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廈門    泉州    漳州    三明    龍岩    南平    莆田    寧德    平潭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農博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博會_fororder_福建1
推進知識産權強省建設 服務福建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福建

廈門著力提升教育軟硬體設施 今年要建成19個小學項目新增2.4萬個學位

2020-07-02 09:38:22|來源:廈門網|編輯:尹小兵|責編:趙宇靜

廈門著力提升教育軟硬體設施 今年要建成19個小學項目新增2.4萬個學位

  雙十中學翔安校區初中部項目施工已進入裝修階段。 通訊員 李毓琳 攝

    開欄語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廈門正在加快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城市基礎設施逐步完善、民生工程穩步推進、人居環境日益提升……全面小康,既反映在城市發展上,也融入人民生活的點滴中。晨報今起開闢“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從城市建設、教育發展、文化提升等多方面展現廈門各界共建美好家園、共享幸福生活的美好圖景。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記者 彭怡郡 陳曉青)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人才培育是城市發展的基礎。從建設新校舍改善辦學環境,到名校“落戶”島外均衡教育資源,再到大力推進精神文明教育,育才先育德……廈門教育軟硬體設施正逐步提升。而這方方面面的提升,正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教育力量。

  教育基礎設施不斷提升

  城市發展離不開教育。今年是《廈門市“十三五”教育事業發展專項規劃(2016—2020年)》《廈門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收官之年,也是制定“十四五”規劃、建設教育現代化強市的開局之年。據了解,今年廈門要建成19個小學項目(含新建、改擴建),新增2.4萬個學位。

  細細研讀廈門教育事業發展規劃,我們可以看到,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始終擺在重要的位置,著力滿足廈門城市發展對於人才的需求。例如,湖裏區教師進修學校第二附屬小學前身是縣後小學,之前該校生源大多是縣後、圍裏、坂上等本地學生。然而,隨著廈門城市不斷發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地人才落戶這一片區。2014年,新校區正式建成,目前該校95%的學生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子女教育問題得到了解決,也讓在廈打拼的外地人才吃下一顆“定心丸”。

  校園建設更新迭代,是城市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廈門島外新城飛躍發展,與之相配套的教育基礎設施建設也在不斷完善。翔安區第五實驗小學前身是一所農村學校,沒有電腦室等專業教室。2018年,新學校建設完成,不僅校園設施得到提升,招生數量也翻番,極大地滿足了周邊居民子女的就學需求。

  名校校區“落戶”島外

  從“有學上”,到“上好學”,越來越多的家長對廈門教育發展有了更高的期待。在今年的教育發展規劃中,實施“名校跨島”發展再次被提上議程。

  新一輪“名校跨島”發展,不是簡單地將某某中學“分校”或“附屬學校”開到島外,而是名校直接在島外建校區,這些校區都是名校“親生的”。在這一輪“名校跨島”發展中,廈門一中海滄校區和科技中學翔安校區已經在2018年秋季建成並開始招生,其餘學校正在建設中。

  位於翔安區石厝以東、浦邊村以西的廈門雙十中學翔安校區初中部,施工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記者看到,現場施工已進入裝修階段,工人們正忙著開展墻面地面鋪磚、塗料粉刷、水電管線安裝等作業。

  而在距離雙十中學翔安校區初中部施工現場不遠處,是廈門實驗小學翔安校區在建項目。該項目同樣也已進入裝修階段。預計今年年底,這兩個項目將竣工驗收。

  文化活動豐富學生生活

  除了硬體設施發展之外,廈門教育“軟體”方面也不斷提升。許多學校大力開展文化建設,推出各類活動豐富學生精神文化生活。

  康樂小學教學樓樓頂有一個“幸福農場”,種植了各種瓜果蔬菜。每個班都在農場裏認領一塊土地,安排學生輪流種植,收穫的成果義賣後,再採購種子、噴淋裝置,繼續種植。該校德育處主任林穎表示,讓孩子們種植蔬菜,能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讓他們更加貼近大自然。

  在環保理念培育方面,廈門許多學校也走在前列。由海西晨報《公益週刊》和廈門市同心義工服務中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如廁如家”免費廁紙計劃至今已進行了六季。在這六年裏,主辦方為廈、漳、泉、龍岩等地的50多家試點學校提供免費廁紙,惠及5萬多名學生,同時也培養了孩子們文明如廁、節約用紙的理念。

圖片默認標題
【HI老外主推】【龍岩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非洲法語國家學員來龍岩學習中式烹飪技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