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戰猶酣 三沈故里展新顏 ——安康市漢陰縣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2019-09-17 11:10:30|來源:陜西日報|編輯:柳洪華|責編:趙瀅溪

美麗漢陰 陳浩攝

在漢陰縣雙乳鎮的一家社區工廠內,工人們正有序忙碌著。記者 張權偉攝

醫養結合,有效解決了失能、半失能特困供養群體的健康養老問題。 記者 張權偉攝

  漢陰有一種難以言狀的美。地處秦巴腹地,她的美不同於別處。她因漢水而得名,依秦巴之雄,傍漢江之秀,山似眉峰聚,水如眼波橫。山清水秀之間,蘊含著一種特別的靈氣。“靈蓄南國一派秀,勢成秦巴二脈雄”是這方山水真實的寫照。

  與此同時,這裡也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革命老區縣、秦巴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覆蓋縣之一。2014年年初,漢陰縣共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6811戶74615人,貧困發生率26.78%。現如今,經過數年奮戰,漢陰縣的貧困發生率已降至9.02%,並計劃於今年脫貧摘帽。

  體制保障:“321”匯聚脫貧攻堅大合力

  農村穩則基礎牢,鄉鎮強則天下安。

  近年來,隨著農村有效勞動力大量外流,農村空心化、老齡化問題日益凸顯,加之村莊合併及農民居住越來越集中,鎮村幹部人力有限,陸續出現聯繫服務群眾存在盲點、信訪矛盾問題逐漸增多、農村發展內生動力不足等突出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漢陰縣委、縣政府經過長期調研,推行了以基層黨組織為核心,以密切“黨員聯繫群眾、人大代表聯繫選民、中心戶長聯繫居民”為紐帶,以管理網格化、服務精細化為路徑,以村級治理平臺為支撐的“三線兩化一平臺”(簡稱“321”)基層治理模式。

  7月11日上午,記者在漢陰縣平梁鎮太行村黨群活動中心二樓會議室的墻上看到,全村群眾的姓名都被填在“321”基層治理公示欄的網格中,並被標注成綠、黃、紅三種顏色,十分醒目。

  平梁鎮人大主席謝傳武介紹:“依據管理網格化、服務精細化的要求,我們將群眾分為放心戶、關心戶、連心戶,分別對應綠色、黃色、紅色,‘三線’人員按照顏色實行‘在線、一線、熱線’服務。”

  太行村委會副主任蔡清當村幹部也有些年頭了,對於基層治理他感觸最深:“原來調解矛盾就靠幾個幹部,小矛盾不能及時發現,家庭鄰裡之間一些瑣事鬧大了村上才知道。現在網格長所管的轄區就鎖定在自家周圍的十幾二十戶,有些矛盾在田間溝坎閒諞的時候就可以發現和化解。”

  “普通黨員和人大代表就是群眾身邊的人,説話有時比幹部還管用些。無論是維護基層的穩定,還是發展村上産業,網格化都可以做大量的協調工作,讓大家可以把精力集中在經濟建設上,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長期堅持下去,我們的民風民俗、發展環境都會越來越好,群眾滿意率也會越來越高。”漢陰縣委政法委副書記唐繼虎説。

  漢陰縣基層黨建破解了基層治理難題,推動了經濟社會高速發展。6月5日,漢陰“321”基層治理工作法成功入選農業農村部發佈的全國首批20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是陜西省唯一入選案例。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發揮社會組織作用,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漢陰‘321’基層治理工作法,讓自治平臺成為群眾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大舞臺’,實現了由‘鎮村管理’向‘群眾自治’的轉變。”漢陰縣委書記周永鑫説。

  兜底脫貧:醫養結合讓失能者生活更有尊嚴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在陜南廣大農村區域,失能與半失能兜底五保戶因無人監管、無法監管,雖然政策兜底了,但由於日常生活起居無法自理,其醫療、養老一直是困擾基層兜底扶貧的難題。漢陰縣在兜底扶貧方面進行了有益嘗試,探索開展了醫養結合集中供養兜底脫貧新路徑,有效解決了失能、半失能特困供養群體的健康養老問題。

