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你還祭祖嗎?海南一名記者的祭祖故事

2017-03-29 16:15:14|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編輯:陳愛暖 |責編:張曦晛

  清明祭祖掃墓,是中華民族綿延數千年的習俗,可以慎終追遠,敦親睦族,有些海外遊子甚至會千里迢迢回鄉祭祖。但也有人覺得,現在有的年輕人對清明節沒概念,祭拜先人的民眾鮮有年輕人的身影。清明將至,人民網海南頻道採訪了海南當地年輕人,講述自己的祭祖故事,同時也邀請了海南著名評論家馬良,談談對年輕人不祭祖的這一文化現象的看法。

  一名記者的祭祖故事:我很羨慕別人有爺爺

  李崇育是海南《法制時報》社一名記者,今年33歲的他祖籍海南萬寧,3月28日,李崇育向人民網海南頻道講述了自己的祭祖故事。以下是李崇育口述文字實錄。

  每年清明節,我都會和爸爸一道祭拜,我的爺爺,他的父親。爸爸每年都會説同樣的話:“城英公(爺爺的名字叫李城英),子孫來看你了,你要保護他們,事事順利。”然後斟滿酒、上香、祭拜,然後墳上壓燒紙。

  每當這個時候,我總看見老爸默默的點起一根煙,他那個轉身背向我的背影充滿無盡的哀愁。

  其實爸爸不知道爺爺長什麼樣子,因為在1950年,他剛一歲還不會走路坐在木轎子裏的時候,他的父親已經走了,沒有留下任何一張相片。

  在那個缺吃缺穿的年代,成為寡婦的奶奶,艱難地一把屎一把尿把她兒子養大。爸爸説,在他記事起就經常挨餓,他上面還有兩個姐姐,在奶奶出去幹活掙工分的時候,三姐弟經常風餐露宿,去河裏面抓魚來充饑,每回抓到只小魚都興高采烈,在六十年代那個時期是南方大饑荒,挨餓的村民也多,因為在鄉下,還有小河,小溪,山林,沒有史料記載的那樣挖草根、剝樹皮為食,繼以“觀音土”充饑。

  爸爸回憶説,他跟姐姐們去抓魚的時候,小小的淺溪中,有時站滿了挨餓光腳的村民。河溪能吃的已經抓完吃盡。

  找不到吃的的時候,三姐弟會餓到連路都走不了,那時候吃上一碗熱騰騰的米飯,是一種奢望。村民之間彼此問候的話是“今天你吃了嗎?”。總之,那時候的生活是苦、餓、貧。

  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他們仍然能生存下來,並長大成人。這放在現在是不敢想像的。

  他們三姐弟後來都各自有自己的家庭。生活也有了起色。

  再後來,有了我,從我一齣生,我就不知道什麼叫爺爺?爺爺是什麼?在我六歲那年,在當地的幼兒園上學,看到別的小朋友都有爺爺護送著上學,我才恍然大悟,原來爺爺就是送你上學,給你買好吃的,可以向他撒嬌哭鬧的那個人。為什麼我沒有這樣的人在我身邊?爺爺你在哪?

  識字以後,我能見到爺爺名字的兩個地方,一個是族譜上,另一個在冰冷的墓碑上。那個寫著“李城英”的漢字的人,是我這一生也沒見過的爺爺。

  2017年的清明節快到了,爺爺,如果您泉下有知,會問我話:“孫子你羨慕什麼?”我會哭泣地告訴您:“我很羨慕別人有爺爺!”

  評論家談年輕人鮮有祭祖:既要理解,更要傳承

  在年輕人傳承中國祭祖文化的同時,也有人覺得,有的年輕人對清明節沒概念,祭拜先人的民眾鮮有年輕人的身影。對此,海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馬良提出了他對這一現象的看法。

  馬良説:“一方面,從歷史發展而言,我們文化出現過斷層,不要説年輕人,就是我們這一代,祭祖曾被當做‘封建迷信’批,這一習俗隨著國人對傳統文化的重視,有所回歸,年輕人接受,仍有個過程。另一面,有些地方把這一習俗弄得儀式繁瑣,也不招年輕人待見。其實祭祖與其重形式,不如重內心。”

  馬良表示,孔子説:“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強調的更多的不是儀式,而是內心。當代社會,流動性很大,清明有歸家的習俗,但也有很多人只能以“遙祭”的形式緬懷先祖,這其中就有不少外出創業的年輕人。所以,個人覺得,首先要理解,當然,年輕人也要從內心認識到傳統習俗文化的悠久深厚博大之處。所謂傳統,是靠一代一代人傳承下去的,傳了那麼多代,自有道理。好的傳統還得靠年輕人傳承下去。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