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看長江之變】黃石丟掉“鐵飯碗” 岩石種樹“穿花衣”

2019-07-19 15:56:0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蘇喜茹|責編:石麗敏

加急【湖北】【看長江之變】黃石丟掉“鐵飯碗” 岩石種樹“穿花衣”

“一半山水一半城”的黃石 供圖 黃石市委宣傳部

  國際在線湖北報道(胡禮國):“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我問燕子為啥來?燕子説,這裡的春天最美麗!”這首膾炙人口的兒歌,是詞作者王路1995年在黃石工作期間有感於當時黃石的秀美風光和社會主義建設所作,于次年發表在6月的《長江文藝》。然而由於黃石擁有豐富的鐵礦資源,一大批鋼鐵、水泥、煤炭企業紛紛在黃石落地,大型機械挖鐵礦的轟鳴也晝夜不停,黃石這座“一半山水一半城”的寶地後來逐漸被籠罩在漫天灰塵當中。

加急【湖北】【看長江之變】黃石丟掉“鐵飯碗” 岩石種樹“穿花衣”

“亞洲第一大天坑”縱深高度相當於一棟148層的樓房 供圖 黃石市委宣傳部

  自三國時期迄今,黃石鐵礦開採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地下蘊藏著78種金屬、非金屬礦産資源。長期資源開採留下了遍佈地表的礦坑、開山塘口和工礦廢棄地,其中最大的“傷疤”便是位於黃石鐵山區的大冶鐵礦東露天採坑。大冶鐵礦東露天採坑面積108萬平方米,最大垂直落差444米,被譽為“亞洲第一天坑”。專家稱,這樣規模的露天採場,是世界礦業史上的一個奇跡,也是黃石礦山公園的最大看點。

  “自1958年投産到2005年結束露天開採,大冶鐵礦東露天採坑累計剝離岩石3.64億噸,若將這些岩石鋪成標準路基,可環繞赤道一圈多;採出的鐵1.3億噸,若將這些鐵礦石全部煉軋成鋼軌,可鋪設220多條京九線;生産的礦山銅32.5萬噸,若將這些銅全部製作成工業常用電纜,可以從地球牽到月球;所採黃金,可製成10克重的項鍊150萬條。”大冶鐵礦原黨委書記高磊曾對大冶鐵礦採礦量有過如此總結。

加急【湖北】【看長江之變】黃石丟掉“鐵飯碗” 岩石種樹“穿花衣”

黃石國家礦山公園內擺放著當年採礦用的運輸車 攝影 胡禮國

  由於長期開採,礦山成了寸草不生的連片廢石排放場,鐵礦排放出的3億多噸的廢石堆成了一座座大岩山。黃石國家礦山公園管理處主任閻紅勇是土生土長的“礦二代”。他説,當時他們都知道,如果一直這樣吃“礦山飯”,最後都會沒飯吃。

  當地礦産資源逐漸枯竭,但礦山人並沒有因此消沉,而是走上了“修復環境、改造環境、治理環境、再造環境”的科學發展之路,全力打造“森林化礦山”,形成了“礦在園中、園在綠中、綠在畫中”的生態環保格局。大冶鐵礦聯合相關科研院所,成立專業綠化隊伍,累計在露天採礦廢棄的岩石堆上種植生態復墾林,創造出在石頭上種樹的奇跡。閻紅勇回憶説,當時岩石上種樹出現了許多“父子兵”“娘子軍”“白髮團”等志願者。經過黃石人十五年來的努力,礦山人在廢石場上種出了面積達247萬平方米的刺槐,這裡一躍成為亞洲最大的硬岩復墾林。每年槐花綻放時節,這裡便成為遊客賞花觀景的熱鬧去處。

加急【湖北】【看長江之變】黃石丟掉“鐵飯碗” 岩石種樹“穿花衣”

黃石國家礦山公園內用廢棄的鐵料鑄成的雕像成為獨特的景觀 供圖 黃石市委宣傳部

  曾經的世界級規模的黃石礦山露天採石場,如今已變身為以“天坑”為中心,擁有礦冶博覽、井下探幽、天坑飛索、石海綠洲等十大景觀的礦山公園。礦山公園的遊客量從最初的一年2萬人增長到現在20萬左右,旅遊讓礦區人看到新希望。礦山公園又相繼開發了楚天香谷、田園親子遊等項目。昔日的荒山變成花海,過去的採礦人變成採花人。除了自然景觀,黃石正著力打造包括黃石銅綠山古銅礦遺址、漢冶萍煤鐵廠礦舊址、華新水泥廠舊址等特色景區為代表的“湖北黃石工業遺産片區”,使工業旅遊成為黃石的一張亮麗名片。據閻紅勇介紹,下一步,要讓人們直通“天坑”底部,實地觀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與時俱進的黃石人,從來不缺少人定勝天的勇氣,既然可以深挖到400多米的地底,也可以在無土的岩石上種樹。壯士斷腕的決心和自力更生的自信,讓黃石放下“鐵飯碗”後依舊生機勃發,實現了從“光灰城市”到“宜居城市”的轉變。城中的磁湖、月亮山與過境的長江交相輝映,燕子再次銜春泥歸來,唱響春天讚歌。

加急【湖北】【看長江之變】黃石丟掉“鐵飯碗” 岩石種樹“穿花衣”

根據比例復原的礦區樣貌如今已經全部種上了綠植 攝影 胡禮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