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廈門    泉州    漳州    三明    龍岩    南平    莆田    寧德    平潭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農博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博會_fororder_福建1
推進知識産權強省建設 服務福建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福建

平潭:兩岸社區融合 “上樓”更上層樓

2019-06-13 10:58:59|來源:福建日報|編輯:尹小兵|責編:葛寧遠

  原標題:平潭上樓村自2016年底試點兩岸社區融合以來,逐漸成為嵐臺基層交流的窗口。伴隨一系列可喜變化,兩岸民眾的美好願景在這個“網紅村”徐徐鋪展 兩岸社區融合 “上樓”更上層樓

  平潭是大陸距台灣本島最近的地區,中央始終高度重視平潭開放開發。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對臺工作既要著眼大局大勢,又要注重落實落細。兩岸要應通盡通,提升經貿合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準共通,努力把福建建成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

  有著近380年曆史的平潭上樓村,自2016年底試點兩岸社區融合以來,逐漸成為嵐臺基層交流的窗口。伴隨一系列可喜變化,兩岸民眾的美好願景在這個“網紅村”徐徐鋪展。

  “平潭致力於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上樓村則是‘兩岸一家’的縮影。”上樓村黨支部書記陳振國説,下一步,上樓村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十屆八次全會精神,聚焦村容村貌改善,做好融合交流文章。

  環境變了,舊村煥發新活力

  平潭上樓村84歲的林小尾愛上了跳廣場舞,越活越有勁,孫輩們誇她“逆生長”。

  不只是林小尾,有著近380年曆史的上樓村生機勃發。

  拐進城關翠園北路,一眼就能看到立在村口的“上樓村”新潮logo,沿整潔的村道往前走,各種時尚元素撲面而來。

  當地常見的石頭、貝殼、榕樹須、絲瓜藤等被點綴在村裏各處,56米長的文化墻上一幀幀新舊對比照片特別醒目:臟亂的屋邊鋪上綠草坪成了可休憩的“微光公園”;一段段灰敗的老墻繪上各種圖畫後充滿藝術感;石頭老厝加上現代符號變身為創意空間……

  新村風貌吸引不少年輕人回村,參觀學習者紛至遝來,上樓村漸成眾人點讚稱羨的“網紅村”。“這一切得益於2016年平潭被定為兩岸融合社區試點村。”陳振國説。

  2016年底,上樓作為平潭首個兩岸融合社區試點村,聘請台北文山區忠順社區裡長曾寧旖前來交流社區營造經驗。

  時至今日,曾寧旖依然記得初到上樓村時是一個冬夜,“有些臟亂的環境裏生活著淳樸友善的村民”,那是她對上樓村的第一印象。對上樓村整體情況摸底後,她打定主意:要改變上樓,就得從改變環境入手,進行社區營造。

  被指派充當曾寧旖助手的村婦委會主任丁美嬌説:“起初,我不知道社區營造要做什麼?裡長讓我召集人,先上課。”

  丁美嬌找來村兩委家屬,8個人跟著曾寧旖入戶宣傳“垃圾不落地”理念,對上樓村的logo、綠化帶、院落圍墻、休閒娛樂場地等進行設計改造。

  “一開始,有些村民對在自家白墻上進行彩繪塗鴉不能接受,但看到有那麼多兩岸藝術家來到村裏認真投入地搞創作,村子越變越美,就慢慢認同了。”曾寧旖説,環境衛生條件改善直觀且實在,村民們從中受益後主動參與社區治理和維護,向心力增強了。

  此外,村裏還投入資金,對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進行有效處理,僅去年就完成450座標準三格化糞池建設任務,覆蓋率達90%以上,還建立生活垃圾轉運處理機制,做到垃圾不落地。同時,實施廁所革命,聘專人對公廁衛生進行管理;投入80多萬元實施村莊綠化、環境美化工程。

  觀念變了,村民爭當志願者

  在改變村容村貌的同時,曾寧旖著手另一件改變村民觀念的“造血”工作——組建上樓村志願者隊伍。

  “台灣社區營造背後有一群充滿愛心的志工,他們關心社區、關愛鄰裡。”曾寧旖告訴丁美嬌,必須讓村民都參與進來,在公共服務中獲得成就感,才能達到可持續的營造效果。

  “志願者都是義務勞動,沒有一分收入,會有人願意來?”帶著疑問,丁美嬌開始“招兵買馬”。

  根據曾寧旖的提議,她在淘寶上訂制一批志願者穿的紅馬甲,四處分發傳單進行招募。讓丁美嬌意外的是,傳單一發出就陸續有村民前來諮詢,不到半年,志願者人數已達68人,上樓村志願者隊如期成立,這是平潭首支社區志願者隊伍。曾寧旖與丁美嬌按志願者的特長,將他們分為環境衛生、治安巡守、醫療照護、文化娛樂等4個小組。

