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富美鶴壁:一座從詩經裏走出來的城市

2019-09-13 16:45:58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報道(丁旭):“一條大街一崗樓,一個警察看兩頭”,是鶴壁建市初期的真實寫照。9月12日,在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上,中共鶴壁市委書記馬富國介紹説。

  鶴壁因“仙鶴棲于南山峭壁”而得名。“淇水湯湯,漸車帷裳”、“淇水滺滺,檜楫松舟”, 這是《詩經》裏描繪淇水風光的經典名句,所説的淇水,就是現在的鶴壁市穿城而過的淇河。

【河南原創】【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富美鶴壁:一座從詩經裏走出來的城市

鶴壁千鶴湖 供圖 鶴壁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建市62年來,鶴壁發生了滄桑巨變。政治領航、鑄魂補鈣、隊伍培強、擔當出彩、強基固本、激濁揚清、引領融合等“七項工程”是鶴壁翻天覆地“五變”的“引擎”。

  實力由“弱”變“強”

  建市之初,鶴壁GDP只有0.51億元、人均GDP僅為84元,可謂底子薄、基礎差。2018年,鶴壁全市GDP達到861.9億元、是建市之初的1690倍,人均GDP達到53063元、是建市之初的632倍。

  “全國産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全國城鄉融合發展示範區、全國全域生態環保示範區、全省高品質發展體制機制示範區、全省營商環境示範區等“五個示範區”是鶴壁高品質發展的“加速器”。 目前,鶴壁城鎮化率穩居全省第三,鄉村振興現實基礎排名全省第二,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水準全省第一;營商環境位居全省前列,城市影響力、美譽度不斷提升。

  産業由“單”變“多”

  鶴壁因煤而建,建市之初産業“一煤獨大”。2018年,鶴壁煤炭産業佔工業比重下降到10.6%,高新技術産業佔比達到39.6%,産業格局由“一煤獨大”轉變為汽車電子電器與新能源汽車、清潔能源與新材料、綠色食品、鎂精深加工、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多業並舉”。

  近年來,鶴壁市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按照河南省委對鶴壁提出的轉型發展的定位,大力實施産業轉型、城鄉轉型、農業轉型、生態轉型、社會轉型,著力推動品質、效率和動力變革,積極探索具有鶴壁特色的轉型發展之路。通過改造升級傳統産業、培育發展新興産業,讓鶴壁産業格局煥然一新,告別了煤炭工業“一支獨大”的産業格局,走出了一條多個産業協同並進的産業轉型升級之路,實現了由“煤城”向“綠城”的華麗嬗變。煤炭行業佔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由2012年的17.1%下降到2018年的10.6%,高新技術産業佔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由2012年的23.5%提高到2018年的39.6%,第三産業佔生産總值的比重,由2012年的18%提高到2018年的30.1%。

   城市由“小”變“大”

  “一條大街一崗樓,一個警察看兩頭”,是鶴壁建市初期的真實寫照。後來,鶴壁市中心城區經歷了三次南遷,城市格局不斷優化。如今,鶴壁市區建成區面積達到75.9平方公里,已成為交通四通八達、城鎮星羅棋佈、城鄉相融共生的區域性中心城市。

【河南原創】【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富美鶴壁:一座從詩經裏走出來的城市

鶴壁市鳥瞰圖 供圖 鶴壁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環境由“灰”變“綠”

  作為一座“煤城”,“灰濛濛、黑乎乎、臟兮兮”,一度是鶴壁的“主色調”。如今的鶴壁,山水交融、藍綠交織,碧空如洗、淇水如玉,三季有花、四季常綠,森林覆蓋率、城市綠地率、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33.3%、35.94%、41.95%,昔日“煤城”變“綠城”。

  百姓由“窮”變“富”

  據馬富國介紹,建市之初,老百姓的物質生活極其匱乏,兜裏沒錢、心裏沒底。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老百姓的生活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2018年,鶴壁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4093元、居全省第5位。全市貧困村由103個降至12個,貧困發生率由5.1%下降到0.99%。

  鶴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高端化、綠色化、智慧化、融合化為方向,以轉型發展攻堅行動、“三大改造”等為抓手,積極改造升級傳統産業,著力引導企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建設汽車電子電器與新能源汽車、清潔能源與新材料、綠色食品三個千億級産業基地,打造全國重要的鎂精深加工産業基地。目前,鶴壁市汽車線束和電子插接件國內市場佔有率超過20%,丁二酸酐産能國內第一,煤焦油深加工、無機膜材料、石油裂解催化劑等裝置水準全國領先,橡膠促進劑、離子交換樹脂産量位居全國前列,尼龍66特種纖維填補了國內空白,雞肉産品出口占全省90%以上,永達公司成為了中國航天員專用食品供應商。此外,圍繞打造“中國鎂谷”,鶴壁還著力推進高品質鎂和鎂合金終端産品發展,擁有了全國先進的鎂冶煉技術、大規模的鎂綜合加工能力和完整的鎂産業鏈條。

  馬富國表示,“産業富、百姓富、精神富,城鄉美、生態美、和諧美”是如今富美鶴壁的真實寫照。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