  對於漢陰縣雙河口鎮鳳柳村的吳興勝來説,2003年是他人生最不幸的一年。那一年,在山西煤礦務工的他,因為一場事故導致高位截癱,腰部以下失去知覺。無人照管的他常常一個人躺在床上,鍋放在床邊,側著身子做飯吃。後來,村上把他送到敬老院,生活上雖然有人照顧了,但醫療條件跟不上,病痛沒辦法解決。

  2017年6月,在政府的幫助下,吳興勝來到了縣上在蒲溪鎮新建立的失能群體供養養護中心(以下簡稱養護中心)。養護中心建在蒲雙區域敬老院內,敬老院以醫務室為界分為兩個區域,一側是76個生活可以自理的五保戶;另一側是特困供養人員護理專區,共有42名失能、半失能人員。

  正是在這裡,原本對生活絕望的他重新找到了活下去的勇氣。“我在這裡吃得好、睡得好,還有人幫忙洗澡,衣服也是經常換,還有人可以聊天,生活不再無聊和痛苦。我一定要好好活下去!”吳興勝激動地向記者講述著自己在養護中心的生活。

  在養護中心照顧吳興勝的是同樣腿有殘疾的文尚奎,他是在2018年7月被招聘進來的。在這之前,他以打零工為生,到這裡後,他每個月有2000元工資。

  蒲雙區域敬老院院長徐正民介紹:“以‘貧’助‘貧’、以‘殘’助‘殘’、以‘醫’助‘養’是我們這裡的一大特色。養護中心配備的13名護理人員為我縣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提供就業崗位,使貧困戶家庭有了穩定收入;在貧困戶中聘用一些輕度殘疾有就業意願的殘疾人上崗,達到了以‘殘’助‘殘’促脫貧;將醫療陣地關口前移、醫療服務無縫對接,讓醫療資源合理利用,讓入住的老人充分享受到醫療、護理、養老、康復融為一體的‘一站式’服務。”

  據悉,在漢陰,採用蒲雙區域敬老院養護中心這種模式的失能群體供養養護中心還有4個,共接收五保戶和失能、半失能人員800人,全縣集中供養率超過30%。

  “通過建立敬老養護中心,採取醫養結合模式,讓失能殘疾人群體生活得更有尊嚴、更有獲得感、更能感受到黨的溫暖。就業脫貧、健康脫貧、兜底脫貧三者有效融合,不僅豐富了兜底脫貧的內涵,提升了兜底脫貧的品質,也從根本上破解了基層失能兜底貧困戶脫貧難題,為全縣失能兜底貧困戶有效脫貧探索了一條新路徑。”漢陰縣民政局局長沈濤説。

  産業扶貧:“三個一”讓群眾共享産業發展成果

  直到今年春節前,42歲的漢陰縣雙乳鎮群眾晏榮霞還未曾有打工掙錢的想法。“我就是想打工,也沒有打工的門路啊,也就只能在家照顧孩子和老人了。”她説。今年2月,一個偶然的機會,她看到鎮上新開了一家社區工廠。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她來到廠裏面試,被錄用後,上班僅幾天,她就果斷選擇留了下來。

  “從廠子裏騎電動車回家只要5分鐘,家裏有事能隨時照顧得上,更不耽擱照顧孩子,還能補貼家用,幹嗎不留下來?”晏榮霞開心地説。

  這家社區工廠的正式名稱是安康市民安玩具有限公司,是雙乳鎮從南京引進的一家毛絨玩具企業,于去年12月底開業投産。該公司總投資1800余萬元,産品出口歐美,年銷售額可達2000萬元,為當地解決了150人的就業。

  與晏榮霞一樣感到開心的還有澗池鎮仁河村的謝開秀。已經66歲的她在家裏閒不住,主動找到她家隔壁的社區工廠——藤發五金公司,報名參與藤椅編織工作。當記者見到她時,她正在客廳裏編藤椅,屋子的一邊和隔壁房間,放著編好的藤椅和待編的椅架。今年3月,謝開秀靠著藤編手藝拿到了1008元工資,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掙到工資。

