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七方面築牢常態化疫情防控“防火牆”
2021-01-27 21:10:17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胡明珠責編:石麗敏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1月27日,重慶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第81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據悉,截至2021年1月26日24時,重慶無本地在院確診病例,尚在接受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13例,均為境外輸入。重慶已連續337天無本地新增確診病例,連續323天無本地新增無症狀感染者。

  發佈會上,重慶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政府新聞發言人羅藺表示,春節即將到來,針對當前疫情防控面臨的嚴峻形勢,重慶將從7個方面進一步築牢常態化疫情防控“防火牆”、織密“防護網”。

  全面激活應急指揮體系

  為做好重慶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全市應急指揮體系已全面啟動。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各專項工作組及綜合辦公室已恢復集中辦公,並在領導小組下根據疫情防控新的特點新成立核酸檢測、流調溯源兩個專項工作組,組建3支市級常備工作組,充實應急處置力量。同時,各區縣參照市級運行機制,整合各方力量,實行扁平化運行,嚴格執行“日報告”和“零報告”、24小時防控值班等制度,全時待命,確保發生疫情後第一時間啟動預案,迅速應急處置。

  嚴防疫情輸入風險

  重慶堅持“人”“物”同防。在“人防”方面,重慶嚴格落實境外來渝返渝人員閉環管理,對在重慶入境人員嚴格實施“14+7+7”集中醫學隔離措施;對外省市入境解除隔離的來渝返渝人員,在第一入境地完成14天集中隔離且入境時間不足28天的,如果能提供解除隔離和核酸陰性證明,抵渝實施“7+7”健康管理,無法提供證明的,實行14天集中隔離;對來自或途經國內疫情高風險地區的來渝返渝人員,一律實施14天集中隔離觀察並開展2次核酸檢測;對來自或途經國內中風險地區的來渝返渝人員,查驗3日內有效核酸檢測證明,無法提供的,集中隔離14天並開展2次核酸檢測,能夠提供陰性證明的,實施14天社區健康管理。

  據悉,在春運期間,即1月28日—3月8日低風險地區返鄉人員,需持7天內有效核酸檢測陰性的證明憑證或包含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信息的健康通行碼“綠碼”返鄉。對返鄉人員,社區要實行臺賬管理。重慶市內人員流動(除特殊人群:本市高中風險地區、以及冷鏈、運輸等職業的人群外)暫不作要求。

  在“物防”方面,重慶落實進口冷鏈食品全面預防性消毒和核酸檢測,持續強化對進口物品報備、口岸查驗、交通運輸、消殺管理等全鏈條管控,堅決阻斷病毒傳播鏈條。

 切實降低“感染”風險

  重慶嚴防交通路途風險,加強公共交通工具、托運物品等消毒,落實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駕乘人員要查驗乘客健康通行碼;嚴防醫院感染風險,規範發熱門診設置和預檢分診,強化醫護人員核酸檢測、個人防護和醫院整體環境消殺,做好醫療垃圾等無害化處理;嚴防公共場所感染風險,嚴管嚴控公共場所和聚集活動;嚴防特殊重點場所風險,持續加強校園、養老機構、福利院、監所等場所疫情防控措施,落實體溫監測和健康監測制度,嚴控有可疑症狀的人員上崗和探訪。

 抓好農村地區疫情防控

  重慶市結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要求和重慶市實際制定了相應方案,對農村地區疫情防控進行強化,嚴格落實網格化排查,做好春節返鄉人員、外來人員和入境人員等重點人員的登記和健康管理;充分發揮藥店、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哨點”作用,嚴格落實“村報告、鄉鎮採樣、區縣檢測”,發現有發熱、咳嗽等可疑症狀及時按程式報告;倡導移風易俗,提倡“喜事緩辦、喪事簡辦、宴會不辦、不辦無事宴”,嚴格控制廟會、文藝演出、展銷促銷等活動,暫停宗教活動場所聚集性活動。

  嚴格落實“少外出、少流動、少活動、少聚集”的“四少”措施

  重慶倡導市民“非必要不離渝、非必要不出境”;倡導在渝企業職工、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學校學生等在本地過年;引導廣大市民減少不必要的聚餐聚會,減少室內聚集性文娛活動。

 不斷提高核酸檢測能力

  為創造條件滿足群眾就近檢測需要,重慶合理增加採樣點,持續加大採樣人員培訓,尤其是增加農村地區採樣能力;全面優化預約服務,開通預約電話或微信公眾號,推出預約檢測或預約上門採樣服務,減少採樣點人員聚集。據悉,各區縣通過統籌轄區資源和市級支持,具備2天內完成轄區所有人口全員檢測的能力;主城都市區通過統籌區域內資源,具備在3—5天內完成全員檢測的能力。

  大力加強人文關懷

  重慶市對標對表中央要求,結合重慶實際,對就地過年群眾生活服務保障工作作出了安排部署,一方面是加強春節期間留渝人員的關心慰問,深入開展“送溫暖”活動,對節假日堅守崗位的企業幹部職工給予物質激勵和貼心服務;另一方面是加強對不能返渝人員家庭的關心照顧,通過走訪慰問等方式,加強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留守婦女等特殊群體的關心關愛幫扶。(文 劉渝暢 編輯 胡明珠)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