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石泉:借力文化 打造全域旅遊新格局

2019-09-29 17:28:38|來源:新華網|編輯:柳洪華|責編:趙瀅溪

航拍視角下的雲霧山鬼谷嶺景區開園儀式 謝耿華 攝

  (楊喜龍)雕梁畫棟的城樓、飛檐翹角的馬頭墻、古韻猶存的江西會館......傍晚,漫步千米老街,感受“悠然見南山”的閒適,體味古城的古樸幽靜、外美內秀以及這裡古樸厚道的淳樸民風......金秋九月,漢江水邊金蠶之鄉的陜西石泉,攜明清古韻,步雲霧仙境,喜迎八方來客,慶豐收,品魚米之鄉特色美食,共饗中國·石泉鬼穀子文化旅遊盛宴,感受絲路文化的輝煌魅力。

  有“濃縮秦巴精華,天賜十美石泉”之美譽的石泉,位於陜西東南部,北依秦嶺,南靠巴山,漢水橫貫東西,河谷盆地居中,匯聚了山、水、洞、峽、灘、城、瀑等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近年來,這座秦嶺山城讓文化與山水融入城市“骨骼”,將鬼穀子文化、絲路文化和特色美食文化與旅遊産業融合發展,開啟全域旅遊新格局。

石泉雲霧山鬼谷嶺天臺觀遺址

  文化遺址+鬼穀子文化 開啟秦巴漢水人文之旅

  朦朧青山戴著輕透白紗、蜿蜒山路隱匿縹緲雲霧間、帶露青苔爬滿石頭小徑......清晨,穿行在如夢如幻的鬼谷嶺國家森林公園,體驗森林觀光之樂,享受秦巴漢水康養之娛,開啟鬼穀子人文之旅。

  鬼穀子是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相傳曾隱居在陜西石泉鬼谷嶺,蘇秦、張儀等都是其門下弟子。2003年8月,中國先秦史學會在石泉縣召開了“全國首屆鬼穀子文化學術研討會”。2019年9月23日,雲霧山鬼谷嶺景區正式開園,進一步提升石泉鬼穀子文化品牌知名度、加快推動全域旅遊發展。

  據了解,石泉縣近年來把鬼穀子文化研究成果轉化為發展旅遊産業的重要資源,在全國範圍內堪稱典範引領。隨著鬼谷嶺遺址獲准公佈為“陜西省文物保護單位”,完成了遺址保護和文物陳列工程;鬼谷嶺景區按國家5A級標準規劃設計建設,已全面完成一期工程建設,順利開園營運;全國首個鬼穀子文化小鎮建成;鬼穀子文化系列商品開發方興未艾。鬼穀子文化研究成果在石泉縣經濟社會發展當中得到了廣泛積極應用。

  在24日舉行的智山之巔“論道鬼谷”直播活動現場,專家們建議石泉搶抓機遇、改革創新,以更深內涵、更高品質、更遠目標來謀劃文旅融合發展,努力提升以鬼穀子文化為代表的歷史文化內涵,全領域植入石泉特色産品,推動文旅融合産業的繁榮有序發展,形成縣域旅遊産業集聚區,培育縣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石泉縣政府縣長周耀宜説,石泉將以中國先秦史學會鬼穀子文化研究委員會、中國鎏金銅蠶文化研究院等平臺為依託,深挖歷史文化內涵,豐富文化旅遊業態,辦好文化旅遊節會,打造文化旅遊品牌,擦亮“鬼谷故里、金蠶之鄉”名片,推動全域旅遊高品質發展。

石泉出土的“鎏金銅蠶”

  “明星村”+絲路文化 實現桑旅産業融合發展

  “全身9個腹節,胸腳、腹腳、尾腳完整,體態為仰頭或吐絲狀,製作精緻,造型逼真。”一隻小小的蠶,見證了石泉蠶桑産業的歷史。一根長長的絲,賡續2000多年的古老絲路……如今,在石泉出土的“鎏金銅蠶”,不僅是歷史的見證者,也撬動石泉縣蠶桑産業、蠶桑文旅上了新的臺階。