  在仁河村及周邊鄉村,越來越多的村民在家裏掙上了工資。截至2019年5月,藤發五金公司組織開展手工編織技能培訓10場300人次,帶動仁河村及周邊群眾務工200余戶,帶動貧困戶78戶,群眾戶均增收達1萬餘元。

  為做好産業扶貧工作,漢陰縣沒少下功夫。為破解貧困戶中的無能戶、低能戶、弱能戶無業可扶、無力脫貧、增收無門,農業産業短小散,産業扶貧資金成效不明顯等難題,經過充分調研,漢陰縣委、縣政府在全縣探索推行“加入一個組織、發展一項産業、獎補一筆資金”的“三個一”産業扶貧模式,從根本上解決技術、資金、土地、市場等産業要素的有效聚集,最終實現産業持續健康發展、扶貧資金保值增值、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群眾穩定脫貧增收的目的。

  截至目前,漢陰全縣共成立了135個專業合作社,除縣城規劃區內各村外,其餘各村均已成立並完成註冊開戶;各合作社共流轉土地3萬餘畝,今年計劃發展桑樹9000余畝、茶葉1.68萬畝、蔬菜4000余畝;群眾歸集入社資金7726.6萬元。

  在此基礎上,漢陰縣還實施了“鎮園産業聯盟”,通過外引內聯,政策幫扶,貸款支持,引導主體與貧困村進行産業對接。目前已對接産業主體86個,落實産業項目226個。

  金融扶貧:“11331”讓群眾放心大膽地發展産業

  “都這麼窮了,哪還敢再借錢啊!”當聽村上的幹部説可以從村上扶貧互助資金協會貸款時,家住澗池鎮仁河村七組的楊榮弟是拒絕的。今年42歲的他9年前因腫瘤造成一條腿截肢,妻子朱珍珍患有智障,家裏還有2個孩子需要養活。

  為幫助楊榮弟家增收,仁河村第一書記成歡一直鼓勵楊榮弟發展養蜂産業。在反復勸説下,2017年,楊榮弟從村裏的扶貧互助資金協會貸款5000元,養殖10箱蜜蜂。不僅如此,成歡還幫助聯繫蜜蜂養殖大戶為楊榮弟提供技術指導,解決養蜂過程中的技術問題,讓他安心養殖,增強發展脫貧産業的信心。

  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階段,扶貧互助資金是解決發展産業借款難的重要途徑。漢陰縣將扶貧互助資金規範運行與創新拓展結合,資金安全與脫貧效益並重,探索了“成立一個總會,開發一套系統,夯實三級責任,實行三卡評級,推行1:1配股”的“11331”模式,使扶貧互助資金覆蓋面更廣、借款手續更簡便、服務更快捷,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走出了一條扶貧互助資金管理的新路子。

  為加強村級扶貧互助資金協會會員管理,漢陰縣制定了《村級扶貧互助資金協會會員“三卡”管理辦法》。會員借款期滿一年,實行會員“三卡”評級授信,村級協會根據會員繳納基準互助金的額度、産業發展規模、家庭收入狀況、歸還借款本金和佔用費的記錄、道德評議結果、社會信用評價等情況,對會員進行綜合評定,將會員分為三種級別,對應頒發金色、綠色、藍色三種會員等級卡片,享受不同的借款授信額度及其他權益。

  “推行‘11331’模式,就是要讓扶貧互助資金既‘看得到’又‘用得到’,防範扶貧互助資金趴窩、閒置、濫用的風險,破解資金擴充、借款額度、風險控制等問題,讓每一分扶貧互助資金都發揮其應有效益。”漢陰縣委副書記王毅説。

  據悉,漢陰縣扶貧互助資金協會已經實現了貧困村全覆蓋。截至去年年底,扶貧互助資金總量達到4995.38萬元,累計發放借款4573.36萬元,累計扶持農戶3340戶,帶動戶均增收5000余元。全縣87個村級扶貧互助資金協會發放的借款無一筆呆賬壞賬、無一筆逾期記錄,“11331”模式有效破解了扶貧互助資金使用安全難題。

  記者 張權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