日,共商複國之計”。

  當我們佇立於贛江之畔,白鷺洲依水而居,章貢合贛,一江贛水滔滔北去,多少故事從這裡演繹成經典,多少人物從這裡擢升為聖賢。“載色載笑,從容水竹間。”從這裡走出去的文天祥,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絕唱,其一身壯士義膽,一腔報國情懷,一代文章節義,乃白鷺洲書院文化之寫照。

  已經遠去是輝煌,不曾離開的是記憶。遠去的歷史如同人的記憶,會散落太多的碎片,需要重新拾起、還原。也許書志裏記錄的是遙遠的抽象故事,而目光所能碰觸到的碎片,給予我們的卻是實實在在的景象。撿拾這些碎片,會讓我們感受到歷史更加鮮活。從歷史變遷到自然變幻,總有一些東西是磨滅不了的,雖然無數書院在歷朝歷代的更替中成為廢墟,但在尚存的瓦礫墻垣間,我們依然能看到書院曾經的輝煌氣勢。它更像古代書院制度的一個封存的標本。

  標本是用來記憶的,歷史是不能忘記的。江右書院已經封存在歷史記憶裏,但其思想與教化的傳承卻一直延續至今。江西自古人文薈萃,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江西私學自古十分發達。從孔子開私學之風起,孔子弟子澹臺滅明就遊學南昌,結草為堂,授徒講學,尤其唐宋以後江西的書院更是蓬勃興起:高安桂岩書院和德安東佳書院是我國創辦最早的私家招徒授業書院;廬山的白鹿洞書院學規成為後世書院準繩;上饒的鵝湖書院首開學術自由辯論之風;吉安的白鷺洲書院綿延八百年,至今仍有三千學子,朗朗書聲不斷。而到近代,一批優秀的私立學校脫穎而出。尤其是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努力,江西的民辦教育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到強,成為全國民辦高等教育三強,進入了民辦教育大省的行列。書院文化就這樣薪火相傳,浸潤著一代又一代,滲入魂靈、化作基因。那一片源於李白韓愈周敦頤、飄自陸九淵朱熹王陽明的朗朗書聲,在新時代繼續聲聲入耳、句句傳情,讓下一代依然優雅如瓷、堅韌如絲。

  書院雖然是一種古老的辦學模式,但古老並不代表落後,老樹春深更著花。季羨林先生在《中國書院辭典》序言中寫道:“我們可以這樣説,在中國流行了一千年的書院這種古老的辦學模式,在今天還有其意義。我們完全可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利用這個形式,加入新的內容,使它為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如今,風靡全國的國學傳統教育,足以説明書院的魅力與積極作用。

  書院雖然作為教育主體的地位已不復存在,但是書院的精神血脈卻在永不間斷地傳承著。江右書院締造的“理學”“心學”“漢學”,以及由它而衍生的大學堂和現今的高等學府,如逐日的夸父,正隨著朝陽前行,成為贛鄱大地上一道亮麗的風景。我們在翻看江西師範大學的簡介時,“學校緣起于廬山白鹿洞書院”的表述赫然在目。書院不僅僅是一個供人們參觀欣賞的旅遊景觀。

  作為江西傳統文化的瑰寶,書院文化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江西人,為中國的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書院絕不能消失,也不會完全廢止。但據江西省第三次全國不可移動文物普查統計,全省現有書院僅存一百七十多所。保護與傳承書院,是我們後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古人尚且可以“裹糧而來”“結廬而居”,我們完全可以承載歷史、精進前行。

  幸運的是,江西各地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在書院保護、研究、利用方面,持之以恒地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我們欣慰地看到,在保護利用書院文物的過程中,江西省堅持不懈地開展書院研究,初步形成了以高校、書院管委會、部分文化研究單位學者和專業工作者專兼職相結合的研究隊伍,出版和發表了一大批有重要影響的學術成果。

  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我們將書院文化遺産保護工作提升到保護中華文脈、民族基因的高度,以敬畏之心禮敬書院,保護好現存的書院建築,深入研究書院的內在價值,合理利用書院文化資源,就一定能守護好書院文化之根,再現江右文化的時代光芒。

  因為,歷史給我們的感覺,一直都是如遠若離。但,歷史與當下相連,從未走遠。(作者:朱虹,江西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

  (來源: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微信公眾號“江西風景獨好”)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