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古到今:文脈河世代流傳

2019-11-15 10:43:11  來源:河南日報  責編:石麗敏

由古到今:文脈河世代流傳

遊客在三門峽市陜州地坑院遊玩。 本報記者 聶冬晗 攝

  如果你隨便問一個中國的小學生,會背“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嗎?他肯定張口即來。這首千年古詩對絕大部分中國孩子來説只是啟蒙,他們從小就背誦唐詩宋詞,即使是數千年前的《詩經》《楚辭》也能朗朗上口。

  這個提問從側面引發一個更為嚴肅的話題——中華文明5000年曆史源遠流長,為何能一直綿延不斷、流傳至今?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中華文明的搖籃。毛澤東曾經説過:“沒有黃河就沒有我們這個民族。”在5000年的中華文明史中,河南作為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長達3000多年。從點燃中華文明第一縷曙光的仰韶文化,到黃帝在靈寶荊山下鑄鼎祭天,從二里頭夏都遺址揭開“最早的中國”的神秘面紗,到“絲綢之路”唯一道路遺址的崤函古道,黃河文化和中華文明水乳交融,不可分割。

  跟隨2019“走進黃河”採訪團的腳步,我們融入母親河的懷抱,感受她跳動的脈搏,一路走,一路看,試圖尋找黃河文化數千年世代流傳的奧秘。

  農民作家回鄉講解地坑院

  11月9日,黃河岸邊的一個小院子裏人頭攢動。這裡就是陜州地坑院。

  小巧的耳麥、精緻的喇叭,與濃重的豫西口音、滿臉的褶子、一身土土的裝扮,怎麼看怎麼不搭。可是,66歲的贠石讓是這裡貨真價實的講解員。

  看到地坑院裏的黑色剪紙,一個遊客問:“之前見的剪紙都是紅色的,這裡為啥是黑色的?有啥講究嗎?”“這裡面的講究可多了。”贠石讓不慌不忙,笑瞇瞇地解釋。地坑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6000多年前,具有“地平線下古村落,人類穴居活化石”的美譽。黑色剪紙主要集中在陜州西張村鎮南溝村,這裡原名“夏官村”,剪紙藝術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夏商時代。而黑色是夏朝的國色,代表莊重,夏商周遺風尚黑,所以這裡的黑色剪紙一直沿用至今。

  廣博的知識,風趣的語言,解説不再是程式化的一成不變,而是不落俗套,老贠成了最受歡迎的解説員。

  他的經歷頗為坎坷:當過兵,打過工,只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他熱愛寫作,筆耕不輟。“53歲的時候,壓抑不住創作的熱情,我就白天跟工友們扛沙袋,晚上堅持寫作。”老贠説。字不會寫還好,可以查字典,可對於詞語和寫作手法的問題,他就只能先記下來,回家的時候問孫子孫女。不會打字,孫子放學回來一有空就幫他打稿子,糾正錯別字和病句。就這樣,經過6年、2000多個日夜的辛勤筆耕,他的第一部長篇紀實小説《乾山風雲》終於寫就。截至目前,他已經出版了兩本書,還曾經獲得“五個一工程獎”,成了一名農民作家。

  4年前,地坑院景區開始建設;2年前,老贠自願回來當講解員。他這樣解釋回來的原因:“我就是土生土長的地坑院人,在這裡出生、長大、娶妻生子,祖祖輩輩都在這裡生活,感情很深,葉落總要歸根。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年輕人都搬到地面上了,進了城,現在地坑院裏住的大都是老頭老太太,這麼悠久的歷史和文化要是就此斷了,實在太可惜。”於是,他一邊當講解員,一邊潛心研究地坑院文化。親身的生活經歷和淵博的知識積累相結合,農民作家的講解樸實而生動。“你看,地坑院冬暖夏涼,避風擋雨,非常實用。”他説著,身後迅速又聚集起了一大群遊客。

  80後的導遊高玉潔是大營鎮官莊村人,幼時在地坑院長大,兩年前她放棄城市四星級酒店待遇優渥的工作回到家鄉,在景區當導遊。既能守在丈夫孩子身邊,又能講家鄉的故事,小高對目前的生活很滿意。“原來這裡十年九旱,莊稼收成差,老百姓很窮。現在200多名鄉親在景區就地打工,變身廚師、服務員、保安、保潔,按月領工資,日子越過越舒心了”。

