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説信仰是可售賣的商品,相信會有一大部分虔誠的信徒會不屑一顧。當然我們今天討論的信仰不是指關於宗教方面的問題,如果非要定位的話,可以説成是對某一件事物或商品異常的喜愛甚至已經達到了某一程度,也許“情懷”可能更加合適,但是我又覺得不足以表達。
具體到某一個具體事件上看,利用情懷或者説是信仰來達到商業目的行為可以説是比比皆是,一點都不奇怪。如科技圈最常見的粉絲經濟,蘋果手機在後來的熱銷,娛樂圈的大V圈粉行為。如果説這其中的某些行為,消費者只是出於單純的喜愛可能已經不足以形容了,説他們是在為信仰買單也不過分。
汽車賣的是:産品+品牌
在汽車行業,這樣的例子也不少。尤其是百年車企經過了長時間的積澱後會形成自己的品牌內涵,會有自己品牌非常忠誠的追隨者。他們認同該品牌所傳達的意境,認同具體車型的性能特點,甚至會認為該品牌背後的故事會和自己有高度的契合。這樣的消費者在買車的時候,你難道還能認為他們是在簡單的買車麼?而有這樣品牌影響力的廠商,你難道會認為他們賣的只是車麼?28日華晨寶馬1係三廂轎車上市,我們且不説它中國特供的身份,也不想説它的市場定位,單看它的定價20.48萬-31.98萬的定價,就能感覺到,這次寶馬賣的可能大部分是信仰而小部分是汽車。為什麼這麼説呢?我們慢慢分析。
寶馬在消費信仰?
不可否認的是,我作為一個原寶馬車主,也同樣是有著信仰的人,同樣從小就被寶馬的品牌內涵所熏陶著,心裏就一直有著一個藍天白雲的情節,喜歡它的直列6缸,喜歡它的底盤和後驅,喜歡它硬硬的懸架和指哪兒打哪兒的操控。記得很多年前第一次坐進318i的車廂裏,加速到近200公里的時速時候,發現只有手心裏的汗,而車輛沒有一點飄忽,車牢牢的吸在地面上的那種感覺,當時就被震撼到了。
後來,寶馬放棄了直6,向渦流做出了妥協,我想,也可以接受吧,畢竟節能環保的大趨勢不能違背,而且寶馬的精華還在,優秀的駕駛質感還在。後來,寶馬向長軸距妥協,我想,也還行吧,畢竟國人更看重空間,實用一些也好,而且長一些對操控的影響不大。再後來,N20在很短的幾年後就過度到了B48,且配置了前驅三缸的1.5T,這讓我開始動搖,這還是寶馬麼?作為一個有著寶馬信仰的人,心態應該是包容的,但這時候我卻有了很大的質疑。寶馬二係旅行版是首次搭載這個動力組合的。如果説這款主打家庭定位,看重空間實用性的車型,這麼配置可以勉強説的通的話。寶馬1係三廂這麼配置,我只能認為是在消費信仰了。
到底該買哪款?
來看看入門級的118i時尚,售價20.48萬,這個價格對於原來寶馬的售價確實不貴。但是乞丐版的車型往往象徵意義更大。我們不看其他配置,單看三缸,前驅,1.5T,136P,愛信6速,作為有信仰的人,你能想到這是寶馬?雖然我一直對奧迪無感,但是這樣的配置,相對A3乞丐版的,四缸,1.4T,150P,7速雙離合來講,優勢何在。而且A3的售價在18萬+。
如果説乞丐版的意義不大的話,我們來看它的主打車型,118i設計套裝,25.98萬的售價。近26萬的售價基本可以覆蓋目前市面上大部分B級車高配車型,而這些車無論從配置或動力上都會更有優勢。如果説這時候是寶馬的操控基因在起作用的話,像比較小眾的凱迪拉克的ATS-L也能和寶馬的三缸一較高下了。如果你説寶馬這時候賣的還是情懷和信仰的話,那3係的乞丐版售價已經能夠覆蓋到這個區間,而且還是更為高端的8AT和多連桿。如果在算上現在寶馬的折扣力度,這個定價已經能夠摸到320的區間了,所以這樣的定位,不知道會不會寶馬的死忠粉信仰會崩塌。
看不懂的目的
以上的兩款車型是比較有代表意義的。其它的幾款120設計套裝和125車型雖然是四缸車型,但是其價格區間基本基本已經到了3係的區間,和精品車型A4和C級也不相上下,所以其象徵意義比較大,讓1係去搶奪那個市場顯然也不是寶馬的主要目的。
情懷和信仰會是好的産品的加分項和催化劑,會促進産品更快更高的爆發。當信仰的力量佔到更大的比例時,相信消費者也許會為他的短期行為買單,而他們能有這樣的行為也是基於對品牌和産品的認同。但是,這種認同如果從根基上動搖的話,短期可能還不明顯,但長期會慢慢的讓消費者的信仰崩塌,而這種信仰的崩坍想再建立起來就困難了。
2018年恰逢改革開放40週年,40年間國內各個行業蓬勃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