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頻道 > 正文
高品質·新未來 2023中國汽車産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在天津成功召開
2023-09-04 10:29:5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責編:鄭思雯

  9月1—3日,第十九屆中國汽車産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以下簡稱“泰達汽車論壇”)在天津市濱海新區召開。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向本屆泰達汽車論壇發來賀信。

  本屆論壇圍繞“高品質·新未來”的年度主題,秉持高端智庫論壇的定位,匯集國家部委領導、國內外企業集團高層、資深行業專家學者、權威媒體等1200余位嘉賓,開展為期3天共計14場會議的思想碰撞和沉浸式研討,輸出高品質智庫成果,為我國汽車産業構築高品質發展新未來提供重要支撐和堅實保障。

高品質·新未來 2023中國汽車産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在天津成功召開_fororder_image001

  本屆泰達汽車論壇研判行業大勢,提出多項行業發展建議。

  萬鋼在賀信中表示,中國汽車産業要著眼世界前沿、國家戰略、人民需求,緊盯電動化、智慧化、低碳化的變革趨勢,牢牢把握歷史性戰略機遇,深刻轉變發展方式,深入調整産業結構,深度轉換增長動能。

高品質·新未來 2023中國汽車産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在天津成功召開_fororder_image002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辛國斌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辛國斌表示,工信部將會同相關部門,重點從四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支持技術創新突破,二是提升綠色低碳水準,三是優化産業發展環境,四是加強品質品牌建設,五是強化標準法規協同。鐘志華提出,算力在智慧網聯汽車領域應用得越來越多,汽車行業需要越來越多的高性能計算,要下大力氣加快高算力晶片的發展。先進計算的成果最終要落到工業軟體上,解決汽車工業軟體問題。安鐵成針對高品質發展提出五點建議:一是進一步夯實技術底座,鞏固和增強新能源汽車發展優勢。二是以更大的力度推動網聯化、智慧化轉型,構建“車能路雲”融合發展的生態新優勢。三是多措並舉,系統落實雙碳戰略,提升全産業鏈綠色發展水準。四是強化基礎研究、前瞻性研究,實現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五是主動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推動汽車産業國際化進程。

  政府部門集中釋放政策取向 引領産業新征程

  泰達汽車論壇已連續舉辦十九屆,是重要政策發佈平臺。本屆論壇開幕大會有多位部委領導參會,為汽車行業發展提供權威政策解讀。

  國家發展改革委産業發展司司長盧衛生,財政部稅政司司長賈榮鄂,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一級巡視員李培,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陸新明,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高博,商務部對外貿易司二級巡視員劉曉光,圍繞多措並舉支持汽車消費,營造良好汽車消費環境,發揮稅收政策的引導調節作用,推動交通結構調整,以碳市場促進企業低碳轉型升級,加大對汽車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支持力度等方面發佈權威政策解讀與未來政策思路。

高品質·新未來 2023中國汽車産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在天津成功召開_fororder_image003

國家發展改革委産業發展司司長盧衛生

高品質·新未來 2023中國汽車産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在天津成功召開_fororder_image004

財政部稅政司司長賈榮鄂

高品質·新未來 2023中國汽車産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在天津成功召開_fororder_image005

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一級巡視員李培

高品質·新未來 2023中國汽車産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在天津成功召開_fororder_image006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陸新明

高品質·新未來 2023中國汽車産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在天津成功召開_fororder_image007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高博

高品質·新未來 2023中國汽車産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在天津成功召開_fororder_image008

商務部對外貿易司二級巡視員劉曉光

  院士聚焦前瞻科技 啟迪創新方向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産業變革深入演進,核心技術攻關成為汽車産業關注的重點。本屆泰達汽車論壇期間,多名國內外院士參會併發表演講,前瞻汽車産業科技創新方向。

  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小雲、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蔡蔚、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吳志新圍繞汽車晶片、技術創新和智慧網聯汽車、新能源汽車等提出發展建議。

高品質·新未來 2023中國汽車産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在天津成功召開_fororder_image010

