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師大:以“西部紅燭精神”鍛鐵成鋼

2019-02-25 11:08:02|來源:光明日報|編輯:王菲|責編:趙瀠溪

  紅燭,人們常用來比喻和讚頌教師的崇高品質。西部紅燭,是陜西師範大學的寫照。紮根西部、教書育人,堅守擔當、奉獻祖國的“西部紅燭精神”,詮釋著陜西師大人的家國情懷。

  “建校70多年來,學校培養各類人才30余萬名,其中約有10萬名學生默默奉獻在西部基礎教育第一線。用忠誠、奉獻和擔當淬煉而成的‘西部紅燭精神’,融入每一位師生的血脈中,成為大家共同的價值追求。”陜西師範大學校長遊旭群深情地説。

  “坐著講課,是對學生的不尊重”

  “我這一輩子,就是圍繞文學做了讀書、教書、寫書3件事。”這是著名古典文學專家、文藝理論家霍松林晚年常説的一句話。從20世紀50年代起,霍松林在陜西師大執教了半個多世紀,先後培養20多名碩士和70余名博士。耄耋之年,霍松林被學校授予“傑出貢獻獎”,他有感而發,寫下“樂育英才渾忘老,秾桃艷李競芬芳”的動人詩章。

  教授章竹君,六十載如一日,站著為本科生上課,從沒有遲到過。這位看起來硬朗、樂觀的老人,體內裝著4個心臟支架,還患有嚴重的痛風病。一次,章竹君痛風發作,每走一步都十分痛苦和吃力。但到了上課時間,在助教的攙扶下,他還是一步步地站到了講臺上。學生們懇請老師坐著授課,章竹君卻説:“坐著講課,是對學生的不尊重。”他還説:“只要你在大學工作,只要你是教授,就必須給本科生上基礎課,因為這是學校裏面最重要的教學工作。只要我還能上,我就要繼續上下去,如果我在講臺上倒下了,那就是我最大的光榮。”

  陜西師大家屬區一間普通的書房裏,堆滿了線裝書和資料。在這裡,教授遲鐸帶領一支逾百人的團隊,用28年時間編纂出《十三經辭典》。在一萬多個日夜裏,大家沒有寒暑假、沒有休息日,一字一字地摳,一詞一詞地磨。2017年,共計15冊、3000多萬字的辭典終於完成,而一心投入編纂事業的遲鐸已滿頭銀絲。

  “百人的編纂團隊,只有緊緊攥成一個拳頭,才能在中國文化的河流中執楫推舟。”説這番話時,遲鐸眼中充滿了堅毅。

  “時刻不忘自己的職責使命”

  “從走上三尺講臺那天起,我便堅定了一個信念:紮根山區,讓自己所教的每一個孩子都能得到全面發展,成為國家建設和家鄉發展的有用人才。”1983年,仰孝升從陜西師大物理系畢業,毅然回到家鄉陜西省商洛市山陽縣教書。那時,許多教師都因環境艱苦、收入微薄相繼離開。仰孝升也曾被西安多所重點中學和南方一些高校高薪聘請,但都被他謝絕了。就這樣,仰孝升在山陽中學講臺上一站就是36年,矢志育人,無怨無悔。2007年,仰孝升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我時刻不忘自己的職責使命,把培養優秀人才作為自己的畢生追求,真正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仰孝升説。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88屆畢業生程彩玲這樣想,也這樣做。從陜西師大外語系畢業後,她回到新疆烏魯木齊八一中學執教,一幹就是31年,帶出了初、高中12屆1300余位學生。2009年,她獲得全國模範教師及巾幗建功立業全國標兵稱號。她説:“西部紅燭精神既是一種傳承,更是一種雙贏。因為我從學生身上體會到了獲得感、幸福感。”

  70多年來,陜西師大所培養的優秀學子何其多,僅2007年國家實行公費師範生政策以來,學校就累計招收公費師範生2.6萬餘人,其中近90%生源來自中西部地區,佔本科總人數的二分之一,佔教育部培養公費師範生總數的四分之一。

  教教人之人,育育才之才。2011年,作為陜西師大首屆公費師範生的王鵬,兌現自己的諾言,回到家鄉陜西省洋縣中學,成為一名高中語文老師。作為黨員教師,2017年以來,王鵬針對3位建檔立卡學生,多次走村入戶,宣講教育脫貧政策,了解學生家庭困難,輔導學生功課,指導學習方法。

  “不僅散發光熱,更要傳遞火種”

  “我校來自西北的公費師範生多,畢業後大部分都留在了西部。”學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主任雒朝梁自豪地説。

  在西北五省區,上至省市重點學校,下至偏遠基層鄉村,無不活躍著陜西師大畢業生的身影。

  “教師鍛鐵成鋼,育木為梁,教雛鳥飛翔。我願像紅燭一樣散發光熱,傳遞火種。”陜西師大第二十屆研究生支教團隊員陜翔説。

  “紅色代表著對黨和國家教育事業的忠誠,燭光凝聚著教師教育的奉獻與執著。”陜西師範大學黨委書記程光旭表示。近些年,學校創新教育引導模式,堅持立德樹人,大力倡導和弘揚“西部紅燭精神”,鼓勵學生到基層幹事創業,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

  為改變西北地區基礎教育薄弱的狀況,學校主動承擔省級、國家級中小學教師培訓任務,盡最大努力滿足所在區域中小學的教師培訓需求。近3年,共承擔和完成教育部“國培計劃”示範性項目25項,中西部項目164項,幼師國培項目19項,陜西省級項目41項,其他省(市、區)級項目、地市(縣)級項目、教育基金會項目和社會類項目160余項。

  在探索服務西部基礎教育新途徑方面,學校深入總結“基礎教育校縣共建”經驗,先後與陜西、青海、寧夏、新疆、西藏等省區教育廳以及甘肅省天水市政府等單位合作,實施教師教育創新實驗區共建活動。同時,以提升基礎教育教學品質為目標,學校組織專家學者開展送教下鄉活動,深入課堂現場指導中小學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實踐,他們的腳步踏遍了西北的大漠邊疆和田野山村。

  當前,學校正在加快籌建西部教師教育創新與培養基地。該基地以西部教師教育研究、卓越教師培養、骨幹教師培訓、教師教育決策諮詢等為主要職能,將為振興西部教師教育、提升西部基礎教育教師隊伍水準提供全方位服務。(記者 張哲浩 楊永林)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