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繪綠水青山間的民生畫卷 ——寧陜縣“三幫三幹”幫扶機制助推脫貧攻堅紀實

2019-09-12 16:53:23|來源:陜西日報|編輯:柳洪華|責編:趙瀅溪

雨後的寧陜縣城。通訊員 楊寧攝

嬰幼兒在寧陜縣城關鎮城南社區養育中心接受免費早教。 通訊員 楊寧攝

工人在寧陜縣城關鎮梨子園養蜂合作社産業園區勞作。 通訊員 楊寧攝

寧陜縣四畝地鎮嚴家坪村的群眾在晾曬豬苓。 通訊員 楊寧攝

寧陜縣新場鎮新場村的貧困群眾在進行免費體檢。 通訊員 陳苗攝

  8月15日,安康寧陜,空氣清新,滿山青翠。長安河穿城而過,不時有白鷺和朱鹮掠過水面。對此,枕水而居的人們早就習以為常。這一切構成了一幅安寧美好的陜南小城美景。

  寧陜縣地處秦嶺腹地,屬革命老區縣,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秦巴山區集中連片扶貧開發縣。2017年,全縣有貧困村40個、貧困人口4476戶11146人,貧困發生率18.77%。

  寧陜縣貧困人口總量雖然不大,但山大溝深、交通不便、基礎條件較差、自然災害頻發等因素,嚴重阻擋了人民群眾邁向小康生活的步伐。

  近年來,寧陜縣在改革創新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出臺有利於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發展的社會政策。尤其是“三幫三幹”幫扶機制,讓幫扶責任縱向涵蓋縣鎮村三級組織、橫向包含各類幫扶主體,全面覆蓋廣大幹部和貧困群眾,有力解決了“誰來幫、誰來幹”“幫什麼、幹什麼”“怎麼幫、怎麼幹”“怎麼獎、怎麼罰”等問題,形成幫扶單位竭力幫、全體幹部盡責幫、社會各界用情幫,領導帶頭幹、幹部紮實幹、群眾主動幹的扶貧格局。

  一手抓制度設計,一手抓落細落實。寧陜通過釋放生態紅利,打造“生態+”扶貧格局,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解決控輟保學、異地就醫難題,精準幫扶取得了顯著效果,有力地促進了高品質脫貧。

  目前,寧陜縣貧困人口減少至2758戶5338人,貧困發生率降至8.99%。2016年、2018年分別獲得全省扶貧績效考核優秀縣稱號。

  生態扶貧

  綠水青山成致富“靠山”

  因為林麝,寧陜四畝地鎮四畝地村村民、寧陜榮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鄧庚上了央視。

  “林麝以前生長在秦嶺山裏,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跟大熊貓一樣珍貴。”7月8日,在央視《創業英雄會》的舞臺上,鄧庚表示,依託秦嶺優質的生態環境,公司已人工養殖林麝300多只,種植飼草500余畝,獲取了林麝顆粒飼料等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3件,又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認定為“全國林下經濟示範基地”。

  2018年,寧陜榮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産值達674萬元。公司通過吸納貧困戶入股、收購群眾提供的林麝飼料、聘用貧困人口務工等方式帶動貧困戶增收,現已帶動65戶貧困戶209人收入顯著提高,貧困人口累計增收48萬元。

  寧陜縣總面積3678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90.2%,歷來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説。

  2007年,隨著《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出臺,寧陜進行了經濟轉型升級,走出一條“生態+”扶貧的新路子。

  如今,在林業産業園區等新型經營主體的帶動下,更多群眾實現脫貧致富。

  城關鎮月河村村民楊停學,三口之家原本幸福美滿。2011年,妻子和兒子先後被確診為腎炎,鉅額的治療費很快把這個家庭拖向貧困的邊緣。為了增加他的收入,2016年12月,縣上將他聘為第一批生態護林員,負責守護20多公頃的山林。像他這樣的生態護林員,寧陜縣共有844名。

  在寧陜縣,生態扶貧政策基本上實現全覆蓋,其中包括退耕還林覆蓋1516戶、生態效益補償覆蓋3463戶。就拿楊停學來説,他每年能獲得生態補償款2000余元、生態護林員工資7000元。

  為了讓群眾掌握致富技能,寧陜縣要求生態護林員每人必須掌握一項林業致富技能,還要把不低於40%的工資用於發展林業産業。按照縣裏研究制定的“山上建園、空中養蜂、林下種藥”的産業發展思路,楊停學家裏先後種下白芨、重樓、豬苓等中藥材共4畝,養殖中蜂40箱,預計今年家庭總收入28萬元。

