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豐饒谷盈倉丨2018年渭南市糧食生産穩定發展綜述

2019-02-20 16:04:24|來源:渭南新聞網|編輯:王菲|責編:程茜

  又是一個豐收年!2018年,我市糧食播種面積777.8萬畝,其中夏糧面積429萬畝,秋糧面積348.8萬畝;糧食總産225.96萬噸,較上年增加2.9%,實現“十四連豐”,糧食産量位居全省第一。

  糧食安則天下安。解決十幾億國人的吃飯問題,始終是黨和國家牽掛的頭等大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明確提出了構建新形勢下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即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産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方針,鮮明提出“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戰略底線。

  近年來,我市積極貫徹落實中省市相關會議精神和安排部署,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緊緊圍繞“穩糧增收調結構,提質增效轉方式”主線,按照糧食安全考核指標要求,強化措施,狠抓落實,讓糧食這一關係到國泰民安的頭等大事,成為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個亮點。

  藏糧于地 嚴守耕地品質紅線

  藏糧于地,既要嚴守耕地的數量紅線,將耕地尤其是基本農田保護好、利用好,更要嚴守耕地的品質紅線,確保耕地不污染、不退化。

  根據《陜西省耕地品質保護辦法》等省市相關文件精神和要求,渭南市農業局開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耕地保護與品質提升工作,取得了理想的成績。

  以土壤改良和鹽漬化治理為主,在華州區、大荔縣、合陽縣、華陰市等4個縣(市、區)集成推廣灌水壓鹽、有機培肥、深松整地、土壤調理劑、秸稈還田等綜合治理技術模式,每縣示範面積6000畝,共完成耕地品質保護提升技術示範2.4萬畝。

  出臺了水、土等污染防治方案,每年制定年度農産品品質安全監測計劃,不斷強化農産品品質監測和耕地土壤污染監測治理。補充完善了100個市級監測點耕地品質檔案信息;在去年調查評價採樣基礎上開展田間調查和原點採樣776個,及時報送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進行分析化驗;對田間生産情況、作物産量、施肥量進行調查,跟蹤監測點土壤肥力變化情況,並對監測點位置進行測量、繪圖,及時完成監測點土樣測試信息過錄表,建立耕地品質監測數據庫。據統計,2018年,我市共監測産地土壤樣品268個,配合農業廳完成四次例行抽檢共計400批次,完成省廳下達市級送第三方檢測機構抽檢任務200批次,監測合格率98%以上。

  積極推進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通過現場指導、農業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等方式提供當季作物施肥配方;與科技示範戶、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進行遠程互動,力促實現精準施肥;加強農校合作,與中國農科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協作開展冬小麥深松施肥技術探索研究,制定《渭南黃綿土區冬小麥深松施肥技術規程》等地方標準。去年,全市累計在小麥、玉米、果樹等作物上實施測土配方施肥面積856萬畝,技術覆蓋率達92.68%以上,制定區域施肥配方58個,推廣應用配方肥料23.3萬噸,推廣面積531萬畝,安排布設試驗示範點53個,採集土壤樣品1670個,化驗分析8613項次,技術培訓105場次,組織現場觀摩30次。同時,我市白水縣、澄城縣、蒲城縣還爭取到了國家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示範縣創建項目。

  積極推廣旱作節水技術,助力化肥零增長行動。全市水肥一體化推廣面積123.3萬畝,培育科學施肥社會化服務組織85個;實施滴灌水肥一體化面積2200畝,實施旱作節水面積1050畝,建設標準化玉米地膜覆蓋壟側種植技術示範區4萬畝,設置旱作玉米高産示範萬畝示範片4個、百畝核心攻關田4個、共實施面積40450畝;建立大田水肥一體化標準示範區面積2000畝。此舉措使得項目區節省灌溉用水50%,節肥20%,糧食産量增加20%以上。

  作為全省産糧大縣之一的富平縣,2018年被確定為陜西省糧食生産功能區劃定項目試點縣。全縣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130萬畝次,年産量穩定在9億斤,每年可提供商品糧3億斤;年糧油經營量16億斤,年均收購糧食7億斤。全縣國有及國有控股糧食企業3戶,資産總額2.07億元;非國有糧食企業14戶,年處理原糧能力32.8億斤,具有收購資格的各類糧食經營主體132戶。該縣成為陜西省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向農業部提交“糧食功能區劃定”成果並通過認定的縣,也是農業農村部第一批完成糧食功能區劃定任務的縣。

  科技支撐 助推糧食生産提質增效

  在耕地面積相對固定的情況下,糧食生産的最大出路便在於科技水準的提升和應用。2018年4月10日至12日,全國專業化防治組織管理人員(北方片)培訓會在我市召開,這是對我市農技推廣技術、高效防治病蟲害、提升新經驗新模式的充分肯定。

  深入開展綠色高産高效糧食示範區創建,是我市以科技助推糧食生産提質增效的一個重要舉措。2018年,我市分別建成了兩個108畝和50畝的糧油作物技術集成實驗示範基地、兩個11.6萬畝和10萬畝的小麥玉米一體化糧油綠色高質高效創建區。創建區內小麥和玉米的畝均産量較大田均有50~100公斤的提升,節水、化肥農藥減量效果明顯,平均節本增效率不斷提升。建立了150畝以上的固定糧油優質高效創新種植模式示範園和兩萬畝的核心示範區。累計創建示範基地6.1萬畝,創建區平均畝産524.2公斤,畝均增産137.1公斤,增産率35.4%。