中國工程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志華

  國內外企業集團高層洞察機遇挑戰 探路發展新路徑

  本屆泰達汽車論壇在演講嘉賓陣容上再次實現突破,不僅有國內外主流汽車企業集團、零部件企業參與,同時吸引了科技公司、通信公司、互聯網公司等企業專家齊聚論壇,共論汽車産業發展大計,陣容空前。

  其中,國內外主要車企以及産業鏈相關企業高層參會,圍繞如何提升産業核心競爭力以及汽車産業變革與創新發展趨勢展開深度研討。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雷平,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尤崢,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張曉宇,江汽集團控股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項興初,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閤先慶,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CTO王遠力,本田技研工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縫村早苗,零跑汽車創始人、董事長、CEO 朱江明,中國移動車聯網軍團指揮長嚴茂勝,飛書CEO謝欣,中國電信集團政企信息服務事業群副總經理王志華等分別基於不同企業角色、發展實際從不同維度深刻研判産業變革趨勢,分享發展新思路。

  五大維度創新升級 支撐高品質發展新格局

  本屆泰達汽車論壇立足産業新發展階段的實際,以“高品質·新未來”為年度主題,在議題設置、嘉賓邀請、交流成果等多方面進行了創新。

  緊密圍繞産業變革關鍵要素 凝聚發展共識

  本屆論壇致力於解決制約産業高品質發展的關鍵問題,提供思路與方案,通過14場主題鮮明的會議,重點聚焦政策引導、企業實踐、産業融合、技術創新等方面,凝聚發展共識、探索發展路徑。開幕大會針對“引領中國汽車産業新征程”議題,瞭望産業大勢;“高層峰會”聚焦“構築産業發展新優勢”以及“擁抱變革,激發創新活力”兩大研討方向,輸出發展路徑;VIP閉門會圍繞“智慧電動汽車新機遇與新挑戰”主題,全面匯聚政府部門領導、行業專家、企業高層共同為智慧電動汽車發展建言獻策。

  突出關鍵技術突破與創新 致力實際問題解決

  科技創新是汽車産業發展的根本動力,結合産業實際,本屆論壇高度聚焦關鍵技術突破與創新中的實際問題,在電動化、低碳、智慧化論壇中,多名專家分別就晶片、高級別自動駕駛等各領域技術升級與發展路徑等問題進行研討。

  嘉賓陣容強大 多領域權威智庫機構聚力對話

  本屆泰達汽車論壇加強與權威智庫機構的溝通交流,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信息中心、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中汽中心等單位重磅嘉賓出席並釋放對於汽車産業發展戰略、科技攻關等方面的新思考與新判斷,演講嘉賓近百位。

高品質·新未來 2023中國汽車産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在天津成功召開_fororder_image011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安鐵成

高品質·新未來 2023中國汽車産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在天津成功召開_fororder_image012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陸梅

  深化國際交流研討 提升全球協同發展效能

  中國汽車産業國際化邁入快速發展階段,更需要各國加強對話交流,分享不同經驗,提升協同發展效能。本屆論壇通過VIP閉門會搭建中國、德國、日本、瑞典、韓國等主要汽車國家的多邊行業峰會,進一步明晰産業方向、分享成功經驗。同時,來自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德國杜伊斯堡汽車研究中心、TÜV南德意志集團、日本經濟産業省、美國西南研究院等海外機構的專家學者作專題報告。

  搭建同期特色活動 塑造立體化會議平臺

  為更好地促進行業科技創新交流,本屆論壇擴大“智匯科技展”展覽面積與規模,為企業提供更優質的科技成果展示舞臺,為産業創新發展提供支撐。同時,在論壇期間集中發佈汽車行業課題研究成果、舉辦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搭建政企調研交流平臺等活動,促進關聯産業融合與交流。

  承載著産業繁榮的夢想,泰達汽車論壇連續成功舉辦十九屆,已經發展成為中國汽車行業的高端智庫論壇。泰達汽車論壇傳遞出的政策動向、管理思想、實踐真知,將不斷匯聚成推動中國建設汽車強國的不竭動力。

  展望未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向縱深演進,全球汽車産業發展機遇挑戰並存,泰達汽車論壇將繼續發揮高端智庫論壇的引領作用,攜手全球汽車産業鏈夥伴,共同探索汽車産業高品質發展之路。(圖文:由泰達汽車論壇提供)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