  近年來,寧陜縣著力打造林下藥材、乾果、苗木花卉、林麝養殖、森林旅遊5大林業産業示範基地,培育壯大林業專業合作社、現代林業園區、家庭林場等新型林業經營主體,引進建成核桃油加工生産線、板栗初加工生産線,推進林麝産業示範縣建設,促成全縣林業産業加速發展。目前,全縣林業産值突破14億元,貧困人口發展林業産業總收入超過3000萬元。

  寧陜縣通過生態保護和建設激活釋放生態紅利,積極探索“生態+”扶貧的新路徑,打造群眾脫貧致富“金飯碗”。

  旅遊扶貧

  生態紅利帶來致富新希望

  6月1日,第八屆中國·大秦嶺(寧陜)山地越野挑戰賽在寧陜縣開幕。來自世界各地的3500多名運動員和戶外運動愛好者,隨著律動的腳步,觀賞、感受秦嶺的別樣風情。

  每年的山地越野挑戰賽是寧陜的盛會。各項賽事活動從6月開始,一直持續到10月,包含馬拉松、垂釣大賽、蘭花文化節、滑雪公開賽、越野跑、自行車賽等。賽事期間,寧陜各鎮都會組織插秧節、美食評選、音樂節、山貨節等特色旅遊文化活動,為前來參賽的選手和避暑的遊客奉上精彩的旅遊盛宴。

  寧陜縣具有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和便捷的交通區位優勢。近年來,該縣以全域旅遊帶動脫貧攻堅,引進29家企業投資開發了38個旅遊項目,引資總額340億元;同時圍繞重點景區開發,寧陜縣探索出依託景區就業、旅遊服務創業就業、資源入股、投工投勞創收、旅遊商品銷售增收等脫貧致富新路徑,形成了全域發展的“蒿溝模式”、股份制開發的“漫溝模式”、“協會+農戶”運作的“元潭模式”、社區經營的“皇冠模式”和景區帶動的“八畝模式”,走出了一條旅遊帶動群眾增收的特色之路。

  位於寧陜縣城關鎮八畝村的悠然山景區,按照“山上建景區、山下建社區”的思路,帶動村民共同致富,形成景區帶動的“八畝模式”。景區先後採取企業“拆一建一”、易地扶貧搬遷的方式,建設移民安置社區,解決群眾安全住房問題;對景區林地、耕地以有償流轉或徵收的方式進行補償,增加農民財産性收入;建設期間優先安排當地勞務用工,2018年安排短期務工350人;運營期間提供就業崗位,安置當地群眾就業120多人,人均月工資2100元以上。同時,悠然山景區還輻射帶動了周邊種植養殖基地、林果採摘園、鄉村旅遊特色産業的發展,帶動62戶貧困群眾穩定增收,272人就業創業。

  貧困戶黃為平參與修建悠然山景區,從普工到自己帶工,之後他又組建了一個工程隊,每年務工收入達到10萬元,加之搬遷後的補償款,現在他的五口之家已經穩定脫貧。

  兩年來,寧陜縣通過旅遊業直接帶動了358戶1074人脫貧。旅遊業已成為帶動縣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及群眾增收致富的主導産業。

  教育扶貧

  徹底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作為國家級貧困縣,寧陜縣將“再窮不能窮教育”切實貫徹到教育工作中,從2008年起,在安康市率先實現了免費職業教育目標;從2009年起,在全國扶貧開發重點縣中第一個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從2010年起,在全省率先實現“蛋奶工程”從幼兒園到高中階段的全覆蓋;從2011年起,實施學前三年免費教育。

  教好一人,致富一家。“我們將教育扶貧的政策精準落實到貧困縣、貧困村、貧困家庭學生,確保讓貧困地區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激發貧困地區群眾的脫貧內生動力,從根本上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寧陜縣教育體育局局長石功賦説。

  暑假期間,寧陜縣的教師們並沒有閒著:一支由1000名教師組成的隊伍,深入全縣11個鄉鎮68個行政村3000余名學生家中,全面摸排、精準掌握建檔立卡貧困子女的家庭情況、在家表現,與家長面對面溝通,反饋學生在校學習情況及表現。同時,宣傳暑期安全教育知識,提醒家長履行好監護人職責。

