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近二十年實幹促使黃土溝壑變成綠水青山

2018-10-16 16:29:1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編者按:天道酬勤,春華秋實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也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週年。40年來伴隨著改革的春風,陜西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陜西提出的“追趕超越”定位和“五個紮實”要求,緊抓“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用心講好陜西故事。近日,圍繞改革開放40週年,國際在線陜西頻道特策劃“改革開放四十年 見證魅力延安”主題採訪活動,走進延安各個區縣,了解延安改革開放以來的新風貌、新成就。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羅赟鵬):1999年,四川、陜西、甘肅3省率先開展了退耕還林試點,由此揭開了中國退耕還林的序幕。陜西延安地處黃河中游,黃土高原的中南地區,是踐行國家退耕還林生態發展政策的較早地區,從1999年開始這片土地上的人民為將黃山荒山變成綠水青山,積極踐行國家政策,進行“退耕還林,封山綠化,以糧代賑,個體承包”,有計劃、分步驟地停止耕種,修復自然生態。近日,國際在線陜西頻道走進延安市,採訪退耕還林的農戶和相關政府人員,了解延安市積極踐行退耕還林致使生態環境由“黃”變“綠”的故事。

  

  延安市延長縣退耕還林前 (供圖 延安市退耕還林工程管理辦公室)

  李海軍是土生土長的延安市寶塔區馮莊鄉薛家灣人,在這片土地上已度過了55個春秋,他就像熟悉自己一樣,熟悉長在這片土地上的一草一木,因為這片土地生態環境的由“黃”變“綠”都有自己的汗水和付出。

  站在薛家灣的山頭,李海軍看著腳下這條綠樹成蔭、果木林立的溝壑感慨道:“20年前,山裏一旦下雨,雨勢稍微大點時,溝內就會泥沙俱下。如遇暴雨,大雨過後滿山瘡痍,村民們更是損失嚴重,生態不斷地惡化,讓人們深受其害。”

  

  延安市延長縣退耕還林後 (供圖 延安市退耕還林工程管理辦公室)

  1999開始國家號召人們進行退耕還林,封山禁牧。從那時起,在延安像李海軍一樣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開始了植樹造林,修復生態的浩大工程。

  延安市退耕還林工程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白志剛,1999年調到延安市林業局工作時他已在延安林業系統工作了十多年。調到市上後白志剛就一心撲在了延安退耕還林上,跑遍了延安各區縣的溝溝山洼,從青絲正茂到兩鬢斑白,見證著延安退耕還林工作的紮實推進。

  

  延安市退耕還林工程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白志剛接受採訪 (攝影 羅赟鵬)

  據白志剛講述,延安從改革開放前就開始 “植樹造林,綠化祖國”,但是由於各種原因,延安生態環境並沒有很大的改觀,反而在一些地方出現“越墾越窮,越窮越墾”,致使生態環境進入一個惡性循環。因此在國家將延安列入退耕還林試點之地後,延安當年(1999年)就退耕還林148萬畝,但這在當時是一個艱巨的任務。

  

  延安市延長縣黑家堡鎮胡家村退耕前 (供圖 延安市退耕還林工程管理辦公室)

  影響退耕還林工作推進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農民退了耕地以後拿什麼養活自己,養活家人。以李海軍為例,其家裏共3口人,需退還耕地4.5畝,少了這些土地就意味著少了全家半年的口糧。像這樣的情況在延安是很常見的,農民賴以生存的土地一時間就要被退還成毫無收成可言的林地,這需要一個接受的過程。可是面對著日益嚴峻的生態形式,退耕還林工作由不得半分拖延。

  其實國家在實施退耕還林時,還制定了相應的補償機制。據了解,國家按照核定的退耕地還林面積,在一定期限內無償向退耕還林者提供適當的補助糧食、種苗造林費和現金(生活費)補助。黃河流域以及北方地區,每畝退耕地每年補助原糧100公斤、現金20元,生態林的至少補助8年,經濟林的補助5年,退耕還草的補助2年。每畝退耕地和宜林荒山荒地補助種苗造林費50元。李海軍全家每年領取退耕還林就能領到720元。

