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女娃”挑起“千斤擔” ——記陜西省富縣榆樹村第一書記張文妮

2017-06-27 10:20:48|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張曦晛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劉君慧):陜西省富縣榆樹村,古稱鄜州,位於廣袤無垠的黃土高坡。在這個古樸的村落,卻有這樣一位駐村書記——張文妮,用自己看似弱不禁風的身體挑起了榆樹村“第一書記”的千斤重擔,用行動來詮釋黨的敢為人先、為人民服務的理念。

       據了解,張文妮是位90後的大學生公務員,陜西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代表,2015年6月被延安市委組織部選派到陜西省富縣張村驛鎮榆樹村擔任第一書記兼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

  

  榆樹村山地蘋果園旁新修的生産路 (李瑞 攝)

  初來:以身作則 敢為人先

    “我當時想,張文妮作為一個城裏娃,剛從大學畢業到單位工作沒有幾年,20多歲的碎娃能有多大的能耐,不可能把這個爛攤子給弄好!可是,沒想到這個碎娃真弄成事了。她能把農民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去做!這娃,隨和、平易近人,把農民當親人、家人,給我們解疙瘩、化矛盾、跑項目、辦實事,這樣的‘第一書記’是百姓需要的好帶頭人、好黨員。”現任榆樹村黨支部書記緱平在千畝山地蘋果示範園深有感觸地説。

  

  村民魏歲鳳為張文妮捧出自家的櫻桃 (李瑞 攝)

  在貧困戶魏歲鳳的家裏,魏歲鳳端著滿滿一碗櫻桃,對站在她身邊的張文妮説:“這是我特意給你留的,今天上午你不來,我就準備給你送到隊裏去,要不下午娃娃們回來都吃光了。”村民們如是説道,這位陜北的女娃娃自入榆樹村以來,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名共産黨員,一名被組織下派的第一書記。700多個日日夜夜,她心繫老百姓,默默無聞,兢兢業業,一絲不茍地撲在工作上,抓黨建、帶班子,抓項目、謀發展,抓産業、促脫貧,把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子搞的紅火熱鬧,遠近聞名。據了解,榆樹村地域特別獨特,風景秀美,民風淳樸。全村現共有7個村民小組,408戶,1354人,耕地面積2631畝,距富縣縣城70多公里,全村共有黨員54人,精準扶貧戶79戶,239人。

       張文妮説:“我是新黨員,也是被組織任命為富縣張村驛鎮榆樹村的第一書記,革命聖地延安有太多的精神食糧讓我這名新黨員去汲取,去武裝我的思想,指引著我用為人民服務的真摯情懷去踐行我的入黨誓言。”談起當初剛來榆樹村上任,張文妮印象深刻。剛進榆樹村委會時,村委會的班子癱瘓了,辭職信也遞到鎮上了。面對這些,張文妮沒有退縮,她舉起延安市委組織部發放的印有紅紅的黨徽,寫著第一書記的公文包給鄉親們説,“你們的事情上面都知道了,現在派我當你們的第一書記就是給你們解決問題來的,不管你們找省、市、縣領導,問題最終還是要靠最了解情況的基層領導來解決的,懇求大爺大嬸相信我,給我時間來證明我這第一書記是真心給鄉親們來辦實事的。”村民眾説紛紜:“你一個碎娃有這個能耐嗎?”“簡直是説笑話哩!一個女娃娃,哪能管了咱們的事,快回去算了”……吵嚷過後,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勸上訪的村民,“既然敢來咱們村,就説明人家有勇氣和底氣了,咱們就相信這娃一回,如不成,再去上訪也不遲。”

  實幹:穩中求進 實事求是

  看著破破爛爛的村支部,張文妮暗暗下決心,一定要給鄉親們幹實事。眼下最重要的是先要求穩定,把矛盾找出來,讓群眾看到希望,找回對組織的信任。為此,她挨家挨戶了解實際情況後,果斷作出決定,費盡週折幹了四件事,一下子就讓鄉親們刮目相看。一是村裏的大喇叭又響起了;二是村支部有了打字影印機,村民們再也不用自己掏錢去鎮上打字複印了;三是她與54名黨員深入交談,積極向富縣張村驛鎮黨委彙報情況,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配合縣、鎮抽調20多人的工作組于2015年7月進駐榆樹村,用整整45天的時間進行走訪調查,核實問題,查財務、清資産、理矛盾、化糾紛,妥善地解決了部分群眾反映強烈的賬務、土地等各種問題;四是要辭職的村主任緱紅兵也被説服了,與張文妮立下盟約,願意出來當村主任了。在他看來,張文妮身上有一心一意為民服務的情懷,大公無私,有魄力、有擔當、有共産黨員的本色。她敢與他立盟約,給全村千畝山地蘋果修生産路。