  擅長舞蹈的村民許燕是首批志願者之一,她成了文化娛樂組骨幹,帶領村民跳廣場舞,組織村民逢年過節舉辦表演活動。她告訴記者:“過去前厝後厝的關係不過點頭問好,有了志願者做紐帶,上樓村成了一個團結友愛的大家庭。”

  77歲的失明老人陳德芳感觸頗深。她丈夫早逝,生活不便。上樓村志願服務隊成立後,她被列為重點幫扶對象,醫療照護組長許玉珍成為其緊急聯絡人。每週五,志願者們都會到她家幫忙打掃衛生。“她們就跟我家裏人一樣,生活上的事情我再也不用擔心了。”陳德芳説。

  紅馬甲一套上身,責任感就變強了。上樓村志願者隊伍已從最初的8名成員發展到如今的138名。“如今,村民們都將成為志願者當作一種榮耀,把奉獻當作一種收穫。”丁美嬌説。在志願者的努力下,上樓村臟亂差問題解決了,村居環境變美了,人與人的心更近了。

  為了提高志願者素質,上樓村還經常組織志願者“走出去”學習交流,並將好的經驗和人才“引進來”。據陳振國介紹,兩年來,該村先後派出4批優秀志願者代表共計70余人,到台灣深入學習社區治理機制、基層文化、産業發展、社團和志工組織運作等方面的經驗。同時,6批台灣社區志願者、創業青年等前來上樓村參加體驗式交流,在上樓村舉辦社區參訪觀摩、亮點創造等活動,大大增進了兩岸基層群眾之間的情誼。

  氛圍變了,兩岸青年“樓臺會”

  在上樓村,有一座石頭古厝被村民們津津樂道,那就是由陳信豪為首的台灣設計團隊打造的“樓臺會”。

  “‘樓臺會’的寓意就是上樓跟台灣的相會,歡迎台灣青年、台灣文化融入。我們希望上樓成為兩岸同胞聚集的社區平臺,讓他們開開心心地在這裡交流、創作、生活。”陳振國説。

  “樓臺會”的石厝外面是座別致的庭院,門口挂著“志工驛站”牌匾,古厝裏有充滿台灣特色的彩繪畫作以及文創産品,我省對臺優惠政策措施的手冊也在其中。二樓的藝廊裏,有一面用老木窗拼成的照片墻,墻上的照片記錄著上樓村改造的點點滴滴。“我們用黑白影像來顯示歷史感,當村民們在這裡找到自己的身影時會很親切。”陳信豪説。

  自上樓村試點兩岸社區融合建設後,陳信豪就跟隨曾寧旖定期來上樓村參與社區改造。“石頭厝本身就是平潭地域文化的代表,我們根據石頭厝的空間特點,設計時融入台灣理念,實施過程中激蕩出更多創意,希望打造出一張平潭的新名片。”陳信豪説。

  如今,“樓臺會”已成為上樓村的地標性建築,陳信豪每月都會在上樓村住上一段。“每每從台灣回到村裏,村民們都熱情地跟我打招呼説,‘回來啦!’‘有空來我家吃飯。’……感覺好親切。”去年12月20日,他在“樓臺會”組織一場新年派對,在平潭的臺胞和上樓村居民相聚一堂,大家把酒言歡,交換禮物,好不熱鬧。“村民們對臺胞非常友善,我們就像一家人一樣。”陳信豪説。

  陳振國告訴記者一個好消息,不久前,上樓村獲評“省級文明村”,這是平潭綜合實驗區首個獲此殊榮的村莊。繼上樓村之後,平潭的兩岸社區融合試點村(居)已擴大至11個,隨著臺胞參與基層治理的探索不斷深入,兩岸民間交流的動人故事在繼續。

圖片默認標題
【HI老外主推】【龍岩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非洲法語國家學員來龍岩學習中式烹飪技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