  每年春秋季開學,若出現學生輟學或疑似輟學情況,學校會立即落實教師進行勸返,確保每一名學生及時返校就讀。同時,寧陜縣對貧困家庭子女實施精準的教育資助,避免了學生因貧困而輟學和失學,提高了各學段適齡學生的入學率。目前,寧陜縣有在校學生9317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義務教育階段學生1906人。在一系列措施的保障下,全縣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率均達100%。

  近年來,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陜西師範大學教育實驗經濟研究所和浙江省湖畔魔豆公益基金會的支持下,寧陜縣實施0—3歲嬰幼兒早期發展“養育未來”項目。目前,全縣20個養育中心和5個養育服務點全部建成並投入運行,面向幼兒、家長開展集體活動,進行一對一親子活動免費服務,指導家長科學養育嬰幼兒,實現了全縣嬰幼兒早期教育全覆蓋。

  8月9日,記者來到筒車灣鎮許家城村養育中心時,兩歲半的賀辰希面對幾位“不速之客”,並未表現出絲毫羞怯,而是大方地和每個人打招呼。賀辰希的老師張義召欣慰地説,他們對孩子著重進行語言能力、認知能力、運動能力和社會情感四大能力的培養,也會引導家長和孩子一起互動,養成良好的習慣。

  在寧陜縣,和賀辰希一樣還有1400余名嬰幼兒,通過“中心+家訪”的形式受益。“養育未來”項目的實施,不僅填補了寧陜早期教育的空白,讓山區孩子有了早教課堂,更是農村貧困地區整縣推廣嬰幼兒早期教育發展服務方式和機制的創新。

  健康扶貧

  築牢貧困人口健康防線

  7月19日10時,寧陜縣醫院胃腸鏡科首例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MR)正在進行,張小平醫生有條不紊地操縱著手中的腸內鏡手柄。55歲的他,是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人民醫院內科主任。

  在這之前的一個月,張小平跟隨“蘇陜醫療協作”扶貧醫療隊來到寧陜。幫扶期滿後,他主動提出申請要再留一個月。“我很榮幸,通過蘇陜協作項目來到寧陜,希望在有限的條件下,通過我們的努力,能夠帶來一些新的觀念,提高當地醫療技術水準。”張小平説。

  據寧陜縣醫院院長陳玖浩介紹,2016年至今,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人民醫院共派出5批醫療隊22名專家支援寧陜縣醫院。醫療隊在該院開展了臨床教學,技術培訓,操作示教,疑難病例、死亡病例討論等工作,使該院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得到了迅速發展,醫療品質管理水準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為了提高醫療服務水準,寧陜縣醫院還與解放軍305醫院、陜西省人民醫院、西電集團醫院建成協作醫院,指導新建ICU等空白科室6個,開展新手術10余項,培養醫生186名、村醫12名,有效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推動醫療隊伍建設,從根本上解決了群眾就醫問題。

  因病致貧是懸在貧困群眾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而健康扶貧為群眾編織了一張“保護網”。寧陜縣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7174戶,其中因病致貧425戶。截至目前,寧陜縣享受健康扶貧政策貧困戶達到5057戶。

  如何進一步解決“看得起病”的問題是寧陜縣面臨的現實難題。寧陜縣醫療資源匱乏,大病、急症患者大都去省上及安康市醫院就診,但是往往報銷比例不高,特別是難以享受先診療後結算政策,給貧困家庭籌措前期治療費用帶來很大壓力。

  7月1日,寧陜縣推行“四三二一”防範因病返貧工作機制,著力解決縣域外就醫健康幫扶“最先一公里”問題,幫助參保對象在重大疾病面前不延誤病情,不因病返貧舉債。

  寧陜縣醫療保障局局長王新介紹,這項機制是由寧陜縣政府與縣農發行合作,以流動資金貸款形式開發醫療救助扶貧貸款産品,解決寧陜籍參合參保城鄉居民縣域外大病就醫難問題。當參保城鄉居民因患大病重病需從縣醫院轉診到縣域外定點醫院時,憑縣醫院的轉診單和縣醫保中心簽署的縣域外大病就醫應急保障金申請承諾書,即可開通縣域外住院“綠色通道”並獲得應急保障金支持,而患者出院時只需繳清自付部分,醫院則將住院應急保障金退回縣醫保經辦中心專戶,讓大病患者在縣域外也能享受到“先診療後付費”健康扶貧政策。

  “縣域外就醫‘先診療後付費’,實現了金融助力脫貧攻堅的創新,有效緩解了山區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王新説。

  小創新,大影響。該舉措讓寧陜人的生活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記者 侯燕妮 實習生 許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