  不僅如此,景區內百味巷匯聚三省特色美食,“陜州十碗席”香氣四溢;百藝院巧匠匯集,“陜州鑼鼓書”“捶草印花”“陜州澄泥硯”精品不斷;利用地熱資源,地坑院裏泡溫泉吸引了眾多遊客。集旅遊觀光、休閒度假、文化體驗于一體,地坑院賓客絡繹不絕,成為旅遊界的一匹“黑馬”。

  除了地坑院,位於黃河之畔的三門峽文化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在與記者們交流的座談會上,三門峽市委書記劉南昌説,按照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的國家戰略要求,市裏打算積極保護、傳承、弘揚好黃河文化,這就需要做好頂層設計、統籌謀劃。做好黃河文物保護開發,叫響三門峽黃河文化旅遊品牌,目前重大專項課題研究正在進行。

  博物館特設文物修復區

  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兩腳一踩就是秦磚漢瓦。

  借助媒體的力量,上個月剛開館的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迅速成為“打卡勝地”。11月10日,來參觀的遊客在博物館前排成一條長龍。憑有效身份證件,就可以免費領取入場券,零門檻讓這裡人氣爆棚。

  來自洛陽的王女士一家老小5個人都來參觀,“特意開了半個多小時車來的,這是家門口的博物館嘛,也想讓上小學的孩子來看看‘最早的中國’。”她笑著説。

  86歲的李老漢一頭白髮在人群中十分顯眼,精神矍鑠,“我是跟幾個老夥伴一起來的,夏王朝就在老家河南,咱驕傲得很吶。”

  “現在展示在大家面前的文物,名叫鑲嵌綠松石獸面紋銅牌飾,是二里頭遺址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解説員韓金菊曾經當過老師,不疾不徐的語氣和親切的笑容,使她格外受歡迎。為了讓觀眾“零距離”感受夏都魅力,讓厚重的古代文明“活”起來,除了VR體驗、互動遊戲、視頻播放之外,博物館設置了開放性的文物修復區,這裡吸引了大量帶孩子的家長們。小韓解釋道,前兩年有部《我在故宮修文物》特別火,看了文物修復工作人員精湛的技藝,不少人對這個行業産生興趣。但是,要做文物修復師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牽涉多個學科,比如地理、環境、生物、繪畫、書法等,更需要的是淡泊名利、耐得住寂寞、有甘於奉獻的精神。二里頭出土文物近萬件,很多是陶器,需要專業陶瓷醫生來修復、拼接後才能更好地展示。孩子們目不轉睛地盯著專業人員的操作,好奇、喜歡、著迷,興趣的火種自此撒入他們稚嫩的心靈。小韓説:“希望通過這種形式,讓親近歷史、傳承文化的種子廣泛播撒出去,讓考古事業後繼有人。”

  博物館宣教科科長白雪説,培養文化自信,真正讓文化起到培根鑄魂的作用,必須得從孩子抓起,這也是博物館開設文物修復區的初衷。

  看到這裡,我們對燦爛悠久的中華文明和黃河文化延續至今有了更深入的思考。答案,或許從老贠或者小高自願返鄉接續傳承,或許從博物館特設文物修復區的良苦用心,或許從地方政府認真慎重地通盤考慮上面,窺見端倪。除此之外,為了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造福兩岸百姓,新安縣百姓心甘情願搬離故土,到孟州安了家,把日子過得熱氣騰騰;還有武陟人民變廢為寶,把黃河泥沙製作成澄泥硯、塤等物件,購買者眾多……

  中華文明和黃河文化,從源頭湯湯而來,在不知不覺中融入現代旅遊、餐飲、商貿等新業態,與時代同頻共振,與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息息相關,匯聚起了強大的合力,文脈之河煥發出新的魅力,熠熠生輝。

  心中有來處,腳下便有根。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河南時,就保護和傳承黃河文化做出重要指示,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為了讓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落地生根,河南省委下發通知,將積極打造華夏曆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全面啟動黃河母親地標復興,擦亮黃河符號,把她建設成傳承歷史的文脈之河,守護好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條文脈之河,伴隨著光輝燦爛的中華文明汩汩流淌,生生不息,世代流傳。(記者 李英華)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