       榆樹村是富縣遠近聞名的山地蘋果村。山地果園面積達1186畝,發展勢頭較好,但山高路遠成了制約山地蘋果産業發展。面對此情況,張文妮馬上將制約榆樹村山地蘋果發展的短板一一整理、形成報告,向派出單位主管領導彙報調研情況,並與兩委會班子成員多次到派出單位講困難、求幫助,引起了延安市城市管理局黨委高度重視。相關領導先後六次到榆樹村實地查看,座談討論,決定拿出資金進行幫扶,並派出技術骨幹進行勘察、設計果園生産線路。資金、項目有了著落,壓在這個女娃娃第一書記心頭上的石頭也落了地。為了把好事辦好,她帶領黨員和村民,一身土一身泥日夜奮戰在修路第一線。一個月下來,一條2.5公里長的山地果園生産砂石路建成。隨後,養護修建了17.4公里生産路。接著又馬不停蹄地修建了3個山地果園(面積1000畝)旱垣引水上山灌溉系統。張文妮還不罷休,在此基礎上,爭取和協調到地膜、化肥等果園管理物資(約13萬元)發放給果農,並組織群眾集中學習果園管理技術,解決了蘋果運不出去、技術匱乏、投入短缺的難題。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張文妮懂得光靠輸血不算真扶貧,為把扶貧真正做到精準,她下了一番苦心。對榆樹村79戶貧困戶,張文妮帶領扶貧工作隊堅持公開推選、建檔立卡、動態管理,一戶一策,對症下藥。尊重貧困戶意願,安置32戶貧困戶,併為每戶貧困戶發放1000—4000元農資補貼款,開出一份項目清單,讓貧困戶自己選擇,鼓勵發展蘋果産業和畜牧養殖。在各項扶貧項目落實中,累計協調解決貧困戶務工30余人。

  為了使榆樹村有長足的發展,張文妮邀請富縣、鎮主管部門領導到榆樹村現場觀摩基層黨建、脫貧攻堅工作,及時彙報自己的思路、想法,多次召開黨員、村民座談會,帶領村民“走出去”,赴産業發展示範村、農高會實地考察學習。針對村民的發展意願,把培育産業作為村民脫貧致富的廣闊路徑,謀劃出“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貧困戶+農戶”的發展模式,2016年,打造400畝蘋果示範園,建成了50畝地膜紅薯實驗田,2017年,帶領村民發展農業産業,協調發放了2000袋有機肥,打造了千畝高粱種植區,發展“一村一品”,還培育了一家散養雞養殖合作社,吸納貧困戶加入,多渠道為村民謀路子、想辦法,為榆樹村父老鄉親描繪出了一幅看得見的致富藍圖。

  

  張文妮幫助村民何明英給蘋果套袋 (李瑞 攝)

  脫貧:喚醒了榆樹村人的“富裕夢”

  張文妮知道,榆樹村的脫貧攻堅戰不能靠她一個人戰鬥,協調整合各方力量,才是脫貧攻堅戰的堅實後盾。張文妮不敢掉以輕心,充分利用資源優勢,為村子制定了三年規劃與一年計劃,以提高村民的收入、改善村級基礎設施、提升村容村貌等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為出發點。協調民營企業給村裏安裝路燈303套,並援助5年電費;聯繫陜西省、市環保系統,為村裏申請到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項目180萬元,用於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修建垃圾處理廠、垃圾臺等;改造村組電網,安裝了變壓器;修建蓄水池30立方米、村組排水設施2千米,鋪設村級自來水管網1500米;綠化村組兩旁道路;硬化巷道200米。2017年,帶領黨員幹部群眾,協調體育健身器材,改建廢棄小學為活動廣場。經過一番努力,榆樹村完全變了樣,村民對她的態度從視而不見變成默默支持,黨員幹部作風明顯轉變,基礎設施逐漸完善,主導産業加快發展,人心思進、人心思變的氛圍正在形成。

  進百家門、坐百家炕。在物質扶貧的同時,張文妮不忘精神扶貧,她緊緊依靠群眾,徹底整治全村巷道衛生,聘用貧困戶為村舍保潔員,老黨員為督導員,形成衛生管理長效機制;邀請延安市人民醫院進村義診,同群眾代表討論修訂村規民約,邀請道德模範公益協會進村宣講,經常組織孝親敬老活動,加強群眾精神文明建設,弘揚文明新風,營造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圍。自2016年春節以來,村民們不再像過去那樣一家一戶拜年,而是將村裏的老人們接到黨員活動室,舉辦“主題年拜會”,集體拜年。2017年第二屆年拜會時,村裏外出的姑娘小夥們,紛紛獻計獻策,出錢出力,黨員活動室豎起了彩旗,搭起了餐廳,還在2016年扶貧援助的路燈上挂上了紅燈籠,村子被“紅紅火火”地裝扮了起來。剛剛回家和父母過完年的張文妮大年初一一大早就趕回了村裏和村民們一起參加年拜會。村民們紛紛表示,咱村的“年拜會”要熱熱鬧鬧地辦下去,一年比一年好,不能對不起張文妮的一片苦心。

  有付出、就有回報,有耕耘、就有收穫。在第一書記張文妮的帶領下,榆樹村順利實現了“後進”類村升級晉檔為“一般”類村,完成了小村並大村,完成了省定貧困村的脫貧摘帽任務。2016年9月,張文妮也被陜西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推薦為全國脫貧攻堅貢獻獎候選人;11月當選為中國共産黨延安市第五次黨代會代表;2017年,她先後被授予陜西省、延安市“三八”紅旗手、陜西省優秀“第一書記”榮譽稱號;2017年4月,當選為陜西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代表。

  面對成績,張文妮説:“這些都是黨組織和鄉親們信任的結果,説實話,到農村挂職鍛鍊給我上了一堂彌足珍貴的人生課,將會影響我的一生。這段經歷也是一堂生動的黨課,讓我受益一生。”榆樹村的鄉親們也知道,延安市58名下派的第一書記大部分都回去了,但他們真希望組織再把這個敢想敢幹,心存百姓的第一書記留下,因為,太多的項目和事情等著文妮來完成。還因為,榆樹村百姓信任和佩服這個第一書記!

  

  張文妮與現任榆樹村支部書記緱平商討山地蘋果産業發展規劃 (李瑞 攝)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