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廈門    泉州    漳州    三明    龍岩    南平    莆田    寧德    平潭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農博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博會_fororder_福建1
推進知識産權強省建設 服務福建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福建

閩南文化保護髮展辦法(草案)歷經三審 備受各界關注

2020-03-27 09:38:13|來源:廈門網|編輯:尹小兵|責編:葛寧遠

閩南文化保護髮展辦法(草案)歷經三審 備受各界關注

  翔安新圩打鐵匠吳金鐘一直苦於徒弟難找。 (劉小東攝)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 詹文) 每個廈門人心裏都有一幅“閩南文化畫卷”,裏面有著生動具體的元素。制定一部法規,保護髮展閩南文化,這是廈門人的共識。

  前不久,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32次會議,對《廈門經濟特區閩南文化保護髮展辦法(草案)》進行三審,下個月法規草案將進入四審。這部法規草案從立法之初,就引起社會各界和市民的高度關注。立法審議過程中,許多人大代表、專家學者、市民通過多種渠道表達各自觀點,對閩南文化的保護髮展提出意見建議。

  是否所有瀕危閩南文化項目都要搶救傳承?被時代淘汰的項目是否讓它自然退出歷史舞臺?閩南方言的推廣該硬性規定,還是以鼓勵為主?已經融入日常生活的閩南文化項目,是否還需要列入保護名錄中?從即日起,本報將推出“閩南文化保護髮展立法”系列報道,對大家關心關注的話題進行深入報道。

  市人大常委會有關人士表示,這部法規的審議將堅決貫徹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要求,增強互動,多聽專家及市民的意見,拓展代表和群眾參與立法的新路徑,廣泛吸納有價值的意見建議,確保立出有用的法、管用的法、經得起推敲的法,切實提高立法品質。

  補缸師傅的遺憾

  “這手藝以後估計是要斷了”

  64歲的補缸師傅林家福,最近開始忙起來。隨著省內各地企業陸續復工復産,找他補缸的電話又多了起來。林家福平時都在廈門古龍醬文化園補缸,園內近6萬口醬缸,經他手修補過的就有4萬多口。但他的業務範圍遠不止廈門古龍,“閩西南這一帶醬油廠酒廠,會用到大缸的,很多都會打電話來找我去補。”

  16歲跟著叔叔學藝,補了快50年的缸,林家福最多時一天能補40多口缸。缸滾兩步,敲一敲,他就知道壞在哪。年輕時,騎一輛自行車,走街串巷補缸時,常會碰到同行,“有時我在這條街吆喝,遠遠的,聽到另一條街也有師傅在喊‘補——缸,補——甕’。”但現在,林家福越來越孤單,有的老師傅已經去世,有的已經轉行,“就我知道的,閩南這一帶好像就只有我還在補缸了。”

  73歲老廈門居民陳招娣,仍記得小時候家裏有六七口大缸,房前屋後廳內廚房,隨處能見。水缸、米缸、醬缸、酒缸,各種用途,“水缸都放廚房,以前沒有自來水,都是到井裏打水回來儲存在缸裏。買新缸貴,缸破了就找師傅來補。”陳招娣也記不清從什麼時候開始,家裏的缸越來越少,直到沒了。自來水通了,不再需要水缸;生活好過了,買東西方便了,醬缸酒缸不再用得上,大米缸也變成了小米桶。補缸師傅的吆喝聲日漸在街巷中消失。

  昨天,林家福告訴本報記者,還是沒收到徒弟。幾十年裏,他一直在嘗試著收徒,“很多年輕人都不願幹,有的幹了不到半年也嫌太累放棄了。”林家福的補缸秘方是爺爺輩傳下來的,有100多年了,秘訣就在調製生鐵粉的混合液體。這配方是祖傳的,不對外。林家福説,這手藝以後估計是要斷了。

  日漸消失的老手藝

  “閩南文化賴以生存的環境在改變”

  面臨失傳的閩南老手藝,遠不止補缸這一項。

  翔安新圩50歲打鐵匠吳金鐘,14歲跟著父親學藝,憑祖傳手藝,他的打鐵鋪至今都還算生意不錯,“特別是到農忙時,附近不少農民找來,打些農具。”儘管如此,吳金鐘一直苦於徒弟難找,“年輕人都不愛幹這個”。事實上,島外的打鐵鋪已日漸稀少,打鐵鋪開在島內的女鐵匠陳根旺,生意也不景氣,只有一些修修補補的活。打鐵近50年,她把舖子關了,一心回家帶孫兒。

  補缸、挽臉、撐船、纏花、補籃、打鐵、木雕、磨豆腐……傳統老手藝正逐漸被機械化現代化所取代。廈門文史專家彭一萬直言,這些傳統老手藝只是閩南文化的一小部分,隨著歷史變遷和地方傳統文化自身的更迭發展,閩南文化中的許多老手藝、老習俗、老傳統等都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逐漸消失,甚至已經消亡。

  在這次閩南文化保護髮展辦法(草案)審議中,拯救、傳承已經瀕危或者失傳的閩南文化,成為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的焦點話題之一。

  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員郭曉芳説,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以及現代生産生活方式的衝擊,閩南文化遺産賴以生存的社會環境也在改變,面臨很多新問題、新挑戰。草案提出建立保護名錄製度,劃定重點保護區域,從地域空間、傳承人、保護隊伍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強化閩南文化的活態傳承與保護。

  爭議:儘量搶救還是自然退出?

  “盡可能詳細地進行歷史記憶留檔”

  拯救、保護、傳承、發展閩南文化已是共識,但在具體項目上,不少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專家、市民産生爭議——是否所有瀕危、消亡的閩南文化項目都要搶救傳承?

  一種觀點認為:閩南文化項目相當多,有些項目已跟不上時代步伐,缺乏生命力了,搶救後也只能進入“ICU(重症監護室)”,難以傳承。比如閩南的一些喪葬風俗,根據《廈門市誌》,廈門的喪葬風俗有移廳、停柩、出山、入土、守孝、拾骨等,裏面有不少習俗已不合時宜。市民葛淳直言,不一定所有的閩南文化項目都要拯救傳承,對於一些“大浪淘沙”後被時代淘汰的項目,可以讓它自然退出歷史舞臺。

  彭一萬則表示,閩南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要組織專家對不同項目進行甄別、評估、判斷,一些具有歷史意義和價值的項目,即便在時代大潮中瀕危、消亡了,也應該想辦法重新拯救出來,“能保留儘量保留,能傳承儘量傳承。”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社科學者詹聖澤長期關注閩南文化,他認為,可用“揚棄”“吐納”辯證妥善處理閩南文化的傳承發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優秀閩南文化在傳承基礎上,要與先進文化理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引導社會進步的主旋律相適應、相促進,進而挖掘和創新出具有時代特徵、當地特色、對高品質發展有貢獻的新閩南優秀文化。“來自民間,立足人民,移風易俗,服務社會,讓有價值的閩南文化煥發新的光輝,真正成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

  無論去留,大多數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專家學者、市民表達了同樣觀點:即便是無法或不適合再活態傳承的項目,也應該組織力量對其進行歷史記憶的留檔,包括歷史影像、口述歷史等方式,把它盡可能詳細、本真地還原,保存進博物館中,讓後代能夠永遠看見、記得。

  省、市人大代表,兒童文學作家李秋沅説,“就如電影《尋夢環遊記》中所説,一個人真正的消失不是死亡,是被所有人忘記。閩南文化項目也是如此,所有人都遺忘了,才是真的消亡。”

圖片默認標題
【HI老外主推】【龍岩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非洲法語國家學員來龍岩學習中式烹飪技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