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閩東,梅雨不停,讓周寧縣禮門鄉仕本村村民李樹文又懷念起熟悉的蓑衣的味道。但和別人不同,已過知天命之年的他,其實是編織這種味道的高手。
出生在棕衣世家,如今是寧德市棕衣編制技藝的傳承人,李樹文懂得每根棕繩的脾性,正用一雙巧手編出屬於棕藝的新姿態。
曾是“高級定制”
“棕葉做的東西,防寒防潮,好多年都不會壞。”李樹文指著作坊墻上挂著的舊棕衣自豪地説:“幾十年前的東西現在穿,再大的雨,都不會淋濕。”
“串串蓑衣種種田,彈彈棉花過過年。”千百年來,蓑衣(又稱棕衣)一直為樵夫、耕者和漁民遮風擋雨。上世紀70至90年代,禮門鄉可謂“棕衣之鄉”,特別是在仕本村、芹源村等地,至少三成人家以編織蓑衣為業。李樹文的父親、今年85歲的李光鈴回憶説,以前蓑衣每件可賣幾十元至上百元,相當於普通人家半個月的收入,他就是用這項技藝養活了一家老小,每年還被請去外地製衣。
耳濡目染,李樹文剛上初中就當起父親的貼身學徒,成了家族第四代棕衣製作傳承人。他介紹説,扎紮實實做一件棕衣,至少要3天。一件棕衣有領口、披肩、前裙和口袋,都要用棕繩連在一起。不同部位的編織打法都不同,用針也多樣。用針時,李樹文會將針頭點在茶油上,起到潤滑作用。不然,針頭不長眼,扎到手上疼得齜牙咧嘴是常事。
由於價格昂貴,每件棕衣可以算是“高級定制”。“提前一天搓好棕繩,再上門看訂戶的高矮胖瘦。我溜一眼,棕衣尺寸心中就有數。”李樹文做的棕衣針腳細密,尺寸合適,買家都稱讚。
“手藝人活計做得好,走到哪都受人尊敬。”李樹文説,每每看到“斜風細雨不須歸”的風光,“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景致,都會為自己擁有一門好手藝而自豪。
“傳統符號”求變
時代變遷,蓑衣很快被各種雨具取代。隨後,彈簧床、席夢思及塑膠掃把的出現,也讓棕墊、棕掃帚等棕製品乏人問津。“棕葉爛在樹上也沒人採”,靠棕藝謀生的村民紛紛另謀出路,李樹文也不例外。
人在他鄉,每每看到有人用棕刷泡茶,或用蓑衣做裝飾,“心裏就感到特別親切”。2009年,李樹文選擇回鄉重拾技藝。他受到裝飾品的啟發,將原本1米多長的棕衣縮小為8寸。迷你版的棕衣工藝品備受酒店、農莊喜愛,每年都要製作近百件。
除此之外,李樹文又忙著開發新的棕藝産品。一次,他偶然發現寺廟裏的棉質拜墊容易失去彈性,他主動推銷起自己做的棕制拜墊。因為經久耐用、防潮不易爛,棕墊的高性價比很快為人所知。小小的跪墊引起“連鎖反應”,宮廟之間口耳相傳,大批訂單找上門來。“我們的産品主要銷往廣東、江西、河南、四川的宗教場所,一年可賣好幾千件。”李樹文説。
非遺技藝“變現”
與此同時,周寧縣將李樹文確立為棕衣編制非遺傳承人,為他搭建各種展示平臺。“連續兩年,縣裏到福州舉辦旅遊推介展,都會帶上我們。在三坊七巷,很多遊客當場求購小棕衣、棕墊,活動後還加購訂單。”李樹文開心地説,在縣裏的支持下,2016年他成為棕衣編制寧德市級非遺傳承人,縣文旅局還在鯉魚溪景區民俗館為他留了個展位。
如今,李樹文的産品花樣繁多,小到洗茶具的棕刷,大到民宿酒店的棕包沙發或裝飾……林林總總的棕藝製品一年可以銷售近萬件,産值可達30萬元。
以“新姿態”重回大眾視線,周寧棕藝的新生,也讓仕本村一些村民重拾了老本行。“村裏有五戶和我一起做,我的父親、哥哥也來幫忙。”李樹文稱讚道,“父親寶刀未老,他一個星期能做五六個棕墊!”
就連12歲的兒子,最近也開始在父輩身邊“觀摩學習”。李樹文滿懷期待地説:“孩子以後不一定得靠這個謀生,但這祖傳的手藝不能丟,希望能一代代傳承下去。”(記者 陳曉燕 通訊員 黃起青)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