   不過,白志剛表示,即使有了這項補貼政策,但是在前期工作還是很難推進,很大程度上是因老百姓對這項政策保持一種比較遲疑的態度,為此政府工作人員就下鄉跑村、跑社,深入基層,在炕頭、在田野為農民講解政策,並且將積極踐行退耕還林的農戶樹立成典型榜樣,讓他們發揮模範帶頭作用。“以前只知道農民要給國家上交糧食,還沒有聽説過國家會發糧,發錢給農民,人們對此都採取觀望態度,都在想國家是不是真的會給村民糧食以及補貼,直到親眼看到有人從縣上將糧食拉進自家門內,內心的疑慮才被打消。”李海軍説。

  據悉,退耕還林工程涉及延安市28.6萬農戶,124.8萬農村人口,退耕農戶可得到國家退耕還林各項補助資金和成果鞏專項資金共計130.6億元,其中直接兌現農戶113.4億元,成果鞏固專項資金17.2億元。

  據白志剛介紹,延安市通過20年的退耕還林共完成退耕還林面積1077.47萬,佔國土總面積的19.4%。延安森林覆蓋率達到46.35%。植被覆蓋度由2000年的46%提高到2017年的81.3%,提高了35.3%。延安的山川大地實現了由黃到綠的歷史性轉變。城區空氣“優、良”天數從2001年的238天增加到2017年的313天。延安市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程度達到68%。退耕還林前入黃泥沙與2010年以來的7年相比,由每年的2.58億噸降為0.31億噸,降幅88.4%。土壤侵蝕數由每年每平方公里9000噸降為1077噸,降幅為88%。2016年,延安成為國家森林城市。

  

  延安市延長縣黑家堡鎮胡家村退耕後 (供圖 延安市退耕還林工程管理辦公室)

  但是對於農民來説,雖然國家有相應的補償,也就只能勉強糊口,加之土地減少,多出的勞動力不能夠被消解,所以維持生計還需靠外出務工,這與政府提出的的退耕還林戶“穩得住、能致富、不反彈”的要求差距很大。

  為此,延安市把發展退耕還林後續産業作為頭等大事來抓,為了讓李海軍這樣的退耕戶有穩定的致富産業,並早日見到效益,延安市協調多個部門引導教育退耕還林戶把蘋果、蔬菜、養殖等産業作為主導産業,採取外出參觀、專業人士現場講種植、經營技術等,引導退耕戶進行自家經濟結構的優化和調整,實現農民經濟收入來源的多樣化,確保農民收入的穩步增長。

  

  延安市寶塔區馮莊鄉薛家灣村民李海軍接受採訪 (攝影 羅赟鵬)

  李海軍指著山坡的一塊地介紹道:“2017年我家的3.7畝果園已開始零星挂果,當年就賣了5000元,佔家裏年人均純收入的一半多,2018年果樹雖經受了‘倒春寒’,但是防護得當,預計果品收入就能達到1.5萬元左右。”

  據悉,在這一重大惠民工程的實施過程中,延安牢牢牽住以蘋果、蔬萊、養殖為主的農業産業這個牛鼻子,不斷加大投入,促使農業産業得到健康快速發展。截至2017年底,延安市栽植蘋果366萬畝,産量323萬噸,蔬菜種植面積達到42萬畝,産量138.7萬噸,豬、牛、羊等大畜飼養量達到472萬頭(只),家禽飼養量達到915萬隻,規模養殖場達到1609個,造度規模養殖場1.25萬個,第一産業實現增加值119.9億元,退耕還林工程實施後,加快了延安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步伐,2011年,農業部命名延安為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同時,也把延安農民從禁重的勞動中解出來,讓他們由廣種薄收變成穩定增收。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退耕前1998年的1356元提高到2017年的11525元,超過陜西省平均水準。

  

  延安市寶塔區馮莊鄉薛家灣山壑翠綠 (攝影 羅赟鵬)

  二十年前,延安作為退耕還林的先行試點城市,在黃土高原上拉開了治土防沙的生態綠化工程。在多年的工作中,延安市直面問題,排除萬難,將一片綠色山河還給延安百萬人民。現今延安百姓正在深刻享受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巨大生態效益。今天的延安也正以綠色、生態、青春、靚麗的面容迎接著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展示著延安全新的生態形象。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