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熱議高品質發展 湖北省2019年為企業減負超1500億元
1月12日下午,湖北省兩會首場新聞發佈會在武漢洪山禮堂舉行,聚焦“譜寫新時代湖北高品質發展新篇章”。據介紹,2019年,湖北省經濟總體平穩、穩中向好,高品質發展取得新進展。2019年為企業減負超1500億元。
營商環境評價將擴大到縣市區
“湖北省經濟發展韌性更強、基礎更好。”湖北省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謝高波介紹,2019年1-11月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0.6%,在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背景下,湖北省經濟增速始終保持高於全國、中部領先態勢,為實現高品質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區域協調發展有新提升,縣域經濟實力進一步壯大,大冶、仙桃、棗陽、潛江、宜都、漢川、天門、枝江等8個縣市進入全國百強縣,武漢市獲批國家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
營商環境更優化,開展市州營商環境評價,出臺第四輪降成本政策,全年降低企業成本累計超過1500億元。全年凈增各類市場主體38萬戶左右。
謝高波表示,2020年,湖北省營商環境評價將進一步擴大覆蓋面,從市州逐步擴大到縣(市、區)。
高品質發展成效列全國第一方陣
“就增長水準而言,過去5年,湖北省GDP先後突破2萬億元、3萬億元,2020年將跨過4萬億元大關。”
“就區域發展格局而言,湖北省GDP千億元以上城市由4個增加到9個,2018年3個城市進入全國GDP前100名。”
“就産業轉型而言,湖北省千億元産業由9個增加到17個,有力推進了四大國家級産業基地和十大重點産業建設。”
湖北省政協常委、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鄒薇在發佈會上表示,根據綜合分析和評估,湖北高品質發展的成效已位居全國第一方陣。
鄒薇認為,湖北正處在推進高品質發展的戰略機遇期,也是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的關鍵時期。“進入經濟新常態以來,湖北在穩步增長、結構轉型、動能轉化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效。”
以高鐵效應推動高品質發展
2019年11月29日,漢十高鐵正式開通,標誌著十堰進入高鐵時代。
“高鐵的開通,為十堰高品質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省人大代表、十堰市委副書記、市長陳新武表示,漢十高鐵的開通,帶動了各要素高速流動、多業態深度融合,促進十堰旅遊業、現代物流産業等爆髮式發展。未來十堰市將把握高鐵帶來的巨大商機,加快把生態文化旅遊業打造成為第二大支柱産業,努力將十堰建成湖北向西開放的“橋頭堡”和內陸開放新高地。
謝高波介紹,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省發改委將大力度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新開工西安至十堰高鐵、西氣東輸三線湖北段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
“芯屏端網”企業近400家
“在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有新成效。”謝高波介紹,湖北省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和高技術製造業投資預計分別增長15.6%和17.6%,新增高技術企業1300家以上,“芯屏端網”企業近400家,産業規模突破3000億元。
“2019年,國家記憶體基地項目基於自主知識産權研發生産的64層三維快閃記憶體産品已實現量産。”湖北省政協委員、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楊道虹介紹,隨著國家記憶體基地項目一期的實施,區域産業帶動成效初顯。
楊道虹表示,當前以及今後一段時間,他們的首要任務是推進産能爬坡,如期達成月産能10萬片,並儘快啟動二期建設,建成30萬片/月産能,提升國家記憶體基地的規模效應,帶動全省産業發展。
減稅降費為企業高品質發展賦能
“作為製造業高新技術企業,京山輕機2019年享受減稅降費紅利約1200萬元。”李健説,“一攬子”減稅降費政策,有效提升了公司加大研發創新的熱情。
湖北正在加快落地降低增值稅稅率、下調社保費率、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等“一攬子”減稅降費政策。2019年前三個季度,湖北省民營企業享受減免稅184億元,享受加計扣除273.14億元。李健説,“這些措施有效減輕了市場主體負擔,實實在在為民企轉型升級和高品質發展賦能。”
在融資方面,省委、省政府優先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甚至融不到資的問題,同時逐步降低融資成本。採取股債並舉、成立救助基金等辦法,以市場化、專業化的方式馳援民營企業。
據介紹,湖北在聚焦優化營商環境、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上,湖北省“一網通辦”基本實現,政務服務事項可網辦率達98.4%,全年降低企業成本累計超過1500億元,凈增各類市場主體38萬戶左右。
2020年,湖北省將圍繞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著力保持經濟平穩運行、著力打好三大攻堅戰、提升産業基礎能力和産業鏈水準、推進重大戰略舉措落地落實、優化營商環境、保障和改善民生。(周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