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摸摸小麥,我就渾身不自在” ——訪“三秦楷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王輝

2019-10-12 09:59:42|來源:陜西日報|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王輝教授給來訪者講解新培育的小麥品種。 本報記者 程剛攝

  連日來,在陜西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成就展上,一組關於我省優秀農業科學家的大型人物圖片,吸引了大量觀眾。10月6日,記者專程採訪了照片中的一位“主人公”——“三秦楷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王輝。

  自20世紀70年代師從趙洪璋院士以來,王輝賡續奮鬥40余載,先後主持育成“西農979”“西農20”“西農585”等16個小麥新品種。他的科研成果從兩畝試驗地一直推廣到一億多畝生産田,打破了優質與高産不能兼得的傳統農業定論,培育出多個既優質又高産的小麥新品種,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貢獻。

  在多年的科研工作中,王輝幾乎天天要到田地裏勞作,農忙時甚至發動老婆、孩子一起幹活。在許多人眼中,他更像一位地地道道的淳樸農民。

  科研任務繁重的時候,早出晚歸是王輝的工作常態。即使是寒暑假,作為高校教師的他也從不休息。暑期,他在實驗室做實驗;寒假則奔走在關中麥區……隨著一個又一個小麥新品種相繼誕生,王輝也從意氣風發的青年,步入老年。“育種確實是一件很難出成果的苦事。有的人可能幾年、十幾年甚至一輩子都默默無聞,但育種工作不能後繼無人。年輕人要能耐得住寂寞,還要經得起考驗。”採訪中,王輝感慨道。

  2008年,按照規定,王輝到了退休的年齡。但心懷農業夢想的他,怎麼能離開眷戀的土地、離開育種工作?他説:“生産環境、自然環境不斷變化,沒有萬古長青的良種,育種工作沒有休止符!”退休後的幾年裏,每年3月到10月,王輝還是每天在麥田裏堅持科研育種工作。冬季,他還是會跑到關中冬麥區,手把手地教農民如何讓小麥安全越冬。夏季,他依舊鋪一張涼蓆睡在晾曬場,看護麥子。他説:“每天不到田裏,不摸摸小麥,我就渾身不自在。”如今,雖已年逾古稀,但王輝心中依然有一個很大的夢想,就是培育出一個産量潛力更大、品質更好、實用性更強、抗病性能更全面的新品種,將其應用於農業生産,以促進農業增産、農民增收,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更大貢獻。

  師從王輝20餘年的西農大農學院副教授孫道傑這樣評價老師:“仲夏萬物競繁華,歸倉小麥待重陽。秋霜冬雪歲寒時,無邊新綠演滄桑。春風麥浪泛扁舟,濯纓採蓮蔚蒼生。”

  歲月記錄了他們的身影,大地留下了他們的腳印。陜西省農業專家們用奮鬥精神豎起的時代豐碑,在三秦兒女心中屹然聳立。如今,孫道傑、張玲麗、馮毅等一批年輕育種專家,像趙洪璋、王輝當年那樣,奮鬥在小麥育種的第一線。他們守望著麥田,續寫著“一脈相承 賡續奮鬥”的感人故事。( 本報記者 程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