  在石泉縣城東南方向十多公里的池河鎮,有個聞名當地的明星村,以採桑養蠶為主,因“國際網紅”鎏金銅蠶的絲路文化元素正在成為聞名全省的“明星村”。這裡正在升級桑蠶産業體系,實現桑旅産業融合發展,打造金蠶小鎮,成為“蠶業+文化+旅遊”典型樣板。

  據了解,為做好金蠶小鎮文化塑造,石泉成立了鎏金銅蠶文化研究院,深度挖掘蠶桑文化、農耕文化、絲路文化內涵。建設集觀光、科普、科研、休閒、體驗、旅遊為一體,國內一流的中國金蠶文化博覽園和國際蠶桑基因庫,推動蠶桑、休閒、康養、研學、旅遊創意策劃。舉辦中國金蠶文化節暨研討會,做好金蠶文化大文章。實施特色民居改造,培育家庭作坊和民宿經濟,打造美麗鄉村新地標,輻射帶動周邊鄉村旅遊業發展。

  “石泉依託豐富的蠶桑資源、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堅實的産業基礎,架構‘蠶桑特色産業+康養休閒旅遊’的産業體系,實現一二三産‘三産融合’、生産生活生態‘三生同步’、産業文化旅遊‘三位一體’的融合發展新模式。”在7月2日舉辦的首屆中國石泉“鎏金銅蠶”文化國際研討會系列活動新聞發佈會上,石泉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王仁康説。

  精品景區+美食文化 探索“旅遊+扶貧”新模式

1月20日,在石泉中壩作坊小鎮,羅思雨(右三)向一位進店體驗活字印刷術小朋友講解活字印刷流程。 楊喜龍攝

  乾淨的路面、古樸的建築、濃郁的陜南風情、悠久的歷史文化、原始的小作坊……石泉後柳鎮中壩村,是隱秘在陜南秦巴山中的一個原始村落。2018年10月2日,佔地約500畝、按照4A級景區標準建設的高顏值“小鎮”——中壩作坊小鎮在這個背靠巴山、面朝秦嶺的山村開園迎客。

  磨坊、油坊、酒坊、豆腐坊、掛麵坊、中藥坊.......72間傳統作坊將秦巴農耕文化魅力集中展示,探索創新“旅遊+扶貧”新模式,與周圍農家樂、農家賓館、旅遊商店、農事體驗活動聯動,將遊客引進來,把農産品賣出去,讓群眾通過閒置資源入股、訂單農業生産等多種方式搭載旅遊快車,走上脫貧致富之路,共享旅遊發展“紅利”。

  每到冬季,精品景區與“庖湯會”美食文化節的完美結合,讓秦巴農耕文化在這個美麗山村大放異彩。這道石泉全域旅遊靚麗風景線正在秦巴山間徐徐升起,吸引更多周邊遊客前來遊玩。

  石泉旅遊部門相關負責人説,庖湯會填補了石泉冬季大型文化旅遊活動的空白,實現了春節有民俗文化展演,夏季有蠶桑文化旅遊節暨全國絲路文化研討會,秋季有鬼穀子文化高峰論壇,冬季有漢水庖湯會,四季活動不斷,進一步豐富了石泉文化旅遊活動內涵,擴大了“秦巴水鄉、石泉十美”文化旅遊品牌的影響,拓展了旅遊消費鏈條,促進了全域旅遊發展和消費扶貧。

  近年來,石泉全力推進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依託綠水青山、田園風光、秦巴農耕文化以及厚重的歷史資源,形成了景區景點集群式開發格局,實現了由傳統旅遊模式向現代旅遊模式的轉變、由小旅遊向大旅遊格局的轉變。

  如今,“石泉十美”的石泉,已變身為一處讓都市中行色匆匆的人們可以放慢腳步,去體驗生活的詩意棲息地。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