  針對旱地的土地特徵,我市組織實施了旱作農業技術推廣項目。先後建設標準化玉米膜側覆蓋技術示範區12.05萬畝,示範區平均畝産達到633.0公斤,較露地玉米平均畝增産186.1公斤;建設標準化旱作小麥旱作節水集成示範基地6.07萬畝,示範推廣精細整地、不同耕作模式、寬幅溝播、耙磨鎮壓、深松耕等旱地小麥抗旱栽培集成技術,示範區平均畝産小麥285.4公斤,較對照畝增産58.3公斤;配套建設1500畝的節水補灌技術攻關田,攻關田平均畝産小麥350.4公斤,較對照畝均增産112.5公斤,增産率47.3%,攻關田畝均節水47.7方,節肥20.4%;開展旱作節水農業和地膜減量增效新技術、新産品試驗示範34項,集成旱作節水農業新模式7項,促進了渭北旱區糧食穩定增産、農業綠色發展。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一項技術能夠創造一個奇跡。我市下力氣推進種業創新,加快種業科研成果權益比例改革步伐,加快選育高産優質多抗新品種。在東部灌區示範推廣了鄭麥366、西農20、鄭麥7698、豐德存麥5號,在渭北旱垣示範推廣了銅麥6號等優良品種;玉米以鄭單958、聯創808、先玉335、大豐30、蠡玉16、華農138、浚單20等品種為主。建立了1000畝鄭麥7698、西農20示範田,1000畝鄭麥366、豐德存麥5號示範田,建立了兩個西農20千畝示範田和1個銅麥6號千畝示範田。項目區5000畝優質小麥高産示範田平均畝産551.3公斤,比項目區外其他麥田平均畝産增93.6公斤,總增産優質小麥46.8萬公斤。2018年,全市小麥良種應用率達到97%以上,玉米良種應用率達到100%,油菜良種應用率達到100%。

  嚴密監測農作物病蟲草害的發生,全市設立病蟲系統監測點63個,指導防治3832萬畝次,挽回損失小麥6.81萬噸,玉米7.7萬噸;建立病蟲系統監測網點46個,在重大病蟲防治中,實施專業化防治391萬畝次,較2017年增加26萬畝次;建立綠色防控技術示範點26個,示範面積5.6萬畝,帶動應用556萬畝次,較去年增加56.5萬畝次;全市38家專業化服務組織,擁有植保無人機141架,全年專業化防治面積734.12萬畝次,較去年增加104.12萬畝次。據統計,全年病蟲防治用藥4985.43噸,較上年減少2.8%。

  政策扶持 激發農民種糧積極性

  通過全面落實惠農政策,積極扶持發展現代農業生産、經營新主體,大力培育農業生産性服務組織,鼓勵多種形式的糧食適度規模經營,大大激發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推動我市糧食生産朝著規模化、産業化、社會化方向快速發展。

  按照上級有關文件精神,2018年全年,我市共兌付農業支持保護補貼資金45733萬元,充分調動了群眾種糧的積極性;下撥省級農業社會化服務項目資金1500萬元,支持華州、大荔、蒲城、富平、白水、經開區等縣區發展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為糧食生産過程提供全程服務;組織申報渭南市2018—2019年度糧食適度規模經營項目6000萬元,引導我市糧食規模化生産,全市各類規模化糧食經營主體1730個,較上年增加3.6%,種植面積55萬畝,佔全市糧食種植面積的7.3%左右。其中種糧大戶1173個,種植面積20.8萬畝;種糧家庭農場438個,種植面積14.6萬畝;糧食類專業合作社119個,種植面積19.6萬畝。

  此外,我市各級各部門也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工作,在整個糧食生産過程中緊密協作,積極做好糧食生産的“服務員”。在糧食生産的關鍵環節,主要領導多次深入一線,為糧食生産“把脈問診”,有力地促進了糧食生産工作的順利開展。春忙時節,田間地頭時常可以看到市上相關領導的身影,他們或者俯身查看苗情蟲情,或現場辦公,協調水務等部門共同做好春灌工作。2018年4月14日,全省春季農業生産現場會在大荔縣召開,這是對我市糧食生産水準的高度肯定,也為今後我市糧食生産工作的持續穩定有序開展奠定了基礎。會後,農業、氣象、糧食等多個部門積極聯動,各縣(市、區)密切配合,下大力氣做好小麥綠色防控工作。此後的糧食收穫、收購、儲備,以及秸稈的處置、秋糧的播種等諸多工作環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傾注了無數的心血汗水。在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各級各部門的密切配合和通力協作下,我市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大大提升,糧食生産連年豐收。

  耕地豐饒肥沃,糧食倉滿庫盈。如今,在渭南這片土地上,“有糧心不慌”不僅是農民生活的真實寫照,更積極踐行了“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裏”這一倡導,成為國家穩定和持續發展的“壓艙石”。(賀紀平 王憲輝)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